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之囤货强手(380)+番外

楚沁为了藏住后山丘的这些鸡也真是大费苦心了,几年来都不晓得在后山丘种植了多少的树木。

如今后山丘里有三棵的苹果树,三棵的杨梅树。

苹果树和杨梅树都是用系统出品的果树的种子培育而成,结的果子的质量与数量并不输给系统出品的母树。

但神奇的是,这些培育出来的果树似乎丧失了一部分原本的抗涝抗旱性。

70年当地有场洪水,虽然没淹到村,但那段时间天天下雨,直接把楚沁种在院子旁边的果树给下得半死。

而73年又有场不大的旱,楚沁当时满心以为这些培育和母树一样抗涝抗旱,即使没有母树强,但也能撑过去。可现实给了她一个大巴掌,院旁两株不算大的树差点枯死,还是纪竟遥提醒她时,她才匆匆把目光放在这两棵树身上。

不过比起当下的绝大多数果树品种,这两棵母树培育出来的树苗都算好的了。

楚沁不但在自家后山丘种植了六棵,使得自己每年都能收获好多苹果杨梅,一年到晚都有新鲜的苹果杨梅吃,还把培育出来的树苗分给了楚婶儿、杨小舅和杨大姨等人。

楚婶儿要了两株,苹果树苗和杨梅树苗各一株。

而杨小舅要了两株苹果苗与一株杨梅苗,他家小孩多,又都爱苹果,每年都得找楚沁换一筐的苹果回家吃,一棵苹果树不够分。

杨小舅家的房子早就盖好了,在开挖地基的一周后意外得知杨舅母怀孕。

不但怀孕,怀的或许还是双胞胎。

好家伙,杨小舅当即把“或许”两个字选择性遗忘,紧急找队里批了一块宅基地,言说自家将再添两口人,地不够用,所以必须申请加挖一块地基。

幸亏队里宅基地多,他家附近不算挤,开的又是他家旁边的一小块荒地,这才顺利把宅基地批下来,否则想靠肚子里尚且没影的胎儿批地?压根不可能。

这么一来,杨小舅家的房子可宽敞了,整整六间的房。

甚至还学楚沁家,建起了洗澡间和厕所,同时加盖起了围墙,把院子用石夯压实,整个屋子瞧着焕然一新。

不过等房子建造完成,杨舅母也要生了。

她的第三胎是去县城医院生的,而说好的双胞胎没了踪影,出来的是一个小姑娘,惹得杨小舅神神叨叨,见到楚沁一回,就得拉着她嘀咕是否是医院藏了他的孩子一回。

别说,楚沁被他念叨得心突突。

医院不至于藏,但若有什么意外……毕竟她听多了孩子被偷的事儿。

后来楚沁帮忙照看孩子,而杨小舅拉着李泰在县城蹲守好几天,还偷偷跟踪调查过接生的医生护士,最终确定确实是单胎,他这才讪讪作罢,拎着一大篮子的鸡蛋找到那几位医生护士表示愧疚和感谢。

杨小舅大手笔的盖完房子,家里也算是被掏空了大半,直至跟着楚沁卖三年鸡蛋才缓了过来。

他家杨二妹还没满周岁时就看出来是个闹腾性子,等会断奶后大家伙就看出来了,她嘴巴叼,不合她心意的东西饿晕也不碰,倔得跟头驴似的,杨小舅总说杨二妹有楚沁的风采。

楚沁才不认,她会跟这头倔驴一样?

她反倒觉得杨大妹更像她,或许因为她跟大妹接触得多的关系,大妹学了她那即使已经丰衣足食,但仍旧无法改变的仓鼠性子。

其实就是酷爱攒东西。

她连糖果包装袋都收集,收集了整整半抽屉,还叠得整整齐齐,楚沁看了都甘愿认输,也是够够的了。

元元一岁多时都晓得吃完糖要留下糖纸,把糖纸交给姨姨呢。

不仅如此,她也爱吃。

因此,杨小舅才想着种下两棵苹果树,到时候干脆一人一棵也别争。这两姐妹虽然岁数差得大,但吵架打架可一个不落。

至于杨大姨,同楚婶儿一样,杨梅树和苹果树各要一棵。

后来金金金玉还找楚沁各要了两棵苹果树苗,兄妹俩也不晓得把苹果树种在哪里,楚沁只晓得他们每年冬天都会拜托杨小舅帮忙把苹果出售出去,换得一笔钱票。

几年的积攒下来,两人攒下一笔不小的钱财来。

金金已经在乐水公社定居了,他结了婚,妻子是乐水公社的一位姑娘。

那姑娘楚沁见过几回,是位盘条靓顺,有着水灵灵的杏眼,长得特别漂亮的姑娘,漂亮到能去拍电影的程度。

楚沁心说:没想到金金还是位颜控。

不过话说回来,谁不喜欢漂亮姑娘,楚沁瞧着那张脸都能多吃两口饭。

于是在给小两口准备新婚礼物时,楚沁劳碌了一回——特意做了床蚕丝被,带着被套的蚕丝被给他们。

金金结婚结得早,结完婚后没多久就成了乐水公社榨油坊的正式工。

因为有他在榨油坊工作,楚沁每年的豆粕花生粕各种粕都不用愁了,即使乐水公社的榨油坊不够,他也能从其他公社的榨油坊帮她换些出来。

他被楚沁和杨大姨好说歹说压着读完了初中,而初中毕业后,也成年了。

金金成年后常和杨小舅相处,学了杨小舅那一身交友本事,县里七八成的榨油坊都被他摸得透透的,还拜了位榨油师傅,像是打算深耕榨油这一行。

楚沁和杨大姨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毕竟只要把一门手艺吃透,往后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楚沁她还整日琢磨猪饲料,深耕喂猪这一行呢。

金玉比他哥要强点,读到了高中。

她是少有读到高中的姑娘,虽然只读完高二。

后来进了机械厂,因为数学了得,一手算盘功夫称得上炉火纯青,于是在机械厂的会计室里工作,成功获得杨大姨最为满意的“坐办公室型工作”。

当然,暂且只是临时工。

不过临时工也不错了,每月工资25元,还有各种票,年底更有福利,几年积攒下来,她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富婆。

金玉和楚沁相同,同样的晚婚。

她是26岁那年结婚的,对象是高树村的一位知青,叫孟同。

这人楚沁就熟了,他是68年下乡的,隔年就进了机械厂,一举跳出知青圈。

当时高树村的知青院里包括他在内已经住有8位知青,除了几位老知青因为来得早,所以有静水庄村小的教师工作外,其他知青都得跟随村民们一同下地干活。

不单单高树村的知青如此,其他地方的知青同样如此。

没有找到门路脱产的,只能下地种田,像孟同这种没半年就直接跃到机械厂的人无比少见。

楚沁得知后好奇了一阵,等纪竟遥回来时就问了他这件事。

“厂里最近招人啦?我没听说有招人啊,否则村里那些想进厂的人早该想各种理由找韩队长批假复习了。”她疑惑问。

纪竟遥笑笑道说:“没有,厂里人员暂时饱和,不出意外的话最近三年都不会对外招人。”

楚沁:“那孟同怎么进去的?”

纪竟遥:“他是有手好技术,会修机器,听他说他父亲也在机械厂上班,是维修工,耳濡目染下他也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