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见(10)

流民军和流民帅对朝廷来说是尾大不掉的问题;

良慈郡目前除了公主与良川王那一千武威军以外,也没别的兵力维持一方安定,看这个情形,更无人力支持最简单的耕种和家园重建;

皇帝就算再信任自己的血脉,诸侯国封王也需要一定牵制,百姓再经不起一次战乱了。

无论保证哪一方的安定,都对这来之不易的平静世道弥足珍贵。

孟苍舒坚定地认为,这是他上任必须做成的第一件事,可眼看人心不稳,他必须主动帮助庞绪在抵达良慈郡郡城前解决隐忧。

于是他再次亲自在傍晚刚落营驻扎后造访大帐,去面见庞绪,可话还没说两句,就听一阵急促的马嘶吼叫自外传来。

在军营中,只有怀揣军令和急报的军士可以纵马,这马眼看都要冲进帅帐了,显然是极其紧急的事态。

庞绪是最当机立断的人,他率先走出帐外,也不等来报通传,孟苍舒跟在他身后,只听此时已然下马的斥候单膝叩地报道:“明日大军行路已然探明,无有不是。然而三里外慈悲川荒原腹地为必经之所……末将得见却不知如何是好,还请将军亲自查看。”

“既是如此,那便引路。”庞绪了解自己治下的将领是如何脾性,如果不是真遇到了为难之事,断然不会在探路这般事上请他亲自出马。

他命人牵马之际,却看见一旁若有所思的孟苍舒,想了想后又道:“孟刺史,我们已在良慈郡境内,此地已是你的治辖,还请同去一看究竟。”

孟苍舒正等着他这样说,于是点头道:“孟某责无旁贷。”

第8章

引马西去不过半晌,所涉夕阳垂旷之地,便是慈悲川原野。

春日原野生机勃发,三人在坡丘绿野中与天穹晚霞下策马,只见面前不远山丘边缘站着十人的斥候小队,正恭候将军抵达。

待孟苍舒与庞绪以及引路小将下马与众人汇合,脚下已是小丘之坡尽头,此位置居高临下可将慈悲川平原一览在眼。

只是所见惊心骇目。

斥候等人只是沉默叩跪迎接庞绪,一言不发,而庞绪则仿佛失了魂魄,站住望向慈悲川。

同时觉得自己双脚有千斤重的,还有孟苍舒。

太学有名师讲解建安文章,《蒿里行》一篇更是由博士亲自细细辩过作注,向一众学子娓娓道来。

然而如此这般讲传学问,也比不上眼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真实景象更能使人领教乱世仓惶的可怖:

慈悲川放眼望去竟是故日战场,然而竟未有人收敛激战惨烈后的骸骨,以至于如今孟苍舒等人居高临下所看到的便是森森白骨生长于荒野青草之上,夕阳猩红由溪流河水共映,似十余年来尸骨之血泪仍未流干。

破损的兵器妆点在白骨之际,孟苍舒看得清楚,许多所谓兵器不过是农具。

有飞鸟低飞略过骸骨遍布的原野,不知是否慑于这份不祥的荒凉,竟不停留,只一闪而过。

孟苍舒听见身后有斥候士兵低低的叹息和短暂的哽咽,便猜测他们大概是想到了这些年一并作战的军旅手足战死后也是这般光景。

庞绪已看了许久,始终一言不发,孟苍舒让自己从这阴森的哀凉里回过神,低声道:“将军,未免触景生哀,明日咱们和大军绕过此处吧。我近日有钻研良慈郡的舆图,慈悲川东路有一斜谷,可供行军。”

庞绪缓慢点头道:“刺史费心了。”

孟苍舒也不再言语。

许久,庞绪似乎也听见斥候军士的低低啜泣,他转过身,拍了拍就近一人肩膀,说道:“去看看孟刺史所言斜谷,我和刺史会一并回去的。”

军士得令上马离去,当马蹄声彻底消失,孟苍舒看见庞绪的眼角也被夕阳照见了一丝转瞬即逝的晶莹。

二人站在小丘之上,俯视白骨慈悲川,都一时无话。

随着夕阳渐渐淡入西陲,四周渐黑,白骨之上偶有磷火跳跃,照出诡异的绿光,不知是不是无人殓葬的亡魂难渡忘川,只能回返丧命之地苦苦徘徊。

“我从前行军,也常因战局吃紧而不得回头埋葬战死的士卒儿郎。”

庞绪率先开口,孟苍舒知道他身为将士见此情境难免心绪波动,于是便安静谛听。

“可是战乱之时往往行军无有回头之路,一离家乡数十年,那些战死的孩子怕是也像今日慈悲川亡魂一般化作白骨无人收殓。”

见其言语中多有自伤,孟苍舒放缓声音道:“因将军所到之处尽皆戡乱,不知有多少百姓不必像你我今日所见一般身后凄凉,如今天下安定,也有将军的不世之功。”

“孟刺史的意思我明白,我不过是个粗人,伤春悲秋的事从来不放在心上,只是看见这些白骨,难免会想到愧对之人。”庞绪用他自己的言语方式感激孟苍舒婉转的安慰,“不知孟刺史今年岁数?”

“孟某惭愧春秋,今年不过二十有三。”

“孟刺史原来是出生在乱世当中的……”庞绪一贯坚毅的面容因听此言,却少见的露出一丝悲涩,“我虚长你一十四岁,四贼之乱起兵之时已经是个讨人嫌的臭小子,虽然那时候家乡租赋日渐繁重,可还是有个挺快活的时日在心底记得清楚。”

四贼之乱是寻常的讲法,史官均将那场几乎毁掉大雍朝的,持续延绵三十年的战乱时代称作四姓之乱。

此四姓为刘朱谢谭,前二家乃是封疆大吏一方镇守,后二家一人是滔天权阉,一人则是太后亲兄外戚乱臣。

四人内外而争,起兵相屠,最后竟攻陷京师,年仅四岁的少帝也惨遭戕害。自此有野心之人各立萧姓宗室,争霸一方,混沌三十载,总算三年前由当今圣上彻底平息最后一簇顽固在北方金台郡的战火,天下才算彻底安定。

孟苍舒生不逢时,自小就在战乱里长大,可却又无比幸运,他的家乡较为偏僻,少有兵灾,虽也吃过许多战乱的苦,却总算没有颠沛流离家人失丧。

然而庞绪的家乡青郡却是四姓之乱中后期最悲凉的舞台之一。

“孟刺史必然知晓,我今日虽得蒙圣恩封为龙骧将军,但从前却切实只是个给官府看甲仓的小卒,甲仓不比粮仓,我也没有油水,好在俸禄可以糊口,我家又有十余亩田地,家里媳妇能干勤快,你这么大时我已有了两个孩子,加上爹娘在上,虽然那时朝廷昏乱,租赋极重,可一家六口的嚼谷还算不缺。”

“青郡沦为焦土,是在京师陷落之后的事了。”这段历史孟苍舒非常熟悉。

庞绪点点头:“那年秋日,忽然有一天,县里县外全都是官兵,只说要什么竖清,不给乱贼留军粮用度,我们这才知道青郡也有人作乱了。官军将附近几个村落的人都聚到一处去,然后他们就将快成熟的粮食都收走了,其他来不及等成熟的,便一把火烧掉,最后田里还给洒了大粒的盐块,将整个县的地都毁了。”

上一篇: 恶女从良 下一篇: 江湖仙子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