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公讪讪,额头几乎又要往外冒汗了。
“老奴不敢,郡主请言。”
“好,那便还是我来说。事实我原本还存了一个很大的疑问。那便是我的推测若都是真,那朱常安在五百里地外,在白将军的保护下,如何将那些秘辛,比如皇上您的身体状况,比如宫中的应对,比如江南的状况都汇聚在手的?”
皇帝何等精明,程紫玉这么一开口,他那双眸子已是深不见底。
“这次的配合何其精妙。时间上的把控何等完美。前呼后应,一招招打来,叫人防不胜防。可要做到这一步,时间上的掐算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你怀疑朕的身边有内奸?”
程紫玉没有回答。
“朱常安想要清君侧,势必需要把控住皇上您,宫里,甚至太子的所有状况、动向和应对,他必须有那么一个人,将第一手的重要资料可以传递给他。这是一。
之后他带着白将军打进京城时,总得要有里应外合,掌控京中状况的势力吧?之后他的拿太子下毒说话,一定要足够分量吧?若只有田婉仪,是不是太薄弱了?
基于以上三点,这个朱常安藏在暗处的人站得一定得高,知道一定得多,隐藏得必须很难发现,最好,还得是皇上的贴心人!
这个疑问我想了很久,一直没有答案。直到三刻钟前。”
程紫玉扫了一眼于公公。
“皇上日理万机,今日明显是被国事扰得忘了我还在外边。可于公公明显没忘。可您没忘,怎么没有提醒皇上,反而派了人将我带离?”
这一次,皇帝看向于公公的眼神一下冷了下来。
于海已快想不起来,这是他今日第几次跪下了。此刻的他连冷汗都发不出了,只觉一股股的冷气从脚底板往上冒。
“奴才对皇上的忠诚日月可鉴……”
可皇帝伸手止了他的解释,又示意程紫玉说下去。
“我原本没有多想。但是,那位公公对我却是殷勤又热络,或者说,是谄媚,点头哈腰,又主动过了头。
可我有自知之明啊!此刻的我是什么状况,身负多项指控,被发落去了冷宫,没有庇佑,昨日连奴才都来欺负我。
这种时候,谁看我都是阶下囚,谁看我都巴不得绕开远远的,竟然还有人来巴结我,为了什么?我能不好奇吗?然后我便发现了,原来,那公公不是对我谄媚,而是希望我赶紧离开。
为什么?我当时还是不明白。所以,我故意藏了耳坠子走回了御书房来试探。果然,那公公惊慌失措,想要打发我又不敢发出大动静的模样更明显了。
我故意赖着不走,可他们似顾忌什么而不敢强行带我走,我当时便怀疑御书房里有什么见不得人,不能曝光的。可外间一目了然,而里间,分明只有皇上和于公公两人了。
接着,我便听到于公公的那番话。其实于公公说的都很有道理,除了一点不合常理。于公公言论的出发点和我想的不一样!于公公,您是怎么断定,哲王凶多吉少的?”
“我……”
“不用回答!皇上,收到哲王失踪的消息,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觉得哲王被杀被擒了,还是觉得哲王逃了?”
“自是逃了。”
“这才对。我也是这么以为。这才是咱们的正常想法。因为咱们在乎哲王,所以下意识就会认为他一定吉人天相,一定会虎口脱险,即便十面埋伏也一定能逃出生天!对吗?可于公公呢?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跪地哭了……而我听到于公公开口的第一反应,则是觉得于公公和我还真不是一路人。”
显然,他和皇帝也不是一路人。
“但我的第二反应却更惊讶了。于公公竟然在为安王说话,明示暗示安王若有白将军辅助,或许安王也能担大任。我顿时明白了。
于公公这是在把皇上往歪路上带啊!他知道皇上一连受到打击,心头正乱,所以他在诱导皇上设想另一种可能。他想趁虚而入乱了皇上的主张。”
“再看着那些围上来要请我离开的內侍,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于公公知道我耳力好,所以不希望我听到他的任何诱导。他只是没想到,过犹不及,他的急切反而引了我的怀疑。我当时便大概确定,于公公可能已经依附了安王。
若是真,那个位高权重的暗人也就浮出了水面。那个能够接近皇上,能够打听到朝廷决断,宫中事宜的暗人,若是于公公来做,可不是谁都不会怀疑?毕竟您是皇上最信任的人!”
皇帝微颤的双手紧紧把住龙椅,死死盯着于海,只恨不得能一眼看穿于海的心。
“另外,若将来为安王指路的人是于公公,若将来和白将军并肩站在安王身后的人是于公公,那安王这个位置可不是稳了?于公公和白将军都是皇上最信任的人,只要他们站出来,安王就顺理成章了!是不是?”
“我突然也想到了,或者,朱常珏对哲王的这次暗杀还有个真正的目的!哲王一死,那么皇上您在身体状况突然不行的情势下,基本就没有选择了。其他皇子们都还小,您只能在安王和太子里选一个继承人。
所以于公公出来了。由他来诱导您。若他成功说服了您,那么您只需一道皇令招来白将军,立马就可以顺利将皇权过渡。兵权至上,那么他们不废一兵一卒便能登上高位!
这才是于公公一定要让您以为哲王那里没有生机,并明里暗里催促您的缘故。所以,这也是我当时高呼您,不得不拿了玉佩进来争取时间的原因。
我只怕,我再不来,于公公便会给您营造一个安王上位,白将军,于公公和内阁辅佐的美梦。朱常安实力不行,但只要辅佐他的人可靠,您很有可能会动心吧?”
“我猜,这应该是他们的第一计划。若您拒绝了,那么第二计划应该便是等您倒下,田婉仪等人站出来指证太子,朱常安煽动白恒拥他为皇。若之间再出了变数,皇上您没了,我想白将军能效忠的也只有朱常安了。毕竟,谁看他们都是师徒情深,他们都是一体。他哪怕不帮朱常安,也没人会信,没人会放过他。所以事实只要您没了,白将军便注定已经没有选择了。到时候,白将军有十万大军,够用了!”
皇帝一声长长的抽气……
“于海,你怎么说?”
于公公眼泪横流。
“皇上,您定要相信,老奴对您忠心一片。”
程紫玉再次开口:“李纯总说,于公公是可信的。所以我从未怀疑您。我也相信,您对皇上是忠诚的。但您不管是为了后路还是被要挟而暗投安王,其实已是对皇上的背叛了。
我刚想到一件事。南巡中的那场比试还记得吗?安王竟然破天荒取得了第三。他最终的排名竟然比帮手众多的珏王还高。甚至最后那刁钻的三题他都和哲王一样答上了两题,何等奇怪?更何况当时的他还带着很重的刀伤呢!怎么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