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欢(130)+番外

不过这件事对郑柔冰来说,却是一件畅快的好事。

原因无他,曾经那么骄傲的郑柔兰,只等进宫后凭着美貌和家世在后宫大放异彩,偏生天子提前封了四妃之首的贵妃,足以说明天子对这位新人的宠爱。

郑柔兰哪怕进宫,只怕也会被冷落。曾经她讥笑自己,如今也得到报应了。

“王爷,我们得准备一份像样的见面礼。”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她此时这位素未谋面的嘉贵妃极有好感。“只怕到时候要给贵妃送礼的不止咱们安郡王府。”

陆川行淡淡的道:“你看着准备就是。”

“王爷,妾身记得您有尊各色宝石做成的石榴盆栽?”她本意是想接手陆川行的私库,特意粉饰道:“听说皇上赐贵妃住瑶华宫,里面不知有多少好东西,寻常之物只怕贵妃瞧不上。”

她需要得到陆川行的信任。

“宝石盆栽已经送人了。”她描述得细致,陆川行立刻想了起来,那时为了能让顾璎不把和离的事闹大,他已经索性肉疼的送了许多珍奇异宝。故此他有些不自然的道:“换个别的。”

郑柔冰惊讶了片刻,方才明白过来。

难道他送了顾璎?还有石榴的寓意——

郑柔冰顿时觉得委屈极了,红着眼圈道:“王爷,妾身还怀着您的孩子,您竟只想着她!”

她每日被孕吐折磨极为辛苦,陆川行都视而不见么?

“好了,不过是个摆件,再选别的就是了。”陆川行心虚的皱眉道:“等会儿让墨松带你去库房看。”

得到这个保证,郑柔冰才露出笑容,满意的离开。

待她走后,陆川行心里愈发添了些烦躁。郑柔冰眼中只有王府女主人的权力,可阿璎却满心满眼为他打算。

每每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生出悔意。当初不该轻易放阿璎离开的……

这书是看不下去了,陆川行干脆乔装打扮一番,带着墨竹去街上散散心。

朱雀大街上,人来人往极为热闹,他穿着不起眼的石青色杭绸长衫,在人群里并不显眼。

忽然,在行人中他发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那女子带着帷帽,虽是看不清脸,身形也有些差别,可她穿衣的习惯和走路姿势都像极了顾璎。

陆川行心口一热,逆着走过人群,快步追了上去。

“阿璎——”他走到那人背后,声音微微发颤,迫不及待的叫了一声。

果然那人闻言停下了脚步,她转过身,面向了陆川行。

“安郡王?”她低声道:“您怎么在这里?”

虽是带着帷帽看不清相貌,可她声音才出,陆川行也立刻认了出来。

她不是顾璎,而是顾璎的姐姐顾瑜。

他顿时愣住了,顾瑜是何时来了京城,他竟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作者有话说:

狗子和女鹅的感情会越来越好,因为狗子只~会~心~疼~媳~妇~

PS:最近两天忙着开会培训,争取周末加更,早点写到前夫哥发出尖锐爆鸣声的文案内容~

第68章

◎带孩子(有新增内容,需要重看后半章)◎

“三姐。”陆川行在心中纠结了一瞬,还是用了往日的称呼。“您怎么来京城了?是来看阿璎么?”

顾瑜起初见到陆川行时心头一惊,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

阿璎跟他已经和离,可听他的语气、又见到他眼中的失落和错愕,顾瑜猜到他还没放下阿璎。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顾瑜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两人在这里站着不妥,她轻声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您随民女来。”

旁边正好有家茶楼,顾瑜大大方方的走在前面,两人上了二楼雅间。

茶楼伙计将茶点送到后退了出去,房中重新恢复安静。顾瑜主动开口道:“您既是已经跟顾璎和离,还是叫民女的名字罢。”

听到顾瑜的话,陆川行愣了片刻,才回道:“顾三姑娘年长于我,又对我有恩,称呼您为三姐是应当的。”

他向来不大瞧得起顾璎的娘家人,但顾瑜除外。

自从顾璎嫁给他后,为了让他能继续读书,特意求自己姐姐姐夫,找了致仕的大儒来做他的先生。顾瑜夫妇花了不少心思,他也的确从中受益了。

顾瑜沉默了片刻,道:“王爷不必放在心上,当初民女也只是应小妹所托罢了,不值一提。”

“三姐是听说了我们和离的消息,这才进京了吗?”陆川行总觉得不对,顾老太爷为了拿捏住顾璎,从来都是将顾瑜牢牢攥在手中。

她夫君的确是个心地善良宽厚的好人,在读书上颇有些天资,可做生意上却并无多少天赋,需要顾家帮忙。

“是。”顾瑜坦然的道:“放心不下,就来瞧瞧。”

“姐夫跟宁哥儿和慧姐儿可来了?”陆川行追问道:“家里的生意近来可好?”

顾瑜猜出他想套自己的话,先客客气气的对上次陆川行找人关照表示感谢,随后才道:“王爷,我们家跟王府已经没关系了。”

原先是姻亲,和离后就该是陌路人。

“三姐,我知道你觉得是我抛弃糟糠之妻,心里对我有怨气——”

陆川行话音未落,顾瑜打断了他。

“王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您和顾璎和离是感情不和,一别两宽岂不正好?”她疑惑的道:“为何要对您有怨气,您做错什么了吗?”

陆川行顿时被噎了一下,说不出话来。

“王爷,您没做错什么,顾璎从嫁给您的那天起,更没有任何错处。”顾瑜抬眸望向陆川行,一改往日的温柔可亲,语气甚至有几分冷硬。

“阿璎自从嫁给您,处处都尽到了本分。她小时候被爹娘娇惯着长大,嫁人后既要打理陪嫁的铺子,又要管着你们家中事务,这才得以让您安心读书。”

“哪怕是那一次,阿璎伤了身子,从此落下病根,每个月都要遭罪。她可曾怨过您半句?”

“阿璎告诉我说要嫁给您时,说是仰慕您是真正的君子,能为不平之事仗义执言,有责任有担当。”

陆川行默然,仿佛一记耳光无声又响亮的打在他脸上。

当初算计让顾璎嫁给他的是顾老太爷和顾家大老爷,顾瑜是不知情的。所以她能坦坦荡荡说出来,质问他。

顾瑜确实帮了不少忙。那时顾璎伤了身子,是顾瑜赶过来照顾的;帮他请大儒,也是她从中牵线搭银子搭人情。

她有立场指责自己。

可是,她也是安心享受了顾璎付出的人——

“三姐,是我一时糊涂了,我以后会对阿璎好的。”陆川行嗓音艰涩的道:“还请三姐再成全我们一次。”

他特意强调了“再”字,想要揭开当年的真相。

“刚才王爷问我家里的生意,之后不用您挂心了。”顾瑜看出了他的心思,索性直言道:“我夫君已经在处理家中产业,最快秋末我们就搬回老家。”

她话音才落,陆川行愣住了。

顾瑜夫妇为了摆脱顾家的控制,不再拖累顾璎,竟能做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