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纨绔我怕谁(152)+番外
容,而激动之下李霖更是动了胎气,没多时顺利产下了一女婴。
“他倒是命大!”朱勉恨不得将牙咬碎,当初那行宫也被他们搜了个遍,却还是被李霖躲过了。她抬眼看了看朱
勤:“你刚才说而且什么,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朱勤犹豫着,不敢说下去。
“你说!”朱勉喝道。
“而且,他手上有母皇的遗诏。”朱勤低声道。
“你说什么?”朱勉一把抓住朱勤的手腕:“你说什么?他手上有什么?”
“他手上有母皇的遗诏,听说李铎让人当场宣读了诏书,上头说……让那孩子接任皇位。”
“笑话!”朱勉冷笑不止:“一个刚出生的娃娃接任皇位,真是天大的笑话!”
“大姐,这事已经传到京里了,有人飞箭送信进城……很多人都知道了。”
“那诏书是假的!”朱勉大喊道。
朱勤顿了顿:“那上头有大印。”
朱勉踉跄跌入椅内:“那个贱人、那个贱人……”
“大姐,大印在他那里,你这些日子都拿不出印来,已有人……”这些日子朱勉但有公文诏书都是用的私印,她
还道旧的大印成色不好想寻方好的玉石命玉匠重新打磨一方新印,原先就有传言是朱勉逼死了先皇,这下李霖手上有
大印,又有先皇遗诏,朱勉逼宫弑母这个罪名只怕就要坐实了!她这个帝位更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大姐,”朱勤小心翼翼地问:“要不然……”
“你又想投降?”朱勉恶狠狠地盯着朱勤:“早点把这点心思收起来!到时就算南译东翰两家齐聚城下,也得给
我撑着!”
第九十八章 新店
东止捷报频传,让众人一直担忧的与南译一战并未发生,反而收到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东止国书,声称东止愿为
东翰附属,由于新皇年幼无法当政,因此请东翰派人去监国。
李励得了这个消息不由得精神大振,原本就和三皇女交好的武将们自然更是对三皇女赞誉有加,原本对三皇女持
怀疑观望态度的许多人这时也少不得要称赞几句。也难怪会如此,东翰自建国百年来一直处于四处挨打的被动境地,
总是为了自保而战,开疆扩土不是没有想过,却从没有人做到,而这次东止名义上是附属,实则与划入东翰领土内又
有多少差别呢?而且这国书并非只是拟好了再上大印,而是得到了许多东止大臣的赞同。
原来李铎派人将找到凤后和先皇遗诏的消息送入东止,很快便流传开来在东止引起轩然□,不仅是百姓们议论纷
纷,便是不少重臣也心生疑虑。当下便有不怕死的入宫问朱勉到底真相为何。
朱勉正是气恼的时候,和那人说了不上几句便提剑砍了过去,将那人砍成重伤,事情发生的当晚就有人连夜收拾
了行囊出了城投奔到李铎那处去了。虽然李铎进城不易,但东止的官员要出城却不难。这下东止更是人心浮动,朱勉
知道后大怒,亲自率了兵马出城要去捉拿这些反叛之人,却正好与南译的先头部队撞个正着,双方厮杀开来各有死伤
。待南译大队人马赶到,朱勉便收兵进了城。
东止和南译这厢杠上了,那边李铎整修队伍,接待东止的降臣,很快东止的小朝廷建立了起来。东止的大臣都明
白此时的东止经历了这一场劫难根本无法自立,想到新皇与东翰有着解不清的纠葛,与其被那狡猾的南蛮得了便宜倒
不如干脆依附东翰,于是大家便有此提议,这自然正中李铎下怀。她一面将国书送到东翰,一面趁着南译与东止交锋
时不时地来点小偷袭,南译两面受敌损失颇大见得不了多少好处便撤军了,原来占的那两个州自然是不肯吐出来,李
铎也不去追赶。
付芝兰将得到的关于东止的消息细细整理了一番,心道李铎这个时间差倒是掌握得恰到好处,无论如何,李铎赢
了。别庄的那座大神不知又会有什么动作呢?
李励允了东止的要求,精心挑选得力的文武大臣去东止监国,李铎也将班师回朝,同时还会将李霖和他的女儿带
回来。李霖离开东翰后多年未回,他女儿虽说是新皇但根本起不到作用,不如干脆将政事托付给众人大臣和两位监国
,回东翰来好好休养一番,以解思乡之情,更让母亲见见这个外孙女。
得知李铎将要回来的消息,东翰的百姓奔走相告,都想见一见这位传说中英勇神武却又高贵可亲可敬的皇女。
付芝兰听到李铎要带李霖回来的消息,心道李霖终于可以不用躲躲藏藏,可以正大光明地露面了。李铎,多了一
位得力的帮手啊!
付芝兰又进宫去了,李励不时地召见她,少则三四日,多则六七日,有时会谈谈那支军队,有时李励会就朝事问
问付芝兰的看法,有时却没什么正经事只是拉家常般的闲聊。付芝兰知道这些日子李励的病情反反复复,黄杞本来保
养得当,但这短短的几月里乌发间已添了不少银丝。
李励这次精神不错,但说上几句话就要歇上一会,付芝兰暗暗心惊。
“这次铎儿做得很是不错,朕心里大感宽慰啊!”李励笑着。
“三皇女殿下这次为我东翰建功立业,的确是功不可没。微臣便是去外头闲逛,也时时听得大家赞起三皇女来。
”
“是吗?”李励笑着,不多时笑容敛起,微微叹息起来。
“皇上?”
“铎儿到底是怎样的性子,朕这个做母皇心里头难道不晓得?”李励喘了几口气:“她这次做得很好,但却变了
个人似的,不像她啊!”
付芝兰不敢出声,不知李励到底知道了些什么。
“朕很担心……”到底担心什么李励没有说下去。
李
励问了问付芝兰两位夫郎的情况,说到即将回来的李霖和那个才出生没多久的外孙女,李励也显得有些期待。
付芝兰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正好碰上了皇太女李瑶。
“太女殿下。”付芝兰恭敬行礼。
“原来是付将军。”李瑶笑了起来,看上去心情很是不错。
“殿下这样开怀,莫不是有什么好事?”付芝兰知道这位皇太女平易近人于是打趣问。
“当然是好事了,”李瑶笑着:“大哥要带着他女儿回来,难道不是好事吗?”
付芝兰心里一动:“原来太女殿下和大殿下感情非同寻常啊。”
李瑶低声道:“付将军,不怕你笑话,以前父后在时对我管教颇为严厉,这些兄弟姐妹也没什么来往,感情也是
十分淡薄,现在便是想和大家亲近一些更是难上加难,想到这些本宫心里一直觉得歉疚,其实都是一家人的……”
“大哥出嫁时本宫也没好好地能和他说上几句话,这一别就是十年。大哥在东止吃了许多的苦……”李瑶叹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