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96)+番外

杜长兰:???

崔遥实在忍不住话语里的笑意,飞快道:“昨日又下了碎雪,寒风飘飘,白纱黑字绝命诗,差一对挽联就是灵棚了哈哈哈……怎么会有人这么蠢哈哈…”

陆元鸿神补刀,“幸好钱秀才没学长兰搬几盆菊花,否则乐子更大了。

“哈哈哈哈哈。”崔遥笑的前俯后仰,整个人跌坐在地。

宋越扶起崔遥,也笑道:“现在众人都说钱秀才东施效颦。钱秀才羞于见人,现下请假不来了。”

陆文英总结:“可见这宴会,不是谁都能办好的。”

像这种大型文会,除非有财力的郎君,一般人几乎不会办。

但十几二十人的文会倒是不会少。

众人行至学堂,用过午饭,回去时陆文英忽然道:“其实那首诗,也是钱秀才冤枉。”

因为那首诗只是写梅花写冬景,词意平和。那位官员也并非受贬,他只是运气不好,刚到了任上就病死了,所以那首单纯赏景的咏梅诗成了绝命诗。

“况且我瞧着那首诗不是钱秀才的字迹。”话语一顿,陆文英摇摇头:“现在说这些也晚了。”

谁让主办这场文会的人是钱秀才。不算钱秀才头上,算谁头上。

这也是附庸风雅不成的经典反面例子了。

宋越心道,众人只看见杜长兰用了布料和点心钱。但真正值钱的是绢布上写的诗赋。

钱秀才闹了一场笑话,不过众人心思都在念学上,笑过一场就算了。

马上要季考了,众人都盯着季考奖励,若是得了赏银,这年关也好过啊。

杜长兰也盯着头名位置,季考奖励加上之前县令赏他的六两银子,足够过一个好年了。

到时候得了钱,给他爹娘买几身冬衣,家里小辈们正在长身体,一年到头,也该敞开肚皮吃顿肉才好。

县学后门,笍儿隔六七日给杜长兰送书,皆是严奉若亲手誊抄,还有严奉若的私人注解。他不明之处,还特意请教过李珍,很是贴心周全。

杜长兰又一次接过书,对笍儿道:“同你家公子说,我这次季考得了头名。其中一题正好是他上次给我那本书里提的,这份荣耀有他一份。”

笍儿弯了眉眼,“恭喜杜相公,这话我一定给我家公子带到。”

随后他坐上李府马车,走远了。

杜长兰将书籍揣进怀里,回到院门,继续像海绵一样疯狂学习。

转眼逼近年末,杜长兰带着儿子回村了。县学里其他人也各自坐上牛车或马车,回到自己家处。

而有一人不同,他缩在狭小的骡车内离开这座热闹的县城。

钱秀才看着空荡荡的茅草屋,一脚踹翻瘸腿的马扎。

“陈芨,有本事你一辈子不回乡!!!”

谁能想到那首让他在文会上出尽洋相的绝命诗,居然是陈芨暗中捣鬼。他堂堂秀才,竟被一个功名都未有的书生耍了。

简直奇耻大辱。

钱秀才怒不可遏,胸膛剧烈起伏着,付令沂缩在角落里大气不敢出。

当初是陈芨自己离开县学,怎么能怪他身上,如今还报复他。经此一事,钱秀才恐怕是彻底恼了他。

付令沂脑袋眩晕,感觉前路渺茫。

他不明白,当初他才是学堂里学的最好的人,怎会到这般田地。反而是崔遥那群蠢货愈发好了。

苍天不公。

第68章 乡试·一

今岁无甚大事, 众人欢心愉悦过年,杜长兰在家中待至元宵后,才携子回县。

然他刚进县学, 就被人围堵了。

杜长兰:???

杜长兰挑眉:“作甚?约架不成?”他调侃道。

张秀才一错不错的望着杜长兰, 他呼出一口气,大步上前紧紧把着杜长兰的胳膊, 眼中踊跃异样神采。

杜长兰睨了两人相触的部位, 哼道:“有事说事,莫…”

“杜长兰, 杜长兰——”

一道熟悉的声音打破气氛,崔遥扒开其他人, 一把将杜长兰抱个满怀:“杜长兰, 你…我…你真是我的好兄弟!!”

他激动的满面通红,恨不得抱着杜长兰捶几拳才能抒发心中的感情。

杜长兰环视一圈, 目光重新落回崔遥身上, 懂了。

“童生册刊印出来了。”杜长兰用的陈述句。

崔遥重重点头,他嘴唇都在颤。他没想到杜长兰会为他们做到这个份儿上。

谁能想到鸿雁文会时, 杜长兰挨个记下每人名姓及所捐银两,是为在‘童生册’后文作跋。言明本书所著者家境平平,无以批量刊印, 遂承友人情,众筹印书分发。

往后翻阅此书的读书人都会看到崔遥张秀才等捐赠银两的人的名字。

更叫人激动的是……

崔遥眼眶都泛了红:“柳县令还为你的童生册做序。”

这说明县令大人也肯定杜长兰那本书的价值,往后定然被本地读书人追捧。

他们也跟着一道沾光了。

崔遥吐出一口气,松开杜长兰,略有遗憾道:“你怎么不早说, 你早说了,我就捐五十两了。”五两银子怪羞人的。

众人一梗, 你有钱,你了不起。

杜长兰笑道:“原是各自一份心意,此为因。我有感众人情意,这才做跋,此为果。先有因,后有果。你莫要颠倒了。”

原本认为自己银钱捐少而扼腕的人一愣,长兰一片赤子心,哪想到金银俗物上。他们以果推因,委实狭窄了。

且如崔遥所言,真论银钱来,崔遥一人能抵他们十人,二十人了。他们哪里比得过,这般想来,还是现在的情况最好。

捐银钱的人,彼此相差不大。不论钱多寡,只论心意。

杜长兰唤着众人往院内走,一路谈笑风生。

头顶明日艳艳,映着杜长兰那张明俊秀美的笑面。

他若早道打算,岂不成了借机敛财的小人,别说扬名,最后估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柳县令也更不可能为他的书做序。

何等愚蠢的人才会做出这种百害无一利的事情。

下午上课训导也提及‘童生册’,赞杜长兰心思灵透。

崔遥和宋越他们咧着嘴笑,仿佛被夸赞的人是他们一样。

时至酉正,训导讲课结束,一群人拥着杜长兰去食堂吃饭,说说笑笑,待天色深了才陆续离开。

小院里没有外人,宋越和陆元鸿行至杜长兰面前,朝他深深一礼。

杜长兰扶他们起来,“这是要与我生分了?”

宋越不好意思的笑,陆元鸿心中有百句千句,最后出口却是几个字:“长兰,多谢你。”

崔遥见状,也给杜长兰鞠了一个,乐呵呵道:“我大哥知晓后,让我不要只拜白雀庙的菩萨,多拜拜你这位活菩萨。”

杜长兰:............

杜长兰嘴角抽抽:“这就不必了。”

崔大郎还遗憾傻弟弟在鸿雁文会没露脸,没想到杜长兰还有后招。若是他从文,非得把杜长兰这根大腿抱牢了。不过现在也不晚。

杜长兰属于是一人拖海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