吴景澜果断起身,准备跑路。
然而,就在这时,丫鬟又开口了:【……其实我看到小姐换了衣服的时候,就该警觉的……】
吴景澜转头,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她换了衣服?!”
【嗯……】
丫鬟抬起右手,细瘦的食指朝某个方向一指,【旧衣服,还搁在那儿呢……】
吴景澜朝她的指点一看,果然看到左手边的墙壁前有一张矮榻,榻上一套黑色的衣服,显然是被人脱下来后还没整理过,就直接搭那儿了。
吴景澜:“!!”
矮榻所在的那面墙差不多都已爬满了头发,吴景澜知道,自己若是过去,无疑是自投罗网。
——可是,那件衣服,或许是很重要的物证!
吴景澜深吸了一口气,右手伸进包里,握紧了某样东西。
下一秒,他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出,朝着矮榻扑了过去。
在他踏入发丝覆盖的墙壁的范围的同时,铺天盖地的影子也动了。
它们伸出无数的触丝,如同一张黑色的巨网,兜头盖脸朝着猎物罩来。
吴景澜仿佛瓮中之鳖,入目所及皆是黑暗,下一秒就要被阴影吞噬。
“啪!”
一样东西砸到了地上,刺目的白光亮起。
无数发丝仿佛被白光烫伤一般,猝然后缩,下一秒,又不管不顾地扑上来,吞没了光源。
然而,有这一秒就够了。
吴景澜一手扯住衣服,觑着发丝退走的瞬间,冲出包围,向着敞开的房门扑了过去。
他不敢回头,自然也没看到,那些影子仿佛一张吞噬万物的巨口,自四面八方猝然收拢,擦着他的后脚跟,只差半寸,就要抓住他了……
——————
因为冲得太猛,走廊又太窄,吴景澜收势不及,眼看着要撞到脆弱的栏杆,重蹈某个倒霉“前辈”的覆辙,没被影子吞掉,却要摔下楼了。
好在关键时刻,他大学时练过田径的反射神经救了他。
吴景澜顺势来了个前扑,摔倒的同时双手抱头,上半身虽不可避免撞碎了栏杆,但保证胸口以下留在了走廊上。
碎裂的栏杆划破了吴景澜的衬衣,伤了他的胳膊,好在脑袋和脖子没事,手臂的伤口也都不深,除了有些疼痛之外,不影响他的行动。
而刚才那变故只有短短三秒钟,仅凭针孔摄像头那极有限的视野,沈莳压根儿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他只看到镜头疯狂摇摆,视野瞬明瞬暗,再稳定下来时,他家吴哥已经趴在走廊地板上,将镜头压在了身下,屏幕直接一片漆黑了。
沈莳又慌又急,怕的不行,摸向鼠标的手指都哆嗦起来。
好不容易,他拖动进度条,往前快进了半分钟。
画面里,吴景澜爬起身,摸出手电筒,打亮了,先是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胳膊,确定都是些浅表的皮肉伤之后,才靠在大小姐房间的门边,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吴景澜真心觉得,这种要命的剧本杀,真是不死也要折寿。
其实刚才那一场豪赌,连吴景澜自己也说不上多有信心。
只是他注意到,那些影子虽然蛮横得不讲道理,却还是怕光的。比如它们会在油灯点燃的瞬间瑟缩一下,或者是壁灯所在的区域,发丝就比别处稀疏,蔓延得也更慢一些。
吴景澜的积分充裕,进副本前就兑换了不少东西。
但凡是看过几本灵异小说或者几部鬼片的都知道,灵异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黑夜里,摸黑打本又怎么能缺少照明工具?
吴景澜刚才扔出去的,就是一支高亮度的冷光灯——高效、便携、安全,实乃居家外出、杀人放火必备之物。
当然,本来凭它矿井作业都能使用的强度,妥妥儿能把大小姐的整个闺房照得亮如白昼。
但那儿毕竟是属于灵异怪谈“规则”的空间,冷光灯只给他争取了一秒钟,不过已经足够了。
吴景澜席地而坐,抖开了他拼死拿到的衣服,开始仔细检查起来。
那是一套黑色的棉麻质地的套裙,款式有点类似于修女服,只是裙摆和袖子都收窄了,看起来应该是为了郦家正房太太的头七准备的丧服。
很显然丫鬟逗留的房间,与荒废的大宅本身并不处于同一个时空,那黑裙子在房里时一直维持着百年前的状态,但一被吴景澜拿出来,静止的时间便以百倍速开始流转,布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腐朽。
发现了这要命的一点之后,吴景澜立刻抓紧时间检查裙子。
毕竟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带出来的物证,如果不能在朽坏得什么也看不出来之前找到点什么有用的线索,可不就亏大了!
最终,他发现了两样或许有些意义的东西:
其一,是裙摆处沾上的一些干掉的淤泥和发黑的青苔;其二,是不小心掖进了腰封里的一小片干枯的树叶。
那叶子的形状很有辨识度。
它是一片银杏叶。
而吴景澜恰好在进入副本前,曾经用【非定向剧透】占卜出了同样的东西。
“剧透”用一张照片告诉他,“银杏”在这个案件里有着某种重要的意义——虽然他目前还没想通就是了。
“……好歹,算是没白费劲儿吧……”
吴景澜对着已经烂成了一团破布的丧服,自嘲地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吴哥:为什么作者总要逼我们演动作片?!(来自技术宅的深刻疑惑)
第373章 9.冤鬼宅-17
沈莳点开了第六个视频。
9月2日, 午夜一点二十五分。
吴景澜从废弃大宅的正门出去,往左一转,自大宅东侧绕到了后院。
那儿有他的两个目标鬼魂, 还有他一直很想去看一看的三小姐身亡的密室。
虽然郦员外给自家建了幢在当时看来很时髦很洋气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大宅,但他骨子里还是个传统观念很强的老派商人, 尤其讲究诸如宗族传承、祖先护佑之类的信仰。
因此他在建房伊始便请了高人来相勘风水, 在后院的东北角建了一幢小楼,做祠堂之用。
吴景澜想象过那祠堂究竟长什么样子,可当他看到实物时,还是被这中西合璧的风格给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这幢小楼与荒废的宅院一起经历了近百年的风吹雨打, 乏人修葺打理,但保存得依然很完整。
它占地面积不大, 只有一层,斜度偏大的三角屋顶比一般的中式建筑物要高,原本的白墙早已斑驳, 若从外观看, 它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教堂, 可它偏偏装了中式门窗, 朝南的宅门前甚至搁了一方三足铜鼎。
——这便是当年郦夫人的停灵处,也是三小姐遭人分尸后的遗骸出现的所在地。
祠堂的正门是开着的,但吴景澜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先绕着这座建筑物转了一圈, 边走边计算步伐。
这座建筑物四边等长, 换而言之,它是个正方形的建筑, 每条边的长度约莫六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