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94)+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众人争相来看,当即有人抚掌:“好诗!张兄好文采。”

“张兄珠玉在前,我等真是压力颇大。”

张秀才仰首大笑,摆摆手:“继续继续。”

人们快活极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眨眼至巳时四刻,杜长兰笑道:“玩这小半日,诸位也渴了,歇息歇息罢。”

宋越和陆元鸿将茶水点心一一摆上,菊花样式的黄豆糕,菊花茶,布帘四下更是野菊花遍布。

紫的,白的,黄的,当真是极美。

众人饮着茶吃点心,赏美景,惬意坏了。

头上太阳虽然明艳,却不如盛夏炙热,伴着温柔的山风,真是极好的享受。

一片静谧中,古朴的钟声传来,有种说不出的厚重和宁静。

“那边是白雀庙罢。”

杜长兰点头,“我曾去过几次,为家人求平安。寺庙后院有个池子,里面置了一只石龟,说是砸中龟背,福气运翻倍。砸中龟/头,健康常有。有趣得很哈哈哈。”

众人来了兴趣。随着杜长兰讲述,这座老旧的寺庙,再度浮现在众人眼前。一群人快活极了。

张秀才今日因杜长兰之故,受到不少吹捧,他投桃报李,道:“长兰兄,我等来这么久,怎么还不见你的院试心得哈哈哈。”

众人太开心,都快忘了这茬,这才是今天主题。

杜长兰假做害羞:“实在是拙作,怕诸位见笑。”

“那可不成,我等都来了,今日必须瞧一瞧。”张秀才带头起哄。

杜长兰盛情难却,“只好”把手稿拿出来,还没有装订成册,所以每人分得一页,众人只是随意一看就入了神。

一刻钟后,张秀才与人交换看了好几页,再抬头看着杜长兰,心情复杂。

他拍拍杜长兰的肩膀:“你这院案首,真是实至名归。”

杜长兰这份院试心得,对秀才来说作用不大,但对童生们来说却是极有用的,习题中提到不少典故,引着童生去看相关书籍,增加阅识。

如此不知不觉,真是太厉害了。

童生们激动凑过来,“杜相公,不知我等可能誊抄?”

杜长兰眉眼低垂:“不瞒诸位,我原是想大量刊印,奈何人力微薄……”

众人一下子懂了,张秀才带头道,“我愿助长兰。”

他取出二两银子递过去,倒不是他抠搜,而是他是第一个人,他给太多,后面的人不好给。给太少,后面的人只会更少。

果然之后又有人给一两,或者八钱,或者三两,崔遥给了五两。

几名童生给了一两,也有给七钱的,大抵是不好意思,面色微红。杜长兰挨个记下来,众人此时还以为杜长兰只是记人情,钱秀才笑杜长兰傻。没有富家公子的命得了富家公子的病。

钱秀才一分没给,他不会帮杜长兰扬名。

杜长兰此时问:“不知谁认识书肆相关人员,可来刊印?”

崔遥立刻举手,一名童生也有样学样举手。

杜长兰拱手作揖,“诸位好意,长兰无以为谢,明日重阳佳节,长兰提前送上茱萸菊花,助诸位祛邪避恶,身体康健。”

杜长兰从崔遥手里接过花,递给最近的张秀才,一支茱萸绑着黄色菊花,用红绳系着,红黄相映,雅趣极了。

众人没想到还有这份礼物,都很高兴。

杜长兰拿出最大最红的一枝茱萸:“这枝带回去送给县令,代表我们一干学生的心意。”

众人:!!!

张秀才彻底服了,杜长兰咋这么会来事儿呢,捧了县尊,也拉拢了众人的心。

于是一群人急不可耐下山,派了几名代表给县令送去茱萸。

新县令收到茱萸时乐了,当即回赠两本带有名家注释的诗籍给杜长兰他们,还勉励众人一番。

杜长兰将诗集带回,高举道:“这是县令对所有人的关怀,还望诸位一心向学,于下次秋闱中勇争头名。”

“我等必不辜负大人期望!!”

“下次秋闱,我等必定榜上有名。”人群热血沸腾,比日头还烈。

杜长兰话锋一转:“如此,诸君也莫要忘了谆谆教导我们的先生才是。”

“长兰兄说的有理。”众人为教谕和训导送去花束和点心,一应事毕,才察觉饿了,顿时结伴去食堂吃午饭。讨论的都是文会之事。

这场鸿雁文会,众人记住了陆文英写的一手好行书,严奉若的字,陆元鸿的箫,记住张秀才卫秀才等人的好文采,以及杜长兰的院试心得——童生册。

崔遥回到崔家的时候,崔大郎还对弟弟遗憾道:“长兰是个厉害的,你但凡有一样拿得出手,人家都能拉拔你。”

机会杵在眼前,傻弟弟都不能用。崔大郎想想都快怄死了。

陆文英和陆元鸿的水平也只是中上,但是有展示平台,花花轿子众人抬,名声就出来了。

这年头想扬名简单,却也难。

说简单,只要有家世,有大儒背书,再不济拿钱往死里砸,很快就有名了。

说难,普通书生无权无势又无惊人才华,想扬名无异于痴人说梦。

崔大郎叹息,随后又不甘心紧抓弟弟的手:“我不管,你现在必须习一样技能,再有下次,绝不能看着机会白白溜走。”

崔遥瘪嘴,虽有些不愿,但也觉得哥哥说的对。杜长兰对他们真的够意思了,是他们自己立不起来。

同一时间,李府。

李道琦围着杜长兰团团转,恨不得掰着杜长兰的脑子仔细瞅,“咋这么聪明捏。”

连奉若哥哥都出名了,还有白雀庙,最近去白雀庙上香的人都多多了。

杜长兰这一出实在精彩,连李珍都难得夸奖他。

杜蕴望着他爹,眼里直冒星星,手脚并用爬入他爹怀里,额头相抵默念:“我是爹的儿子,我是爹的儿子。”

李道琦笑问:“你作甚?”

小孩儿扭头道:“我是爹的儿子,爹把智慧分我点。”

屋内顿时一阵欢快笑声。

杜长兰揉着儿子脑袋,啼笑皆非:“臭小子。”

热闹的气氛持续至晚间,晚饭后,杜长兰同儿子消食,特意送严奉若回院子,天上明月高悬,映着小院亮堂堂。

严奉若问他:“你这次花销几何。”

杜蕴晃着他爹的手蹦蹦跳跳,闻言也竖起耳朵,杜长兰说:“点心茶水钱是阿遥他们出的。我只出了布料钱。”

他笑道:“山上的野菊花是我之前找人种的,你当我为什么选择白雀庙旁边那座山,因为我提前踩点了。”

严奉若惊讶:“何时的事?”

杜长兰眨眨眼,目光灿若星子:“院试回来后哈哈哈。”

大黑甩着尾巴汪汪叫,仿若附和。

笍儿惊的说不出话了。

严奉若叹道:“这一点我不如你。”

长兰走一步算十步,或者更远。

杜蕴美滋滋笑,兴奋的跳来蹦去,快活的像只小猴子。

这一段路程很近,严奉若推门进屋,忽然转身:“长兰,你天资过人,心有成算。若用心念书,下一次秋闱你定能拔得头筹。”他说的很笃定,仿佛已经看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