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欢(10)+番外

按捺下心里的失落,顾璎轻声应道:“您放心,我定会谨言慎行。”

“这称呼,先改一改罢,免得到了太后面前失礼。”陆川行道:“太后虽慈爱,礼数上却也不得轻忽。”

顾璎愣了下,应道:“妾身知晓了。”

尊卑分明,刚刚亲昵的气氛顿时荡然无存。

陆川行却很满意,又叮嘱了她一些该注意的事,这才抱着她睡去。

听到他睡沉,顾璎悄悄睁开了眼。

从此之后,他们就只是公事公办的郡王和郡王妃么?

曾经她以为夫妻是能让彼此欢愉快乐的,可为什么自从入京以来,她难过的时候越来越多?

她翻了个身抱紧被子,头一次自他怀中挣脱。

***

“王妃,等走过这条夹道,就是太后娘娘的永寿宫了。”来迎她的是位慈眉善目的内侍,想来是陆川行已经打点过,态度很是和善。

顾璎笑笑,正待开口时,却听见响动,很快宫人们都神色恭敬的站在道两边。

“是天子的銮舆要过来了。”内侍心头犯了嘀咕,已经近半个月,天子都没清晨来永寿宫请安了。他提醒顾璎到了该迎候的位置,想着等会儿别出岔子。

听说是当今天子,顾璎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然而来不及她多想,远远已经能看到銮舆的影子。

顾璎已经跟着众人一起蹲身行礼,她垂眸望着眼前的青石地砖,不敢乱看。

很快天子銮舆经过她们这里,突然停住,想是得了天子授意,随行的内侍问道:“这位夫人是?”

饶是做好了面见宫中贵人的准备,此刻她仍然开始紧张。

待她来的蓝衣内侍忙道:“奴才奉太后娘娘之命,接安郡王妃顾氏进宫。”

说着,他给顾璎使了个眼色。

“臣妇顾氏,见过皇上。”顾璎定了定神,从容的行礼。

她不敢抬头,没有发现绣满了华贵纹饰的帘子被掀开了一角,那双漆黑如墨的丹凤眸,正饶有兴致的审视着她。

作者有话说:

终于让狗子和女鹅“见面”啦~不过这是单方面的见面,狗子以后是要穿马甲的人→_→

PS:抱歉今天发的有点晚啦,本章比较肥,算是弥补一点点~

为了补偿迟更,上章留评的都发红包,宝子们注意查收~

第6章

◎一句运气好,就抹杀了她所有的付出。◎

那日在永寿宫中,陆崇听自己母后的意思似是说安郡王妃顾氏是个粗鄙的商户女,不登大雅之堂,他当时便不以为然。

江南出美人,顾家巨富,这样人家养出来的姑娘,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出他所料,顾氏果然姿容出众。

因是来觐见太后,顾璎身着命妇礼服,妆容亦是守制,原本他觉得谁穿都一个模样,可这回他却觉得不同。

许是那双水润灵动的桃花眸,微微上挑的眼角勾起她不自知的妩媚。

宫中从不缺美人儿,陆崇对她们的印象也只粗暴的分为合他眼缘的或是并无特别感觉的,至于让他厌恶的,自然不会出现在他眼前。

陆崇打量她不过在瞬息间,他对随侍在旁的福宁殿总管梁正芳微微颔首后,帘子便落了下去。

不过他不是耽于女色的帝王,纵是顾氏相貌生得合他心意,他也不至于起什么绮念。

梁正芳代天子出声道:“王妃平身。”

得了天子准许,顾璎镇定的谢恩起身,动作流畅姿态优雅。陪着她去太后宫中的内侍都跟着松了口气,这位商户出身的郡王妃幸而没御前失仪。

顾璎站直了身子后,仍是没敢抬眼,只用余光目送天子銮舆往永寿宫相反的方向走了。

她暗暗松了口气。

天子还是皇子时,曾在边关领兵数载,立下让先帝都不能忽视的军功。又有豫亲王的一力支持,先帝驾崩前立他为储君。

陆川行倒是叮嘱过她,说天子心机深重、冷峻威仪,不是好相处的。若一旦碰上,务必要打点起十二分谨慎,谁知竟真的碰上了。

等她们重新往永寿宫走时,顾璎突然想起她在去给太妃请安时的事。

虽是见她进来就住了声,顾璎还是听到了两句。永宁侯的嫡女被庄太后看中,极有可能会入宫为妃。旁边的丫鬟凑趣说天子生得极为俊美,向来挑剔的郑六姑娘,见到天子都红了脸。

不过这样的场合她不敢贸然抬头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逞论不知天子有没有露脸。

永寿宫。

庄太后才用过早膳,听宫人通传说是安郡王妃到了。

她身边的掌事嬷嬷吩咐让郡王妃稍候,自己服侍太后漱口净手。

因天子突然改了早上来问安,太后推迟了用膳的时辰,否则这会儿已经在正殿召见顾氏。

庄太后改了主意,吩咐道:“让顾氏过来罢。”

宫人恭声应喏,很快引着一道俏丽的身影走了进来。

“臣妇顾氏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金安。”清婉动听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吐字清晰语调舒缓,整个人落落大方,并无初此面见贵人的怯意。

庄太后目光落在她身上,淡声道:“平身。”

顾璎谢恩起身。

一张娇艳动人的芙蓉面映入眼帘,庄太后心中微讶。

顾氏竟生得如此貌美,甚至将她特意挑选、预备送给皇帝的美人都比了下去。先前她听说陆川行成亲三年无子是因顾氏自己不能生又拦着不许纳妾,还以为定是个容貌丑陋的人,所以才善妒。

不仅容貌出众,她打量着顾氏的举止,哪怕用挑剔的目光看,也称得上从容端庄,倒不像是商户女,更像世家养出来的贵女。

庄太后让人赐了座,跟顾璎随意聊了几句,问她家里的情形、路上的见闻,虽称不上亲和,比起初见时陈太妃的态度,已经好了太多。

顾璎小心翼翼的应对着。

几番交谈下来,庄太后发现她竟跟自己很投缘,只是有点缺憾——

“哀家看你脸色不大好,可是哪里不舒服?”庄太后突然问道。

顾璎心里觉得奇怪。

今日出门时,自己特意让怀香仔细上了妆,连陆川行也说她气色恢复得如从前一般,不知太后为何能看出她的不适。

“谢娘娘关怀,臣妇只是初来京城,一时有些不适应。”顾璎不好将旧事拿出来说,只得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庄太后并没有追问,吩咐身边的嬷嬷道:“传徐太医过来。”

说完,她对顾璎道:“徐太医是替哀家请平安脉的,医术极好,让他替你瞧瞧,免得拖成大病,落下病根。”

顾璎愣了下,眼见已经不容她婉拒,只得起身谢恩。

很快徐太医拎着药箱赶来,听了庄太后的吩咐,若不是见顾璎身上的衣裳是郡王妃的规制,险些以为是太后正在挑儿媳。

他忙收起自己荒谬的想法,拿出脉枕替顾璎诊脉。

“王妃身体并无大碍,只是有些水土不服。”关于更私密的病症,他摸不准太后的意思,不好当面直说,含混道:“臣回去开两幅方子,郡王妃可看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