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91)+番外

他有这个能力给小辈们拓宽铲平未来的路,何乐不为。

独木难成林。

严奉若想了想:“手稿你可带回来?”

“在我屋里。”杜长兰刚说完,小孩儿扭身往外跑。杜长兰乐了,“臭小子跑挺快。”

话锋一转,杜长兰道:“跑得快也是好事,将来遇到危险了,也比别人活命几率高。”

严奉若问他:“你怎知蕴儿会逃?而不是直面危险?”

杜长兰理所当然道: “他又不傻。既然都选择跑了,肯定是打不过。这般情况,自然是跑的越快越好了。”

严奉若愣了愣,发现杜长兰说的很有道理。

不一会儿,小少年揣着杜长兰的手稿飞一般的蹿进屋:“爹,给。”

杜长兰抬了抬下颌,杜蕴手腕一转,双手恭敬得将手稿交给严奉若。

杜长兰也不吵他,轻手轻脚带着儿子去院里玩。

也不知他如何动作,杜长兰晃了晃手里的荷包:“自己来抢。”

杜蕴:!!!

什么时候?!

杜长兰笑眯眯道:“如果你抢不回来,爹就在上面画一只大乌龟。”

杜蕴脸色大变。

他爹要荷包他无所谓,但不能这么糟蹋啊。

小少年顿时朝杜长兰扑过去,灵活的像只小猴子,但小手所过之处,犹如小虎爪落下。偏偏小崽子下手没轻重。

杜长兰使了个巧劲儿,把人挥开,下一刻小崽儿又冲过来,父子俩在院里上蹿下跳,上演他逃他追的戏码。

笍儿看看外面,又看看认真看手稿的严奉若,欲言又止。

真的不阻止吗?

杜长兰晃晃荷包,勾的小孩儿爬上石桌,又飞快从桌面蹬下。

杜长兰眯了眯眼。好小子,弹跳力不错。

两刻钟后杜蕴气喘吁吁,杜长兰估摸差不多了,当小少年又一次扑过来时,他故意放缓速度。

荷包入手,杜蕴惊喜交加,差点以为在做梦,“我抢到了??我抢到了!!!”

“啊啊啊哈哈哈哈哈哈,我从我爹手里抢到荷包啦——”

他开心的在院子里大叫大跳,仿佛一个勇士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打倒恶龙,寻到了宝藏。

满满的成就感。

阳光下,杜蕴感觉手里的荷包更加耀眼,连孔雀尾羽也更加美丽了。

身后门打开,青年苍白的脸沐浴在阳光下,微微一笑:“外面热,快进来歇歇。”

严奉若吩咐笍儿去厨下提两碟点心。

杜蕴这个年纪饿的快,这么一通玩闹,晌午的饭食都消的差不多了。

重新回到屋内,严奉若笑道:“你素来灵慧,你的手稿,我挑不出错。我想着让舅舅瞧瞧。”

杜长兰一口应下。

这份手稿除了开头有两页著作者的心理路程,后面皆是习题,末了藏有答案。

李珍看完之后,直切要点,问杜长兰:“你是想装订成册这一本,还是大量刊印。”

若是前者,也不算杜长兰食言。

若是后者,杜长兰的荷包得被榨成荷包干。他从新县令那里得十两银子,如今开销的也剩不了什么。

批量印发,对杜长兰来说不合适。

杜长兰笑道:“不瞒伯父,我心里有一个主意。眼下临近重阳,我打算组织一个文会。地点定在白雀庙旁边的鸿雁山顶。”

“等一下。”李道琦打断他:“哪里来的鸿雁山?”

杜长兰眉眼弯弯:“白雀庙旁边那座山啊。”

李道琦:“可是以前没听过……”

杜长兰乐道:“你当然没听过,因为那是我刚想的山名。”

李道琦:.............

杜蕴抿着嘴笑,觉得他爹可聪明了。

李珍不置可否,严奉若掩下眼中笑意。

杜长兰继续道:“届时我将秀才和童生都邀请过去。在文会上拿出此物,现场传阅。若其他人有心,不必我多说,众筹刊印。若是他们装傻,我就开门见山,道出内里苦衷。总归后续事情不用我操心,还能拉近关系,扬我名声,堪为两全其美。”

话音落下,书房内寂静无声。李道琦隔着窗牖,仿佛都能听见窗外风拂过草木的声音。

杜蕴望着他爹的目光崇拜极了。

李道琦磕巴道:“你你是一开始就想到,还是后续琢磨?”

杜长兰唇角微扬:“你觉得呢?”

李道琦:………

他直觉杜长兰一开始就想到了,或者更早之前。救命啊,这人脑子咋长的?!!

李珍满意颔首,对杜长兰道:“依你的意思办。”

说做就做,杜长兰请求严奉若一起写请帖。读书人之间该有的仪式少不得。

李道琦也举手加入。

李珍道:“老夫书房里有一沓山水纹笺纸,你拿去用。”

杜长兰拱手道谢。

一群人回了严奉若住处,磨墨的磨墨,铺纸的铺纸。

杜长兰想了想,道:“以行书书写如何?”

李道琦问:“可是有什么典故?”

杜蕴捂着小嘴弯了眼,藏不住笑。严奉若解释道:“长兰是想效仿书圣在兰渚山以文会友。”

杜长兰朝严奉若比大拇指:“知我者,唯奉若兄是也。”

李道琦第一次发觉自己是个“文盲”QAQ

“我我,我也写。”他举着手,“我最近在练行书,让我帮写可不可以。”

“下回罢,这次先让我过足瘾。”杜长兰给了一张笺纸给他练手。

李道琦无语。

严奉若笑着摇了摇头。

次日杜长兰回县学念书,他算着日子,等姜教谕上完课离开,其他人还未走时,杜长兰道:“诸位且慢。”

钱秀才不悦:“你又有什么事?”

杜长兰也不恼,笑盈盈道:“不瞒诸位,某之前院试够,盛情难却应了人,分享自己院试心得。但某年轻才浅,还请诸位掌掌眼,是以在重阳节前一日上午,于鸿雁山办一场文会。还请诸位赏脸。”

杜长兰从书箱取出请帖,第一个发给近来交好的张秀才,崔遥他们也帮着发。

这里半数以上的人估摸都不会去,但没关系,杜长兰的礼数做足了,谁也挑不出错。

然而递出请帖时,崔遥的手都在抖。

杜长兰这个莽货!!!

今日临上课前才跟他们通气,他们想阻止都没法儿。

这么多人,旁的不说,仅仅是酒水饭食都得多少钱?

文人聚会,更少不了笔墨。届时各个喝醉了,还得备车相送。哪一样不需要银子?

天哪天哪,杜长兰的脑子进水了吗?!!

以崔家底蕴,崔遥都不敢私自做主办这么一场大型宴会。一个地方弄不好,之后得被人念叨许久。

钱秀才原本不想接请帖,但思绪一转,他笑道:“辰时两刻,这么早?”

“不过杜兄放心,我肯定到。”他到时候一定会把这场宴会好好宣扬出去。

众人接了请帖,陆陆续续离去,崔遥他们这才靠近杜长兰,然而还没开口,杜长兰道:“县里及附近童生也得请,尤其是之前参加院试却落榜,暗戳戳想灌我酒那批人。一定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