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国长公主却冷笑地道:“百姓多愚,都只是叫上面的世族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样的他们,怎么能称之为水。”
不屑于百姓,不认同李昭的说法,襄国长公主是从骨子里不拿百姓当回事。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李昭知道自己是说服不了襄国长公主的,那就不说服了吧,反正说得再多,襄国长公主也会坚持的认为自己没有错,李昭也不认为自己有错,她同样不肯认。
李昭只是坚持地道:“若让李昭诛杀叛军,恕李昭不能从命。”
“你……”虽然有所料李昭不会同意此事,却没有想到李昭的理由竟然会是这样。
襄国长公主看着李昭的脸,“你明明怕死,你也知道忤逆我没有好下场,你却还是为了那些愚民对我说不?”
李昭看向襄国长公主,“长公主,你看不上百姓,我却觉得他们最可贵,若让我杀高句丽这些他国进犯者,我绝不手下留情,可是大隋的百姓,那是大隋的子民,本是同根同源,因何而杀之?”
“他们是叛军,他想毁了大隋的天下,再也不是大隋的子民了,你杀了他们是为了尽快平乱。”襄国长公主与李昭争执起来,李昭却不肯退。
“杀了他们是可以平乱不假,可是大隋的百姓全都死光了,大隋朝还剩什么?一个空壳子?一个没有子民的天下,没有百姓的王朝,那还是王朝吗?”李昭反问。
襄国长公主拧起了眉头,好像叫李昭说到了什么重要的事。
李昭见襄国长公主开始沉思了,她得再接再厉道:“而且降者不杀,这是规矩,自来杀降兵者必为天下群起攻之。”
襄国长公主闻之看向李昭,“你也觉得陛下残暴?也认为陛下不像样?”
这话打死李昭也不敢接的,故而闭上嘴,“长公主,昭不敢非议陛下。”
现在讨论杨广像不像样有什么意义,李昭不想与襄国长公主说杨广,她也没资格说的是吧。至少在襄国长公主的眼
里,她是一点资格都没有。
襄国长公主面对李昭说一半留一半的态度,气不打一处来,可是李昭却是她现在似乎可以相信的人。
不用李昭,想到李昭的聪明,李昭会用兵,襄国长公主又咽不下这口气。
“好。我会与陛下要一道旨意,你只要平定叛乱,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人你就是想杀只管杀,若是不想杀,你要如何安排都随你。”到了最后,襄国长公主还是妥协了,听得李昭都不知如何接话的好。
明明听不进去李昭的话,却不得不用李昭,大隋的情况如此严峻?
“萧家的人你小心着点。”似乎把最重要的事说完了,襄国长公主的提醒差点没让李昭跳起来。
“萧家?” 装傻的看向襄国长公主,就好像一下子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话。
襄国长公主还不以为意,淡淡地扫过李昭。“对,萧家。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一个萧家?”
李昭打着哈哈,不太想接这话,襄国长公主看着李昭努力挤出笑容的样子。
“放心,不过都是些陈年旧事,唐国公不曾逾礼,我们家的人不守规矩,闹出去丢脸的是我们家,杨家丢不起这个人。”
“反正皇兄的女人不少,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皇后而已。”
怎么听着都觉得那四个字,皇后而已甚是讽刺。
李昭更不敢接话了,杨家丢不起的人,李昭还敢想让杨家丢这个人不成?
李昭万不敢有此心,也没这个胆。
可是,襄国长公主知道萧氏的事,却一直没有说破,今天说破来,又是因为什么?
脑子飞转,闪过无数的念头,却没有问出来,只是笑笑地看着襄国长公主,“长公主所言我都记下了。”
“你的马儿是陛下赐给你的,别的人,让他不要碰。”李昭应着,可是接下来襄国长公主说的话,让李昭更是不好了。
她的马只叫李世民骑过,却也没骑过几回,而且认得那马儿的人太原里并不多,襄国长公主明显刚来的太原,才来就知道太原的事?
不,应该说哪怕襄国长公主不在太原也对太原的事一清二楚!
“长公主说的是,说的是。”李昭应下。
而襄国长公主倾身与李昭轻声地道
:“你一身的本事,你凭自己的本事争来一切,因为他们想要,因为他们能踩着你得到,你就要将你用命拼来的一切让给他们?”
再听着这话,李昭更想哭了,怎么觉得襄国长公主比她更急于想要得到认可,还有成就?
念头就是一闪而过罢了,李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着襄国长公主道:“当然不会。”
“不会,就护好你的东西。儿子啊,总是分外让父母的心偏向他们的。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儿子是传宗接代的,承继家业的人,女儿却早晚都是别人家的,就算把孩子养得再好,她终也是别人家的。”
理都是这么个理没错,想到襄国长公主到现在都没嫁,李昭不禁起了一个念头。
难道襄国长公主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证明自己比杨广这个兄长更能守住杨氏的血脉,所以才会一直没嫁?
“好了,记住我今天说过的话,这是诏书,拿着你的诏书,早日前去平乱,我希望能越早在长安见到你越好。”长安,那是大隋的国都,洛阳是东都,只是杨广随意去看看,玩一玩的地方罢了。
“怕是也难在长安见到你了,陛下要南巡了。”杨广大兴土木,眼下更是想去亲到看看他让人修的大运河如何。
大运河啊,这可是极大的历史成就,虽然耗民甚多,但于未来的王朝,这样的一条大运河却带给他们繁华。
“陛下为何要兴修大运河?”李昭是没机会问起杨广的,却想问问眼前的襄国长公主,李昭相信她一定知道杨广的心思。
襄国长公主道:“因为陛下想开河运,建一条独一无二的商道。”
李昭的眼睛亮了,河运,虽然称之为河,却不是真的小如河流。
第46章 、兵到了
“可惜了, 不管陛下想得有多远, 总还是赶不上层层的变化。高句丽一战,河运不成功, 现在人人就大运河的事与陛下闹。”襄国长公主叹息的一句,未必是想让李昭听进去,只是有些话藏得太深了, 她只想找一个人说说罢了。
李昭想到了世族, 莫怪杨广他们处处想灭了世族, 世族在杨广兴修大运河的时候动了多少手脚,杨广未必不清楚。
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皇帝的人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恰恰相反, 正是因为受制太多,故而才会让人既想当这个皇帝,又怕当这个皇帝, 如此而已。
“这些事你不必管, 你只需要平定叛乱即可。”襄国长公主感叹完,见李昭在那儿沉思, 又连忙提醒,李昭不用担心那么多,故而才会与李昭提了一句。
“诺。”李昭就算想管,就现在的情况哪里是她能管的,大隋到底变成什么样子,却不是他们说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