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间却还看似无意提及了梁振国的身份,其实这一句看似随意带起的一句话,才是整篇文章里最想让人关注的事。
越不用文字多加论述,才越能勾起读者的遐想和好奇。
所以苏舒才说陈荣祖这篇文章文字运用之高,绝对不是陈荣祖自己写得出来的。
梁振国看完信,点点头,苏舒的话正是他所想。
“那看来是要从我的罪过的人范围里下手去查。”梁振国把信折好,问苏舒,“放我这了?”
“行。”苏舒点头,“你有可疑人选吗?”
梁振国无奈勾勾唇,“从我坐在这个位置,我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在我没有坐上这个位置之前,我得罪的人那更是多了去了。”
“……”苏舒扶额。
“试想一下,这个文章为什么早不投晚不投,却在这个时候投?”梁振国道,“现在十一月中了,假如这个文章在京市报社顺利刊登,那大概就是下周能上报,从报纸出刊到全国读者手里,再到掀起读者回应,给它一周时间。”
“顺利的话,十一月底就一定会有人专门来农场调查这个事情。”梁振国说到这苏舒接下话反问他。
“就算十一点月底有人来农场调查,但是这件事在学校,在教育部和褚国平那都是有底的,谁来调查一问就知道这事情不是陈荣祖写的那样,所以这么容易被戳破的谎言,它被编出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苏舒摊摊手看着梁振国,“总不会单是为了恶心我们两的吧?”
梁振国猜,“故意恶心我们影响我们考试的心情?希望我们因此考不好,考不上大学?”
话说完,梁振国和苏舒齐齐笑了。
那也未免太小看他们两夫妻的心理素质吧?
不管是梁振国还是苏舒,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因为这事影响到考试发挥,他们两人的心里素质一个赛一个好。
“我们猜出来的目的太牵强,所以陈荣祖他们应该还有后手。”梁振国摸了摸苏舒的脑袋,“是我牵连你了。”
苏舒抬眸看了眼梁振国,没说话,只是握住他的手捏了他手掌一下,然后朝他笑了笑。
见她确实真的不在意梁振国才跟着笑了一下。
“听你学生说你夸我笑起来很俊,喜欢我笑?”梁振国捏了下苏舒的脸,“我媳妇儿喜欢的话,那我以后就多笑。”
“一群欠收拾的学生乱说的你也信?”苏舒呵了声。
“也是。”梁振国点点头,“我长得俊,我笑不笑我媳妇儿都喜欢。”
“……”苏舒瞪了梁振国一眼,但下一秒又底气不足自己先笑了。
第493章 太不会心疼人
“看来我说对了,我媳妇儿就是特喜欢我,不管我怎么样她都喜欢我。”这要不是在学校操场里,梁振国就把他媳妇儿搂怀里亲了。
“少臭不要脸。”苏舒往边上避了两步,“赶紧回单位忙你的活。”
“不送送我?”梁振国两手插兜里,眼神朝着学校门口的方向望去,“这么长的路,我一个人走,多少有点寂寞啊~”
苏舒深呼吸了一口气。
眼神像见了鬼一样盯着梁振国。
这么长的路?
这么点路,换他以前一个人走路的步子,眨眼功夫他就能不见人影了好吗?
“赶紧滚。”苏舒知道梁振国的意思所以有些脸热,“送你个头啊送!”
梁振国摇摇头,啧了一声,”媳妇儿,发现没有,咱两里,不解风情的那个是你。”
看苏舒抬脚要踹人了,梁振国才笑着后退了两步,扭头朝着三个孩子的方向喊了声,“梁志超梁志强一一,我要回单位了,要不要送送我?”
也就是三个孩子乖,听到梁振国的话,眼睛没舍得从跳高的大哥哥大姐姐身上收回来,但脚已经朝着这边走了,嘴里还应着一声,“要~”
“瞧见没,孩子们都比你贴心。”梁振国感慨万千,“你啊,铁石心肠。”
铁石心肠苏老师已经开始找哪里有没人要的鞋拔子了。
梁振国见苏舒要炸毛了,也没再逗她了,说了句,“那我走了,放学等我来接你们。”
说完就抬步一副要走的样子,但这人还来声东击西的,脚迅速一手,人往前一靠,趁着没人注意这里,低头就在苏舒脸上亲了下,然后跑着朝着几个孩子汇合。
看着三个孩子拉着梁振国的衣摆带着他往校门口方向走,也不知道梁振国又说了什么,逗得三个孩子急得跳脚瞪他,苏舒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
这家伙真是越活越回去。
三个孩子把梁振国送到校门口,还和他招手道再见,然后就立刻回头去找苏舒了。
都不用苏舒问梁振国怎么招惹他们了,三个孩子就开始告状了。
“妈妈,爸爸说你都不送他,以后他去玩就不带你了。”梁志超气咻咻的跺脚,“爸爸太不会心疼人了,妈妈上班这么辛苦,路这么长,有我们送他们就行了呀,他为什么非要妈妈送?”
“妈妈走这么长的路会好辛苦的!爸爸坏!”梁志强道。
“以后我们不带姐夫玩!”一一跟着道。
“对,他太不会心疼人了,以后我们不带他玩!”苏舒弯下腰亲了三个孩子一下,“不愧是我的小宝贝~”
三个孩子现在一点都不认生,在学校里并不需要苏舒一直带着他们看着他们。
转了一圈他们就找到了李长青家的两兄妹,去给他们加油打气去了,等两兄妹比赛完,两兄妹就带着这三个孩子去找自己的朋友一起玩了,一点不用苏舒操心。
苏舒去看了自己班上几个学生的比赛,在操场走了一圈,遇上游秀梅,两人就找了晒不到太阳的地方,搬了椅子去那坐着两天了。
自从苏舒调去高三上课,两人都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坐着聊天了。
“不到一个月就要考试了,你自己紧张吗?”游秀梅问。
苏舒坦诚的摇摇头,“为我自己的话,我是一点都不紧张,但我替班上的学生紧张,特别是那几个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尤其是那两个从农村出来上学的女学生,是应届的,家里条件也一般的。“
苏舒班级女生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这是一件很残酷的现实,在这个年代,女生能获得读书的机会远比男生少。
农场是一个重男轻女风气很严重的地方,家庭里,资源几乎是一边倒的,全部倒向家里的男孩。
在乡下,能让女孩读到小学毕业的家长就算是很不错的家长了。
乡下的地方,能供女孩子一直读到高中毕竟准备参加高考的家庭,在学校里屈指可数。
苏舒班上着两个女生家庭条件都不是说非常好,只是大家长开明,兄嫂疼爱,这才有了一直读书的机会。
知道家里供她们读书不容易,所以这两个女生一直在用尽全力好好学习,心想着考上大学,给家里争口气,以后大学毕业了能有个好工作,有了工资就帮趁着家里,也能让侄子侄女也上得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