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85)+番外

比起牛车来,马车的脚程肯定会快很多。作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军事装备,马的售价自然也比牛昂贵的多了。

韩彻也并非购买不起,而是没必要。

他是被流放发配到安南来的,从性质上来说,他们一家是在安南“戴罪”。回京时若一家坐着几辆高头大马拖运的车回去,未免也太过扎眼。

特殊时候,能低调些还是低调些的好。

待到要走的这天,除了县衙任职的,还有安南县的农户,以及一些土着们都来给韩彻一家送行了。

对于韩彻的离去,大家都是非常不舍的。只是他们也都知晓,韩彻回京是升迁,对他是有好处的。

“多谢诸位相送,还请回去吧。”被送至到石桥边时,韩彻跳下牛车,朝着身后的众人躬身作揖道。

此一别,极大可能这辈子,韩彻都不会再来安南了。

一些人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就是韩彻也觉得眼眶有些泛酸。

韩彻再坐回到牛车上后,一直是面对着安南县这边,注视着那群仍旧站在石桥边目送他的人……

从石桥通行,交通是最为便利的。上午走,下午韩彻一家便顺利抵达裕州府城内。

晚上唐刺史做东,招待他们一家,也是给他们一家送行。

第二日一早,在食用完朝食后,韩彻他们跟提前就联系好的一商队在府城内顺利集合,一起踏上往北之路。

韩彻一家五人,只他和韩老三是男性。若就这么单独赶几千里的路,就时下这种交通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这时候跟一大商队同行,借助对方的庞大队伍,安全上能得到很大的保障。而韩彻官身的身份,也能在随行中,替商队解决一些路途不必要的麻烦。

双方对此便都感到很满意。

队伍很快便出了裕州管辖的地界,越是往北行走,官道便越宽敞。

前几年,虽然安南的官道修建出了一等二级的标准,可裕州其他地方的道路修建却还没条件跟上。因此眼前的这些官道虽比裕州其他地方宽敞,但比起安南的官道来说,还是要差了不少。

这次约伴同行的大商队,也是往来过安南做生意好几次的,商队的领头者姓吴,外人常唤吴大郎,跟韩彻也打过几回交道。

像安南最早种植甘蔗时,韩彻还给吴大郎和安南农户做的契约书上签字担保过。

“像你们这种做生意,也着实辛苦。”连着坐牛车赶了一个来月的路,韩彻觉得骨头都快要被颠簸散架了,便这般与吴大郎说道。

“辛苦倒还不怕,最怕就是路上会碰到盗寇贼匪。”吴大郎叹气道。

“也是。”韩彻也叹了口气。

“大老爷其实勿要担忧的。”吴大郎受影响也习惯了这般称呼韩彻:“那些个盗寇贼匪虽厉害,但他们一般情况下,不敢打劫官家的车辆或是书生。”

时下交通不便,不仅常有官员外放,也有各地考生需要进京赶考。

官身就不说了,一旦惹上是会遭受朝廷通缉。而书生别小瞧他们暂时是没有官职,但架不住他们以后很可能会有啊!各地盗寇劫匪便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外放官吏或书生,皆不会轻易打劫。

便是一不小心打劫到书生,大部分的盗寇劫匪也会自认倒霉,把人放了,钱财也退还给对方。

牛车赶路的速度没法快起来,约莫又走了二十来日后,吴大郎所带领的商队已经抵达目的地。但韩彻一家,还得继续往北赶路。

此时他们已经行走在归属于北地的范畴,跟裕州整体对比,给韩彻最大的感觉便是沿路所能见到的高山密林在减少,耕地在增多。

土地是时下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耕地的多少便显示当下区域的开发程度。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南方地区在经济和政治都远不如北地,如江南地区便一直都有富庶水乡,繁荣发达着称。

就这般又行走一个月,韩彻一家终于抵达京城。

作为时下的经济和政治最中心区域,京城的繁华热闹可想而知。韩彻一家在排队进城门时,随处可见牛马驴等家畜拖运着满满的货物。

“这位郎君,你们可是从南地来的商户?牛车上的这些货品是要拿到哪去售卖的?作价几何?”

韩彻刚接受完检查,进了城门,马上便有人凑到他面前来,十分感兴趣的询问起来。

不用说,是刚才守卫在做检查时把柳氏购置的那批安南特产给显露出来了。里面许多都是最为靠南那边区域才能生产的一些特产,另外还有茶油,白糖,茶枯饼等最近京中都极为畅销好卖的商品。

韩彻一家面生,穿着也朴素,行内人一瞧便知晓大概率不会是京中那些大商家的货运商队。

“说来,我家便是在这京中做生意的。不若我俩谈谈……”对方也根本没给韩彻说话的机会,又这般言道。

“抱歉,这些是我被调回京城,给家人捎带的特产。”韩彻只得等对方说完后,才笑眯眯的回答。

“调回?”对方一怔。

很快他便反应过来,对着韩彻作揖赔罪,便匆匆离去。

他本来是见着茶油实在是动心,才这般纠缠起来的。要知晓茶油本就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作价昂贵。结果那位安南韩县令持笔写了个故事,越发引得贵人们争相追捧。

毕竟自古以来,只要是跟养生长寿,美容润发能牵扯上关系的,那些有钱有权的人便尤为的喜爱。

油茶树从栽种到结果,起码得要两三年的时间,这产量短期内是没法跟上,茶油可不就越来越火热畅销。

唉,他刚也是没想到,如这般拖运着三大牛车东西的一群人,竟会是刚调回京城的官吏。

韩彻也没把这小插曲当回事,继续让韩老三在前面带路。

在穿过好几条街道后,一家也终于抵达韩家老宅家门前。

原身当初被流放发配去的安南,家中只老宅还在,其他能处理的,当时便都处理掉了。此次韩彻能被调离回京,大娘和齐五郎便提前帮他们把宅子做了简单收拾。

一家分离几年,才得以团聚,自然是欢喜又激动。

只是,对于三娘四娘的长高,大娘和齐五郎都是显得非常欢喜的。

可轮到韩彻,齐五郎满是感慨的看着。

大娘则直接放声哭嚎起来:“长这么高,变这么壮!二郎你这些年定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吧!”

韩彻:怎还带双标的!

第63章

面见

说来也奇怪,韩彻明明是穿越过来的,却只一个照面便对大娘生出了亲近之情。晚上躺在韩家老宅的床上,韩彻心中更是有种久违的熟悉感和踏实感。

几乎一挨着床,韩彻便沉沉睡着。

翌日,韩彻还是在一阵敲门声和呼唤声醒来的。

“舅父,舅父……”门外,是大娘家今年四岁的大郎一边用小手拍着门,一边趴在门缝上,冲着屋内不停的唤着。

上一篇: 嫡女毒谋 下一篇: 青碧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