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世民他姐(226)

凡事总有一个轻重缓急,李昭想要安顿百姓,就像她跟人说的,也是为了朝廷,为了杨广。

言和暗想那对师徒也不可能在这会儿又聊出什么来吧?

还真能聊出什么来。傅臻一走就是想带李昭去见人,见的正是明望和宣珞他们。

他们是一直都在人群中,装着残的残,病的病,也就没有贵族想收下他们,他们本就等着李昭,这回总算是等到了,他们心头的大石终于是落下了。

“将军。”眼下四下空旷,一目可以了然,保证没有人可以躲在暗外听到他们说话。

李昭看着他们男男女女的,倒是没什么事,只是神情间的怎么看起来那么颓废呢。

“不过是没能守住一城罢了,不至于这般吧?”李昭倒是不以为然,守不住城而已,也是可以从中学习到。

“有负将军所托。”李昭当日将明城交到他们手里,是想让他们守住明城的,却没想到他们却亲自葬送了那么好的城池,令十几万人无家可归,只能奔回大隋,也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李昭道:“要是按你们这么想,最该怪的人是我,若不是我半途而废,许多事或许就不会发生。”

“自然不敢责怪将军。”城主不适合唤了,还是唤着将军来的顺口,李昭也是挥挥手道:“过去的事就不必提了。你们一直装残装废的也是辛苦了,粮食都准备得挺好?”

让他们把人带回来,先前他们千辛万苦弄来的粮食万万不能丢,否则怎么养起那么多的人来。

一个个听着都连忙地道:“带上了。”

“没事,我都想好办法了,今天晚上回赤城之前我们去一趟高句丽,偷一波粮食,让我们的粮全都放在明面上。”总不能把粮食藏着,养起这么多的人来,要是没点家底,一般也养不起。

李昭是来

之前就想好了怎么把粮食弄到明面上,“你们记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推着粮食跟上来。我身边有不少的人盯着,好在夜里也看不清人,倒是好糊弄。”

事到如今也是不容易,李昭为了把人弄明面上,为了把粮食弄到明面上,也是费尽心思。

“诺。”还是听李昭的,他们就不是能办事的人,听李昭的话,把一干事都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李昭与他们再叮嘱了几句,他们留下,与他们一起装着老弱的人也算是他们收伏的忠心之人,往后跟着他们走倒也无妨。

“好了,走吧。”李昭交代完一切,即让他们散了,就剩下个傅臻,“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等着天下大乱,等到襄国长公主没功夫管我们,就是我们当家做主的好时候了。”李昭接话,有些事傅臻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不想承认。

“你要不在我脸上再打个耳光?”李昭想来想去,还是认为自家的傅臻先生还是应该装得再生气一些,比如打上她一个耳光,让她看起来惨一些。

“还是不打了吧,打在脸上失了威严。”傅臻虽知李昭为何如此的提议,还是否定了,打在李昭的脸上不说什么,太难看了点,她也有些下不去手。

“就是这样才好生份。”都知道是为了做戏给人瞧的,一个耳光怎么了?没什么大不了。

傅臻看着李昭的脸,“你父母都没舍得加一指于你身,真一个耳光抽过去,我舍不得。”

当先生的说着舍不得,那是真的舍不得,引得李昭笑了,“那你就想想办法帮我弄出脸上有伤来,做样子要是不让人看出来,委实没什么用。”

“这个主意不错。”不能打人,可是能够造假,傅臻先生还是可以造假的。

造假如何造成暂且不说,总之李昭回去的时候脸上红红的一片,看起来像是挨了打,而不管是她还是傅臻的脸色都不好,冷着一张脸的都像在生气。

“娘子。”飞云第一时间上去唤了李昭,李昭道:“饭都做好了?”

“差不多了,娘子的脸?”飞云算是明知故问,李昭一下子捂住道:“没事,让他们去忙吧,我去找苏将军商量今天晚上的事。”

想劫粮草,李昭就得

寻上苏烈商量商量。

飞云道:“我跟你一起去。”

“不必了,照看好傅先生,莫再惹傅先生生气。”李昭叮嘱来,言和道:“奴随将军同去。”

方才不好跟上,是叫飞云拉住帮忙做事,现在必须要跟着去,她要是跟着李昭不知道李昭都做了什么,如何与襄国长公主交代。

“走吧。”李昭并不在意,这一回去做的事还得让言和看得分明,否则李昭还得千般的解释。

人啊,送到她的身边盯着她的人,得看你要怎么用,用得好了完全可以利于自身,李昭就是如此。

李昭走着去寻苏烈,苏烈也让人在安顿百姓,看到李昭走来,第一眼就注意她脸上的伤,立刻着急地问道:“谁打的?”

这着急模样,李昭道:“无事。来寻苏将军是有要事,苏将军,要事要紧。”

李昭并不想多提私事,只是更想把国事,大事安排好。

苏烈看着李昭的脸,那红肿的脸,目光闪过冷意,最后又化作隐忍。

“今夜奔袭高句丽粮草一事,苏将军能否帮忙?”李昭问起来,苏烈毫不犹豫地答应下道:“好。”

连一丝犹豫都没有,李昭却道:“苏将军还是听我说完再想好要不要答应。我只带了几百人前来,还是为了押运这些粮食,解燃眉之急。也就是说我请你出兵,让你帮我去抢高句丽的粮食,最后这些粮我都不会给你。”

“军中有粮,朝廷有发放,李将军抢粮是为了几万无家可归的百姓,我们辽东的将军无法为百姓再做些什么,唯一可为的仅仅只是帮李将军这一次,不仅是我,就是辽东的将士,亦无一人有异。”

苏烈一番话说来,大义凛然,全然都是为了百姓,如何不令人肃然起敬。

“多谢苏将军。”李昭郑重与苏烈作一揖,苏烈却连声道:“比起李将军来,烈差得远了。”

“烈只能帮这几万百姓一回,李将军却要护着他们,等到他们足以自立,方才功成身退,或许将来,李将军做这一切还会成为罪过。为将无诏而出幽州,更带回几万的百姓,等消息传回朝中,必有无数人要参李将军。”

苏烈算是提醒,他没想到李昭会亲自来这一趟,而且来得那么大张

旗鼓,唯恐天下人不知。

“参就参吧,要如何处置我,我无话可说,把他们带回了赤城,他们就算是有了家了,有家,便能安居扎根。”李昭这般地说着,苏烈一下子笑出声来,冰冷的一个人突然的笑了,如同铁树开花,甚是难得。

“有何令将军以为喜之?”李昭满心的疑惑,有疑惑就得问出来。

苏烈道:“将军行事,坦荡无畏,烈所不能及,欲学将军,却发现不成。慕将军,见将军欢喜,便不自觉地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