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82)+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崔遥急的抓耳挠腮:“有没有我,有没有我。”杜长兰都能考第一名,他应该也行。

他从前往后数,在中后位置看到自己的时候,激动的蹦起来:“我考上了考上了,我是秀才了啊啊啊啊!!”

他来回跑动,像一只在林间荡来荡去的猴子,尖叫,大吼。

但没有人会笑他。

陆文英双拳紧握,满脸红光,他是第七名。

宋越十八名,陆元鸿倒数第五名。

他们五个人都中了。

旁边人羡慕坏了,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悲,落榜的考生心态差的,直接坐地捶哭。

崔遥看着不好受,遂跑回去同杜长兰报喜,然而报喜的差人更快。

崔遥他们回去时,客栈已经被看热闹的人围满了。

若河县的考生得到消息都过来了,李道岫低声对杜长兰提醒道:“你是院案首,按理你该宴请同乡。”

杜长兰道:“多谢大兄提点。”

崔遥凑过来,偷偷塞给杜长兰五十两银票:“钱不够再跟我说,不要太次了。”

杜长兰:“好。”

是夜,本地一等一的酒楼二楼,杜长兰叫了两桌席面。

“恭喜杜兄,贺喜杜兄,夺取案首。”

这几年杜长兰都在镇上和李府之间往来,并未怎么应酬。他们其实同杜长兰不熟悉,此时看着杜长兰一行五人榜上有名,又羡慕又嫉妒。

一杯又一杯酒敬向杜长兰,他笑道:“我于此次院试颇有心得,打算回头书写出来,给众人瞧个乐儿,还望诸位莫要笑话。”

场面倏地一静,“长兰兄大义。”

“在此先道谢长兰兄。”

原本要敬杜长兰的酒,手腕一转,入了他们的肚。

杜蕴默默夹了一个茄盒,觉得大人们真有意思。

放榜第三日是谢师宴,众人以杜长兰为首,跟随仆人进入院子。

一刻钟后主考官现身,对方还是和善模样,却不接任何人的示好,待够两刻钟就离开了,明显对他们不感兴趣。

谢师宴之后,崔遥等人商量回去,李道岫此时开口叫住杜长兰,“我有事同你说。”

另一边,杜长兰他们考上秀才的消息传回老家了。

第58章 李道岫的打算

其他人识趣离开屋子, 屋内只剩下李道岫和杜长兰二人。

窗牖半开,街上的喧哗趁势而入,杜长兰给他倒茶, 心中虽有猜测, 却故意装傻:“不知大兄想与我说什么?”

然而李道岫摩挲着茶杯,反问他:“长兰, 你觉得大兄如何?”

杜长兰放下茶壶, 发出轻轻的一声响,仿若叹息。

李道岫真的甩崔遥他们一大截。

本是杜长兰询问缘由, 占据上风,但对方轻松一句话就夺回主动权。

杜长兰呷了一口茶, 笑道:“李府书香门第, 大兄是伯伯伯母倾尽心血教养,自然是顶顶好的。”

顿了顿, 杜长兰补充道:“我有幸遇奉若兄, 得李伯伯指点,大兄照顾, 心中感激不已。”

此次院试,李道岫一应包揽杂事,待他们的好有目共睹。杜长兰自是感激, 但内里的分寸却由他拿捏。

李道岫轻笑一声,“长兰啊长兰,你真是聪颖过人。”此时此刻,这句话对杜长兰而言却算不得一句好话。

李道岫要杜长兰的感激,才好引出后文。可杜长兰却一连感谢好几人。他失去唯一性, 效用也就大打折扣。

罢了,跟聪明人说话绕圈子, 是自找烦闷。

李道岫曲指叩击桌面,开门见山道:“长兰,我有意八月份的乡试。想邀你一道儿。”

这话就差没明说,我想拉你入伙儿了。抛弃旧圈子,进入新圈子。

“这……”杜长兰惊的起身,差点撞翻茶碗,他急忙忙扶正也晃出大半茶汤。他惊慌失措道:“大兄莫要同我玩笑了。你知道的,我才刚刚考完院试。”

“可你早有准备,如今已是通了策论。”李道岫语气蛊惑,怂恿杜长兰:“乡试三年一次,你既是有实力又为何推辞,难道要白白浪费光阴吗?”

李道岫缓了神色,犹如一个知心哥哥:“长兰,你对友人仁至义尽,没必要在他们身上再耗费三年。”

他此前同杜长兰交谈,分明有感杜长兰学问匪浅,完全有实力一逐乡试。但杜长兰却耽误这许久,他想来想去,只能想出是崔遥他们拖累了杜长兰。

两人对望,杜长兰摇了摇头,神色坚决,朝李道岫拱手一礼:“大兄误会了。我与阿遥他们是互相扶持,不存在耗费心思与否。”

先前泼洒的茶汤顺着桌沿坠地,嘀嗒——嘀嗒——,衬的窗外的人声愈发嘈杂。

良久,李道岫叹道:“到底是我一厢情愿。”

杜长兰一脸愧色:“大兄厚爱,弟心中欢喜。然,弟学问不佳,实在不敢冒进,还望大兄原谅则个。”

崔遥他们在隔壁屋,等的抓耳挠腮,他道:“有什么事不能给我们听啊。”他都快好奇死了。

一刻钟后,杜长兰从屋内出来,崔遥立刻迎了上去:“你们……”

李道岫先道:“我意在今岁乡试,就不同你们回去了。”

崔遥大惊,随后想起李道岫早已是秀才,参加乡试合情合理。他惊讶过后,只剩满满的羡慕。

他们还在这儿沾沾自喜秀才功名,李道岫已经往更远的路行去了。

众人的心情有些复杂,杜大郎看着比自己还小的李道岫,心道,人跟人真的没法比。

不过一想到他的弟弟考取秀才了,杜大郎心里又忍不住美滋滋。那是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

他弟弟是秀才公,他是秀才公的大哥嘿嘿~

晌午杜长兰做东,办了一桌席面。他朝李道岫敬酒:“大兄对长兰的好,长兰一直记在心里。愿此次秋闱,大兄勇夺前名。”

话落,他仰首将一杯酒饮尽了。比起二人在上房的互相试探,此刻杜长兰倒是真心实意许多。

李道岫望着他,少顷叹了一声可惜,拿过酒杯饮尽。他是真喜欢杜长兰外圆内方的性子,学问也够,他们两人若是相携,不知要顺遂多少。

奈何杜长兰不愿。

李道岫只能退而求其次。

杜蕴端着一盏茶也来敬李道岫,顿时将气氛推向轻松雀跃。

临走前,几人将原本该给的作保钱,换做一套上品的墨宝,送给李道岫:“大兄爱护我们,我们却不能不知礼。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大兄莫嫌弃。”

众人跟着附和,李道岫犹豫片刻,还是接过墨宝,朝众人道:“那就多谢诸位好意。”

他们挥别李道岫踏上回程的路。崔遥仍是好奇杜长兰和李道岫在屋内说了什么,追问不休。

杜长兰无奈:“真没什么,他叮嘱我们不要懈怠,争取三年后于乡试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崔遥脸色一变,弱了气势,打哈哈道:“李相公真是推己及人了。”

这世上多得是五六十还没考上举人的穷秀才,他们这才刚刚考上秀才,就让他们准备下一次的乡试,咋不说直接考个状元,反正都是做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