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哲哈哈笑起来。
“锦溪啊,你是一如既往。一如既往护内,也一如既往缜密。这匕首是蒙古王子惊骇于我大周之强大,昨日献给朕自表愿效犬马之劳的,的确不适合做赏赐。但若说对象是我大周将来栋梁,他日带着如此信物去保家卫国,那又有何不妥?”
“皇上,念北还小呢。”程紫玉头顶有些发麻。她心里是一百万个不愿意儿子将来也出去打仗,一分别就是几年,每日在家担惊受怕。可显然,与她一条心的并没几个人。
“那好!念北,只要你什么时候能够打败了朕的御前侍卫,那朕的所有刀剑武器都随你挑!如何?”
朱常哲这一言出,程紫玉还是暗暗叹气。
他这么一说,念北一定会朝着那目标埋头苦进,更得把练武当做主修课业,那她的希望还是要落空。
还有,朱常哲那家伙,匕首就罢了,他的宝剑岂是随意御赐的?那是皇权的象征。念北要是得到了,便等同于被皇权和朝廷给绑定了。
感受到了程紫玉幽怨的眼神,朱常哲更是哈哈一笑。
“别那么郁闷。放心,朕没有算计之心。你们的选择,朕一定会郑重看待,不会强求的。”
这还差不多。“多谢皇上恩典。”
“这些年,过的挺好啊!”
朱常哲早就细细打量过了她,此刻的她如盛放的茶花,娇艳成熟,有着让人忽视不得的美。
但,欣赏归欣赏,朱常哲很庆幸,他并没发现心底里有当年那种强烈的悸动出现。对她,他早已释怀了。
他只是没想到,再次看到程紫玉,他的第一反应又是想起了文兰。
她若还在,是不是也和紫玉一样,有了绽放的美?是不是也有了孩子?是不是也全心护着孩子?……
“全蒙皇上恩典,这些年过的平安富足,应有尽有。”
“你们平安开心就好。缺什么需要什么,不用有顾忌,只管对朕开口便是。”
“是。皇上也要好好保重龙体。”
“朕会的。”
……
而相对开怀的念北和念安,何昀就不那么开心了。
他久盼而来的爹娘啊,真是叫他无语。
从他看见娘的第一眼开始,她就在吐。
后来御医说什么?
又有孕了?
呵,呵呵!
所以,他又有弟弟了?
他的价值,他可怜微薄的那点父爱母爱,还得再被分薄一次?他的爹娘,可不可以不要那么任性胡来?生孩子就那么好玩吗?
果然,他那娘只在他上船后,拉着他的手,随口问了他几句,便恹恹睡了。他那爹更是既要照顾娘,又要忙着带孩子,不但连对他嘘寒问暖的时间都没有,还竟然把二弟扔给了他照顾!
而那个和安安一样大的三弟一见状况,竟也哭着喊着抱了他腿,要和他在一起?
什么?
凭什么?
他当然拒绝了。
可娘却正在抱着爹哭骂,说什么,才忘了喝一次药,怎么就又中了?哭得那个惨绝人寰啊……
那两人,只顾相互安慰,完全就没搭理他。
天下,竟然有这样的爹娘?
苦命啊苦命,他怎么也想不到,从那天开始,他便落了个带孩子的命。
几天的功夫,便叫他一见亲娘后背就发寒。
娘肚子里的那个生下来,他是不是得要带三个?
娘那个肚子,那般能生,将来是不是还有五六七八九个生出来?
何昀觉得他错了。
他就该好好待在何家,好好被祖父祖母疼。
于是,当红玉缓过来拉着何昀手,心怀抱歉告诉他,南巡结束后要带他回京时,何昀面部几乎是抽抽着拒绝了。
回京去带孩子吗?
太可怕了!
不去,再不去了!
还是念北更靠谱些!
第750章 番外十五 大结局
皇上很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政务上。
事实当日他定下南巡后,从京城到地方,从上到下,不少人都颇有微词。而在江南地区更有不少士儒都联名反对。
“南巡”二字听着简单,但谁都清楚,说穿了还是骄奢淫逸的吃喝享乐,挥霍的是金山银山,换来的只有劳民伤财。
而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五六年前的那场乱子正是从南巡开始埋下的祸端。以致于不少人听闻南巡便心生反感。
但朱常哲用他的身体力行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此番南行,他的身后不是能力过人的将领,便是各部的栋梁新秀,就连后妃也一个未带。
各地的进贡他只象征性收取了一二,谢绝了各种名目邀约的宴席和进献的美人。
他每日往返于江南各地,带来了诸多新启的工事建设和惠民措施,增加了江南的科考名额,亲自启动并主持在江南地区的新考,一口气吸纳了近百名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
如此,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小,相反,对他的欢迎声却是越发热烈起来。
得益于朱常哲的勤勉,南巡进程尚未过半,朝廷原本规划的目标便已基本完成。
一时间,原本因着战乱,朱常哲在江南地区并不怎么样的口碑如新建的楼塔般迅速拔地而起。
太皇太后在到达荆溪后,便入住了她心念已久的太湖别院。如前世一样,她对这处情有独钟,一住下便不愿挪动。
朱常哲也抽出好几日待在了这个别院。
对他来说,这里更是意义非凡。
他在这地保得了性命,等来了救援。这里是他力挽狂澜的转折点。这里也是两大反贼落网的最后战场。
对他和他的今日而言,这里是个福地贵地,是他今日所有一切的起点。
他对这处有着特别且深厚的感情。
就连别院那个地库,他也再次行舟前往走了一遭。此刻想来,那些虽无自由却温馨的家常日子竟也回味无穷。
情起兴至,他在别院处处泼墨留书,赐匾立碑,太湖边,宝楼前,凉亭上,处处都有他的墨宝。他心底里也希望此地长存,程家永葆,希望他和他的后代福泽贵气可以绵延。
他的恩典给的越多,此地和程家的将来才能更稳固……
太皇太后的寿辰很快到了。
江南众官员奏请大办,太皇太后以一个“俭”字推了,只想简简单单办个小宴。
于是这宴便办在了程家别院。
规模不大,但胜在热闹温情,是皇帝喜欢,老太太满意的。
念北何昀和小鱼代表程何两家奉上了一台猴戏。
几只猴子得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早就生出了感情,长时间的编排和演练,加上孩子们之间的默契,整台表演妙趣横生,搏得了满堂彩。
尤其在表演的最后,孩子们跪地磕头祝福,大猴端了一盘九只寿桃上前祝寿,俩小猴一左一右拉开祝词横幅时,更将气氛烘到了顶点。
孩子们得了嘉赏,连小鱼也得了皇上和太皇太后的夸赞。
一切都是那么安稳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