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5)+番外
听着欢娘吓唬人的话,我捣蒜似的点头,等欢娘睡去,我才慢慢睡着。
第二天准备炖点冰糖雪梨给夏福送去,谁知我一报出名字,汤厨子和他几个徒弟都是一脸懵逼,汤厨子问我:“冰糖是什么?还有,这梨小人知道,雪梨又是什么?”
我也记不清冰糖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反正这里是没有的。我描述了许久之后,汤厨子才说:“小人们实在不知冰糖,梨子有现成的,不如用蜂蜜代替冰糖?“
我想了想,也好,有总比没有好。
见我点头,众人开始各司其职,汤公公收拾了一个比较干净的小软垫,让我坐在上面:“大公主在这儿坐着,小人这就去给您做蜂蜜梨汤。”
他的声音像老旧的风箱漏气了一般,我点点头,看着他巅着脚去灶台边上削梨子。我百无聊赖,打量着这间小厨房,我们宫里每日的吃食都是从这里端出去的,然而打扫的却不太干净,地上许多柴火烧的灰尘。
外边的水缸里放了很多新鲜的荠菜和韭菜。话说,现在这个年代白菜啊土豆啊西红柿都还没有被引进中国,我没法吃我最爱的番茄鸡蛋了。
转眼又见汤公公抱着一个罐子往锅里倒,我想过去看看,然而人还没有灶台高,小心翼翼的拿了一块木桩子站上去,把汤公公吓了一跳。
“大公主,这儿腌臜,您还是好好坐着吧。”他想把我抱下去,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污尘又不敢来触碰我。
我忙陪笑说:“你做你的,我看看,衣服弄脏了我回去了自己交代,不会连累你的。”
汤公公这才颤颤巍巍的继续倒蜂蜜,梨子和蜂蜜混在一起十分的香甜,汤公公舀了一勺,眼睛顿时就一亮:“从来没吃过这个味道,好甜!”
我在一旁看的口水直流,从生出来那天,就没闻到过这种香味了。每天不是肉就是汤,腻都腻死,我宁愿每天喝米糊。
叫汤公公给我弄了个小罐子,我提了就往旧宫里过去了。
夏福的脸色看着又好了些,已经能站起来走了,我过去时他已经换了一套衣服,收拾的干干净净了。是个好苗子,如果不是公公,以后肯定也是个大帅哥。
看他的样子似乎是在等我。
“大公主!”夏福突然跪在我面前,我惊了一惊,嘴巴张得能吞下一个鸡蛋。
夏福说:“多亏公主的照拂,小人才捡回一条命,今早起来发现能走动了,就回去换了衣服,还有公主的斗篷……被小人弄脏了,小人一定洗干净了还您。”
好半天我脑子才能转动,我将罐子放在他面前:“你身体素质真好!斗篷嘛,就不用还了。唔,这是我给你炖的蜂蜜梨子汤,还热着呢,快喝了吧。”
“诺!”夏福愣了许久,然后将罐子里的糖水全喝了,就在我惊讶他是怎么将这一大罐汤连同梨子一口气吞下去的时候,他突然哽咽起来。
我心想,噎到了?
却听夏福哭到:“小人从小就是宦官,爹不疼娘不爱,只有大公主……只有大公主关心小人……小人……小人……”
我听他仿佛要断气一般,头皮发麻的忽悠:“你不用这么感恩的,我是公主当然要关心自己的子民嘛,你也是咱们赵国的子民,我当然不能见死不救啊,。”
要谢就谢那只兔子,谁知它会跑到这里来了;要谢就谢老天爷,谁知我会突然动了恻隐之心;最后还要谢你爹妈,我是个颜控。
眨了眨眼,我说:“既然你觉得身子没事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夏福扑通一声又跪下:“求公主让我跟着您吧,小人以后一定会为公主当牛做马的!我再也不想回去了,回去了还是要被打,求公主可怜可怜我。”
我真的非常想可怜他,可是每个宫殿里的宫人舍人都是分配有数的,我虽然是一个公主,可也是一个才五岁的公主。
但见到夏福这可怜巴巴的模样,我心说不如去求求王后,内宫里的事父王从来不管,只有王后才有这个权利。
想想平时和王后没什么交情,除了日常跟在母亲身后去请安,话都难得说上一两句。王后和母亲关系虽好,不过她平时很少多话,是个十分严肃的人,除了我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抱了我一回,平时对我也是淡淡的。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赵嘉,他是王后唯一的儿子,又是太子,王后向来宠他。
作者有话要说:
第4章 张良来了
赵嘉这次没去藏室,而是在嘉庆殿读书练字,门口的侍卫是第一次见我,我又是孤身一人,他们死活不放我进去。
“哥哥——”我吼了一嗓子,赵嘉果然出现在门口,我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哥,这两个人不让我进去!”
赵嘉忙过来抱起我,板着脸对那两个侍卫说道:“这是大公主,下次眼睛放亮点。”
说罢也不管他们抱着我进去了,我叹了口气,当小孩子就是好,每天都有人抱。
等走到内殿了,赵嘉又说:“下次可不许这样大喊大叫了,一点都不像个淑女。”
谁他妈想当淑女!
我内心正腹诽着,赵嘉就把我放到他的案边,拿了一盘甜饼给我,他笑道:“今日怎么一个人,欢娘没有跟着你吗?你宫里的婢女呢?”
“想哥哥了!”我甜甜笑道,我可是演技派,眼泪笑脸信手拈来。
赵嘉今天十七岁,放在现代恐怕只是个刚学会蹦迪的高中生,可他现在却是十分老成。听我如此说,他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妹妹越来越可爱了。”
许是一个人读书有点无聊,他随手打开一卷竹简摊在我面前,笑眯眯的问我:“现在还要哥哥教你认字吗?”
他语气有些调侃,我心内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
赵嘉指着竹简上的一行字:“你一岁多不懂事的时候,老爱在我读书时捣乱,经常指着书上的字问我怎么念,不过你现在恐怕已经不记得了。”
我一笑回应:“我现在可是学了许多字了!”
赵嘉道:“好,那哥哥考考你!这一句怎么读?”
我看向他指的地方,瞬间有些鄙夷,拿《论语》考我?
心里正鄙视着,赵嘉却似乎以为我没看懂,失笑:“前几日在藏室,见妹妹拿一卷《墨子》,还以为你都能看懂,谁知是哥哥高看你了!这是《论语》,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我飞快的接下一句,赵嘉咦了一声,正欲开口,门外突然响起父王的笑声:“你们兄妹在说什么悄悄话呢?”
我和赵嘉见到父王,都端端正正行了一个礼。我不敢像幼儿园小朋友扑倒这位父王身上去撒娇,这种不庄重的行为,极大可能会让他厌弃我。
等到父王坐下,赵嘉才在他身旁坐好,恭敬的说:“儿臣适才教妹妹读论语,谁知道妹妹出口便背了一句,儿臣有些惊奇。”
“是吗?”父王低头看着我,指着竹简上的字,问:“这些都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