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世民他姐(49)

本来就逃了一半的,最后一半眼看真的坚持不住,不跑都不行,那就赶紧的跑吧。

李昭带着她的一万兵马踏上新城时,暗暗松了一口气。

而跟着李昭,第一次打仗 ,还打赢的人高兴地叫喊道:“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李将军好样的。”

虽然知道李昭的手上的功夫不错,但也不代表她会打仗,自然的,她带人打赢了仗,总算让人心服口服她这个将军了。

而且方才与高句丽的人打起来的时候,李昭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

,杀敌最猛,杀敌最多。

虽然跟着李昭的都是男人们,男人不如女人,还是亲眼看到的,不想认也得认下。

“能拿下新城是诸位的功劳,我们就以新城为始,从今往后,为大隋平定高句丽,全力以赴。”李昭高声地喊着,后面的人连连附和地道:“全力以赴,全力以赴。”

“将军,拿下新城的捷报,理当立刻送回朝中。”一战告捷,既然打赢了,理当让天下都知道。

李昭打赢了仗,在他们都认为李昭不可能打赢的时候,李昭赢了,于大隋来说是好消息,也给了许多人一颗定心丸。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盼着李昭能有战功的,不过她的动作这么快,算着日子才到高句丽就攻下新城,还是一夜即破,好本事。

感叹李昭的好本事,却也让人更期待她接下来的表现了。

而李渊这个当爹的,亲耳听到闺女真的打下了高句丽,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下了。

“人赶紧给阿昭送过去,她的身边不能一个得力信得过的人都没有。”李渊二话不说地将李昭要的人给李昭送过去,好在太原离得辽东不远,人给李昭送到,倒是极好。

李昭要的两个人,一男一女,到的时候李昭亲自去接,高兴地忙与两人作揖,“刘先生,傅先生,一路辛劳。”

男子温文尔雅,朝着李昭打趣地道:“首战告捷,三娘子令无数人瞠目结舌。”

李昭道:“侥幸侥幸,杀了守城的大将,群龙无首,城自然不攻自破。”

男子轻笑了,“以火诱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叫人看不破,瞧不破,三娘子的兵法又进一步了?”

“尚未学透,故请刘先生来指教一二,将来也好借先生而扬名。”李昭谦虚地说着话,引得男子大笑不止,“此文静之幸也。”

没错,来人正是刘文静,李昭问李渊要的人就是他,得了此等聪明人,由他代为掌之军中事务,何其幸也。

至于另一个不言苟笑的妇人,李昭板正身体地再问好,“傅先生。”

“小娘子好本事。”冷嘲热讽的以为李昭听不出来?

李昭赶紧的正色道:“昭之错,请先生赐教。”

这位傅先生看着李昭道:“连皇帝都敢算计,小娘子的

本事足以捅天了。”

李昭道:“陛下也从我这儿得了不少的东西,故所谓的算计,不过是各有所得,若是利得一致,没什么算计不算计的。”

杨广岂不知李昭的算计,李昭自己都承认,既然都承认了,杨广想到自己可以得到的利,压根也不在乎李昭是怎么算计的他。反正在他看来,李昭还能费心算计他,证明他这个皇帝还是有些用处的。

世族与世族之间,能压住他们的就是杨广这个皇帝,李昭的表现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故而杨广闻之只有高兴,并无不满。

傅先生一声冷哼,“为此而得罪柴家,或许更多的世族,你也在所不惜?”

“为了自己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得罪什么样的人都是值得的。”李昭就是这么想的,也不怕地说出来。

可叫傅先生闻之淡淡地看了李昭一眼,“旁的事我一概不管,我只管你。”

“就是想让傅先生来管我的,旁的人,旁的事,一概不用先生费心。”李昭的事太多了,她怕是最没时间管自己的人了,故而才会急于让李渊给她弄来两个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有他们帮着她,她能放心许多。

“两位先生请。”李昭接到了人,赶紧的请人进去。

文静倒还好说,指着城池道:“算算日子,三娘子拿下城池至今有半旬,高句丽没有派兵马来夺城?”

“夺了几回,皆无功而返。”怎么可能不来夺,才第三天就派了兵马前来,可惜没能夺回去,但他们也不甘心,一次不成就多来几次,总之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夺回去。

刘文静看了四下,虽说都是高句丽的百姓,但是看着他们的眼神并无多少的畏惧,刘文静好奇地问道:“三娘子怎么安抚的百姓?”

高句丽的百姓看着他们虽然已经尽量绕道走了,却没有所谓的害怕,刘文静比较好奇李昭用了什么办法安抚的人。

“也没什么,让人发告示我们进城来,他们一切照旧,而我的兵,不许扰民,于百姓来说,不过是换了守防的人罢了,并没有其他的改变,他们怕我做什么?”

李昭答得理所当然,引得刘文静朝着李昭竖起大拇指,李昭道:“要说安民这种事,还是刘先生你内行,我也是跟你学的,学得不怎么好,你别嫌弃,往后还得让你多费心。”

干脆地将事情交出去,信任的要将后方交给刘文静,刘文静闻之笑了,“三娘子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文静绝不辜负。”

第30章 、国不强而民辱

“不过, 首战告捷, 三娘子不打算乘胜追击?”刘文静看着小小的一城,李昭可是许下承诺, 三年之内必拿下高句丽的,故而李昭接下来要做什么,刘文静还是挺好奇的。

李昭道:“不着急, 倚一城而发展, 强兵养兵,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的路才好走。才一万的兵马, 我们要是真能拿下整个高句丽, 那就不得了。”

听听这意味深长的话,刘文静道:“胸中有丘壑,三娘子只需要我帮忙看着点, 其他的都不需要我做什么。”

“非如此, 以先生的聪明,必能提点我做得不周到之处, 先生何以妄自菲薄。”李昭并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刘文静已经笑道:“能让三娘子自唐国公府的幕僚中选中文静,可见在三娘子心中是认可文静的本事的,既然认可,我又怎么会认为三娘子将我要来而不用我?”

聪明人想猜一个人的心思并不是什么难事,至少刘文静相信李昭想用他才会将他从太原要来,而若是用, 李昭定懂得用。

刘文静也是给李家的子弟上过课的人,李昭也在其中,其人之聪慧,或是刘文静也得赞一声难得。

以前还有些惋惜李昭是女儿身,这样的人生为女儿身,未免太可惜了,现在不用惋惜了。

女郎又如何,女郎同样可以建功立业,不亚于任何的男人。

三年平定高句丽,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李昭是在说笑,于刘文静所知却是未必。

或许就连李渊都未必清楚他这个女儿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就刘文静所见,这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而且急于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好像他这样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