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奢入俭难,程楠捂着鼻子从旱厕里跑出来,猛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太臭了!”
然后又奇怪地说:“以前我怎么不觉得啊。”
程珍雪捧着一本书出来,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程楠:“啥?”
程宝菱大笑道:“二姐这是在安慰你,再过两天你习惯后,就闻不到臭味了。其实妈妈从小教导我们用水冲厕所,我们家的厕所已经比别人家的干净许多了。”
程楠想起二叔家的厕所,鼻子眉毛都皱一起了,“说得也是。”
爸爸是个细心且耐心的人,将家里打扫地干干净净,门前晾晒着一条条的腊肉、香肠、腊鱼、腊鸡;蒸馒头、炸丸子、打糍粑;购买过年的苹果、芦柑、炒货等等,在老婆孩子回家之前,家里的年货已基本备办整齐。
程宝菱啃着爸爸买的苹果,看着家里的这一切,心里隐约明白,妈妈为什么当初嫁了爸爸,爸爸已算是男人中很好的人了!大多数男人好像有一种天生的惰性,回到家连油瓶倒了都懒得扶,更不论说是让他做别的家务了。
如果爸爸没有那样一对父母的话,那就更好了。
世事古难全啊。
一家人从城里返老家过年,村子里一路走过来,打了不少招呼。乡亲们见面第一句话是“安国家的回来啦!”
紧接着第二句话来了。
“安国家的今年发财了!”在乡亲们眼中何佩瑜可不就发财了么,她整个人精神气儿都不同了,对比以前的疲惫憔悴,如今的何佩瑜脊背挺直,脸色红润,不用顶着烈日去地里操劳,她的皮肤白回来了,再加上本来就身材苗条,看着至少年轻了五岁。
黎娇拉着何佩瑜的手问长问短,“程姆妈,您是用了什么护肤品,皮肤看着又白又光滑,您那会儿回来时,我都不敢认人,只看您的背影,说您只有二十几岁我都相信!”
她的话有些夸张,但来自小辈的赞美,何佩瑜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我擦脸用美加净,身体乳用的是友谊牌雪花膏,还有一盒眼霜,叫什么新面孔金眼霜。”
其实她平常只用美加净,身体乳与眼霜是小女儿极力推荐的,何佩瑜用过之后觉得效果还不错,冬天皮肤干的掉屑,用过身体乳后,保湿柔滑,还有眼霜,早晚涂一涂,眼睛周围的细纹似乎都淡了不少。
黎娇道:“难怪,难怪,您看着真是年轻了好多!”
何佩瑜笑道:“也没那么夸张。”
黎娇的母亲金晓红突然道:“城里的水土好,养得呗!你要是天天下地干活,天仙美女也能给你折腾得老二十岁。”
久久不见,黎姆妈的
话里一股浓重的酸味儿,气氛尴尬起来,连黎娇都不好意思了,嗔道:“妈,您说什么呀!”
黎姆妈木着一张脸,“我没说什么,我就是羡慕你程姆妈。”
以前在老家时,何佩瑜与金晓红的关系很不错,她出来打圆场,“种地确实辛苦,我带了几盒护手霜回来,娇娇你拿一盒出去,跟你妈妈用。”
黎娇兴奋道:“谢谢程姆妈。”
黎姆妈面无表情,“我要那个没用。”
说完就不管不顾地走了。
黎娇都快被气哭了,“我妈今天到底是怎么啦,黎姆妈,您别跟我妈计较。”
何佩瑜进屋拿了护手霜给她,安慰道:“没事,没事,姆妈不放在心上。”
黎娇接过护手霜追赶她妈妈去了。
何佩瑜怔怔地望着她们母女俩的背影。
程楠一脸懵逼,“以前的黎姆妈爱说爱笑,这个还是黎姆妈吗?”
程宝菱明白其中的原因,程珍雪也明白,并且一针见血指出来了,“黎姆妈嫉妒我们妈妈。”
可不是么,以前黎家过什么日子,程家又过什么日子。程家贫穷,生了四个女儿,足以让村里的人瞧不起,黎家有儿有女,黎建军会来事,他们一家在村子里属于富庶的人家,黎姆妈有护肤品用,一整套的金首饰,戴出去特别风光。
两家对比悬殊,黎姆妈对待妈妈一直有一种不易察觉的高高在上施舍的感觉。如今黎建军拿了家里的钱与首饰离家出走,黎家的日子一落千丈,这一年来,黎姆妈简直像老了十岁的样子。
这样的黎姆妈见到何佩瑜能高兴地起来?
何佩瑜当然不可能为一个外人去改变自己,缘来缘散,随它去吧。
这次回家程宝菱最直观的感受,村子里的人看她们的眼神不同了,以前是怜悯、揶揄、调侃中带着一丝自得,如今么,羡慕有,嫉妒可能也有,同时还有一种发财了又怎么样,不还是没有儿子的酸意。
程宝菱跟姐妹们开玩笑,“我们这次回家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啊。”
程珍雪笑道:“幸好是衣锦还乡,要是在城里混得不好,灰溜溜回家,还不知道村里的人怎么看呢。”
程宝菱道:“村里的人怎么看无所谓,就是不知道那边怎么看?”
她没有说“那边”是“哪边”,但大家心知肚明。
大姐给几个妹妹打预防针,“明天按照惯例,我们要去二叔家吃年夜饭,我们好好吃饭就行,别的少说些。尤其是你啊,楠楠,别冲动,我们给爸爸面子。”
程楠嚷道:“干嘛不说宝菱啊?”
程珍雪笑着接口,“当然是因为小妹乖巧啊。”
程楠大呼冤枉,“小妹就是个焉儿坏的,那主意才多呢。”
程宝菱瞪着大眼睛,一副你胡说,我不是,我可是最乖巧纯良的模样。
第39章
四姐妹讨论明天去二叔家团年的事情, 程安国、何佩瑜夫妇也在说这事。何佩瑜现在对程老头、程老太及程二叔一家子人彻底冷心,有的不过是比纸还薄的面子情。
入乡随俗,在清水镇这个地方, 人情风俗免不了, 是以,她给丈夫这个面子,团年那天去程二叔家吃团年饭,大年初一让孩子们去拜个年,再多就没有了。
她从皮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丈夫, 程安国接过来,手心一捏, 他心里清楚这是每年给父母的养老钱。
乡里人家, 一般是家里的小儿子分家拿大头,是以父母的养老归他们管, 白事则由兄弟几个一同负责。若是父母年纪大了,兄弟们家里有钱,有些人家就会每年给老人一笔钱,权当是零花钱。
程宝菱家贫寒, 孩子又多, 加上程老头夫妇年纪不算太大,身子也好,原本不用给什么养老钱。但程老太与同村的婆子闲聊,得知人家儿子每年给养老钱后,逼着大儿子也要每年给养老钱。
不给就闹啊, 程安国毕竟是个老师, 无奈之下,夫妇俩只能从牙缝里省下一笔钱给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