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103)+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杜大郎一方面觉得读书人体弱,一方面又觉得这科举考试当真磨人。

他寻思着回去得给成礼吃好点,把身子养好,不然以后病倒……啊呸呸…

老天在上,成礼定然好好的。

院里气氛压抑,忽然一道急声传来:“诸位相公救命,我家兄弟有些不好了。”

众人进屋瞧,卫家族兄道:“昨儿回来还好好的,是才我见其他相公都起了,我便想唤醒我家兄弟,谁知叫不醒人,一掀开床帐才发现我家兄弟起热了…”

崔大郎果断对卫家族兄道:“你看着卫秀才,我着人请大夫。”

然而两刻钟后,崔家长随跑回来,面带苦色:“诸位相公,医馆人满为患,根本请不来大夫。”

众人:什么!!!

杜长兰当机立断,“把卫兄带去医馆。”

马车行至半路,街道上人流如织,行进半寸也难。杜长兰背起卫秀才下马车,其他人立刻跟上。

陆元鸿高声道:“让一让,劳烦让一让,人命关天。”

好不容易看见一家医馆,前面却排了好多人,根本轮不到他们。

杜长兰立刻去下一家,可第二家第三家皆是如此,杜长兰汗如雨下,杜蕴心疼他爹。

卫家族兄也道:“杜相公,我来背我兄弟罢。”

杜长兰头也不抬:“你累倒了,谁照顾卫秀才?”

“长兰,我来背。”杜大郎将卫秀才接过来背上,一群人轮流护送。

卫家族兄急红了眼。

好在第四家医馆时,人少些,众人等了一刻钟轮到他们了。

卫族兄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脸后怕。卫秀才若是没了,他哪有脸回去见族人。

晚些时候,张秀才留下陪卫秀才,让其他人回去。

张秀才道:“有事我会让我叔叔通知你们。”一般陪同考生的,都是考生族里人。

此时日头偏西,逼近酉时。

杜长兰他们与张秀才告别,途经一座茶楼,高谈阔论之声从大门,窗里挥洒。

透过二楼窗户,那侃侃而谈之人正是乡试前风头最盛的苏覃。

众人驻足听了会儿,了然:苏覃他们在谈泛舟水上的诗赋题。

兴致所在,苏覃朗声念自己诗作,文采一流,众人望而不及。但是……

众人齐齐望向杜长兰:长兰说那道诗赋题不止是写景。

然而杜长兰的重点却是:“苏覃在茶楼待多久了。”怎么精神头那般好。

陆元鸿去茶楼同掌柜打听,回来道:“掌柜说未至巳时,苏秀才就带着两名同乡来饮茶了。”

杜长兰:???

崔遥问:“长兰,怎么了?”

杜长兰惊叹道:“苏覃和他两名同乡,非凡人也。”

众人:哈???

陆文英不解:“何以见得?”

杜长兰环视众人,笑道:“我等平日里念书训练都未落下,可也是从昨儿回来一直睡到今儿晌午。”

陆元鸿迟疑:“就算如此,苏秀才也只是比我们少睡一两个时辰。哪里就非凡人了?”

杜长兰昂首看着苏覃:“他已经在茶楼里言谈好几个时辰。可他面色红润,眼睛有神,哪有疲惫之色?”

杜长兰总结:“这不是非凡人。还是什么?”

众人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苏覃难道都不累吗?

崔大郎笑道:“人家是铁人,我们可不是。回院里吃饭罢。”

晚饭后,张秀才的叔叔来给他们传递消息,说卫秀才已经退了热,不必担心。

众人提着的心这才放心。

之后的日子,众人去参加文会。

杜长兰这次也跟着去了,想见识一下苏秀才的好精力,近距离观摩。

苏覃以为杜长兰想跟他交好,是以非常热情。

他见杜长兰身旁跟着一名面若含莲的少年,问:“杜兄,这是令弟吗?当真是极俊俏的人,肖似你。”

杜蕴抬头望他爹,如果他爹不愿意,他也可以在外面唤他爹为“兄长”。

杜长兰笑笑,揽着杜蕴的肩膀:“此非舍弟,实乃犬子。”

苏覃点点头,顺口道:“令郎真是秀……”他舌头忽然打结,惊恐的抬起头:“令令令郎?!!”

第73章 乡试·六

之后的交谈, 苏覃都有些心不在蔫,目光一直在杜长兰和杜蕴之间徘徊。

少年不满他的目光,偷偷瞪了他好几眼。苏覃心虚的摸摸鼻子, 转过脸去。不一会儿又来偷瞧, 还瞄向杜长兰的下三路。

杜长兰:............

杜蕴:..........

不要太过分了就是说!!!

考生们三五聚会,消息灵通, 一时间众人都知晓若河县的杜院首有个儿子。

“这有甚稀奇, 说难听的,杜秀才又不是去了势, 或者天阉。有儿子不过寻常。”

然而另一身形瘦削的长脸男子神神秘秘道:“你们猜杜秀才年岁几何?”

“听闻是二十有二。”

长脸男又问:“杜秀才那个儿子,你们猜又是年岁几何?”

众人七嘴八舌:“估摸着五六岁罢?”

“或是三四岁?”

长脸男摆手:“错, 全错, 你们都说错了!!”

他矜持的昂首,睨了众人一眼, 在众人催促中才不紧不慢道:“杜秀才的儿子, 今岁十岁。”

“什么?!!”众人大惊,“这岂不是说杜秀才十二岁就……”

长脸男正等着大伙一起批判杜长兰, 谁知众人重点偏。

“嘶,话说男子不是十三才那什..........”

“我从未听闻十一二的年纪就可以那什么.......”

一时间“那什么”三个字高频率出现,听的长脸男心梗。

众人说的隐晦, 一个个挤眉弄眼,心照不宣的模样,气的长脸男跳脚,直呼:“杜长兰分明是有辱斯文!”

“杜相公辱什么斯文了?”旁人嗤道。

虽然杜长兰行房行的早,但又非国孝家孝期间有子, 如今杜长兰把儿子带出来走动,可见那孩子也非私生子, 大众顶多念叨一句杜长兰太早知人事,但这也并非什么错处。

不过……

“算算杜家父子年纪,杜秀才还真是天赋异禀,往后定然是儿孙满堂。”有人止不住羡慕。

长脸男:………

这些流言风雨被隔绝在府衙外,一众主考官,副考官们日以继夜的阅卷。

“咦,这篇诗文有些意思。”一名考官捋了捋胡须,神情很是满意。

那道泛舟水上的诗赋题,看够了一水考生写景的,考官们都有些麻木了。更离谱的还有人写泛舟水上,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你既然不问世事,你还来考什么科举啊!!

咋滴,你想学两晋官员尸位素餐,还是暗示当今昏聩,朝堂如两晋荒唐?

如此‘隐士’,朝堂哪敢录用!另谋高就罢!

考官越看越觉得这篇诗文好,呼唤同僚一同看,点评道:“此子诗文,虽无华美之词,但言语厚朴,可陈心意。”

主考官将诗作看完,眉眼舒展,“看来还是有读书人不止拘泥功名利禄,也有心怀大义之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