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早在先前出得密林时,令人剥下崇应彪所带兵士的衣衫,此时他让西岐军士穿戴一番,然后催促三军轻装急行,很快地便插入崇城后方防线,在黑暗中叫开崇城第一道防线大门。
大肆进攻的同时,另一侧的姜尚也领着兵士共同出击,崇城在崇应彪豁出全力死守的情形下艰难躲过一劫,然而却大伤元气,连着三日休战不出。
同月,西岐大军掘断崇城水源与粮草,终于在城内百姓的暴乱支持之下攻取崇城。
北伯侯崇侯虎于乱军中被杀,崇应彪则带着少量人马突围投奔武庚而去。
西岐军队入城之后姬昌严禁将士扰民,还抽出部分兵力相助百姓修复家园,此举在极短时间内便赢得民心,从而彻底征服了殷纣最重要的属国。
第十四章
初春,日暖,云高。
拂过卷阿的轻风仍是绵绵柔柔,如同细雨般温和。
姬旦站在卧于软杨中的姬昌身旁,伏身将掉落一角的毛毡替父亲拉上。饶是他动作细微谨慎,上闭目小睡的姬昌仍是睁开了双眼。
岁月在这位老者体内刻下真实的印迹,如今病痛缠身的西伯侯,已非当年那位驰骋沙场的王侯。
「不知为何,每次来到卷阿,只是见着这里的草木溪流,便总会让人心神安定。」
父亲这话意思便是:明明有那么多遗憾与不足,也可全然抛下,不作细想吧?
姬旦嗅着清新的空气,嘴里嚼着父亲这句话在心里暗自忖想。不知这是否是姬姓一族的偏好,卷阿这地界却似乎可以给予他们莫名的轻松与舒适。
「昨晚,我梦到你大哥。」
姬昌伸手接过爱子递来的暖茶,在姬旦的服侍下浅浅地啜了一口,他感到姬旦秀丽的眉毛皱了皱。
「傻孩子,你怎么如今还在意那件事?」姬昌缓缓地摇了摇头,望向不远处与群臣并立的姬发,眼里隐隐显示出欣慰。
姬旦不答,却从父亲眼中读到许些不安。
「你大哥说他非常寂寞,所以昨天特地前来探我。」姬昌疲倦地闭上眼,再度睁开时双目竟然神采奕奕,退却祥和,却是换了一副神情。
「我灭崇国之后令人修筑城墙,接着又将国都迁至澧水西岸的丰,当时朝中上下尽皆反对,亦只有你这孩子支持为父这一决定。」
「臣儿明白父王此番举止也是为扩充军力,为继续东进与殷纣决战做准备。」姬旦轻声道,暗自心惊姬昌反常的神采飞扬。
「以你之能,确是远比姬发适合治理国家。」
「父王多虑了。二哥胸怀宽广、战功显赫,且有济世救民之心,旦自当全力辅之。」
姬旦话音虽低但语气坚决,竟似给予姬昌保证一般,让他不觉微笑。
「你总是这般聪颖,能察人所想,唉。只可惜自古长幼有序……」姬昌悠悠地叹息,由衷发此感慨。
他最为看重姬发与姬旦二人,若论冲锋陷阵姬发世所难敌,但论治国之道,姬旦却远远胜其兄。
「乱世之中,只有父王这样仁慈的君主,与二哥那般的英雄人物才可救万民于水火,旦之谋不过为辅佐真正的王者罢了。」
姬昌叹而不语,挥手让姬旦与姬发靠近身来。
「若要东进伐纣……时至而不疑!」
姬昌沉声对他二人说完,又一眼望着垂眸不语的姬旦,拾身正欲开口,突觉一口气转不上胸来,顿时眼前泛黑厥过气去。
姬旦听得响动,大惊之下连声呼医官前来,但为时已晚,姬昌已然气尽于此。姬发赶上前来,抚尸放声大哭。
众臣皆跪伏于地,泣声而嚎,霎时遍及卷阿山涧……
殷纣二十五年,姬昌去世。
姬发继承姬昌之位改西岐封号为周,追封姬昌为文王,自封为武王。
同时,姬发重用姜尚为相、姬旦为太宰,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外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不断扩充兵力,壮大周朝的力量。
武王九年,周王宫偏殿议事厅内松烛明台高挂,将此地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四哥,你建议将都城由丰迁至镐,如此以便于邀请各方诸侯于孟津观兵?你的意思是,我们此时仍不能举兵伐纣?」厅下正坐的姬奭满脸震惊,不可置信地望着他右方的姬旦。
「如今天下三分我们已得其二,而我朝文武将官与百姓上下一心,兵精粮足,各方诸侯无不敬服,早有足够军力推翻殷纣。如今我们只待武王登高一呼便立即挥军东进,讨伐无道昏君,完成文王未尽之心愿!
「奭弟,撼动成汤数百年基业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若无万全把握,不能轻易攻伐。」姬旦摇首轻声道:「何况纣王虽无道,但名义上我们仍是殷商下臣。」
「那又如何?」姬奭问道。
「臣子作乱自古为圣贤所不耻。就算我们列举殷纣累累暴政,难免让天下民众俱皆心服。」
「四哥此言差矣!纣王荒淫残暴世人皆知,百姓早已怨声四起,我们替天除此失道君王乃顺万民之心,何惧人言?」
姬奭近年来主司操练兵马,他见着日渐强大的军队,只恨不能立即领军杀到朝歌,以慰姬昌平生憾事。
「不可莽撞!」
一直静听他二人之言的姬发否决姬奭所谏。意外地,向来勇猛好战的他,这回站到了姬旦那一方。
「为何武王也赞成暂缓出兵?」姬奭弹身出列,道:「我军近来夺取殷纣众多属国,攻城掠地可谓势如破竹。现声势正隆,正可趁胜追击,一举攻下朝歌!我看这孟津观兵只当举事之地吧!」
「奭弟,你性情总是如此之急。」
姬旦立身伸手按住姬奭,正色说道:「纣王虽然从不将我们放在心上,亦觉我们四处讨伐正是他这位天运所归赐予的权力。但殷商诸多王公却不容小视,尤其是纣王之子武庚,这些年来他一直在领地培养兵马,也曾数次派使者前来打探我们的虚实。」
姬奭默然,他也知道尽管殷纣极度腐败,但却仍然拥有较强的兵力。
「四王子说的没错,如果我们此时出击,虽可歼灭暴君军队,但我们也会付出庞大代价。」
一直静听兄弟几人争论的姜尚此刻插言:「何况比干那等贤臣在朝歌百姓心中有极高的威望,纵然纣王残虐,但有此等人物在,我们实不易立即行动。」
「所以太宰的意思便是借这次军事操演和检阅之机,广邀四方诸侯前来参加。」姬发沉声开口:「到时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诸侯的意愿,亦可观看殷纣的反应。」
姬奭细思不错,也就不反对,与偏殿中诸位大臣躬身告退。
「此次观兵,武王可率大军先行西至毕原文王陵墓,祭奠先王以后再转而东行向朝歌进行。」姜尚行到宫门前,回头对姬发奏道。
「如此甚好,我欲立先王名牌于中军阵前,意为观兵仍由先王统帅,希望可慰先王在天之灵。」
「谨遵武王之意。」姜尚面对近年来越加沉稳内敛的姬发,自是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