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别墅穿八零(645)

吴姥姥和郑有娣焦虑全散,只剩下满脸的喜悦。

梁振国开车去上班顺便送三个孩子去上学,苏舒提上给李老带的礼物自己开车去市里单位报道。

吴姥姥和郑有娣洗完碗收拾完餐桌就用家里的电话给吴家村打了过去。

如苏舒所想的一样,报道第一天并没有什么事,整个单位都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所以一早上苏舒除了参与了一个会议,其余时间都在办公室里看文件了。

早上下班苏舒就开着车直接去李家,知道苏舒今天来单位报道,李老提早回家了,苏舒到的时候,李老已经到家半个小时了。

“苏舒回来了啊~”阿姨看到苏舒高兴坏了,“我给你炖了鸡汤,中午得多喝点鸡汤补一补。”

苏舒在门口换鞋,李老已经迎了出来,看着苏舒的肚子,脸上都是笑。

他也是前几天从林国河那知道苏舒怀孕这事,他高兴了好几天了,一想到很快就能看到外孙女的孩子,他做梦都在笑。

“孩子闹不闹?到单位上班累不累?习不习惯?单位同事好相处吗?给你配的秘书怎么样?做事麻利不麻利?”李老一肚子的话想问,又怕一下子问多了苏舒回答不过来。

“孩子乖着呢。”苏舒穿好拖鞋挽着李老的胳膊往里走,“我们单位目前算是清闲衙门吧?单位刚成立,什么工作都在摸索中。”

苏舒笑着道,“单位的同事能不好相处吗?上级都是和您认识的,见到我都把我当晚辈照顾,下级对我又敬又佩的,没人不服我这个天降领导,秘书话不多,但是工作认真,这份工作简直没得挑。”

苏舒一参加工作直接是单位的中层领导,没人不服,毕竟苏舒能力和学历摆在那,她可是在读大学之前就参与过国家工作的,大学期间也多次参与各类工作,她的履历拿出来,谁也挑不出刺。

“唯一不好的就是距离农场远了点。”李老叹气,“没法,总得先把市里的架子搭起来,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市里和农场要重新修一条路了,这条路修好以后,你开车到市里只要四十分钟就够了。”

这是李老的一手消息,这事梁振国都还不知道。

修这条路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市里和农场共同发展。

“好事啊!”苏舒惊喜不已。

其实市里距离农场并不远,主要是因为现在这条路修的弯弯转转的。

当初修路的时候技术达不到,所以碰到大山全部是绕过,现在挖山建隧道的技术升级了,也成熟了,所以才有了重新规划新路想法。

第720章 报道

“最高兴的应该是那些一到休息日就要往农场跑的人了。”李老笑着说,“农场火车站开通以后,市里去农场的火车票根本不够卖,去农场的汽车票一到休息日也不够卖,增加班次都还有好多人买不到票。”

“是呢,我听小河街邻居聊天才知道,他们现在去市里,都避开休息日,省的买不到当天回来的票得在市里流浪了。”苏舒说:“还是要汽车站再多买几辆车,单靠现在的几辆车增加班次确实不够,而且司机特别辛苦。”

“农场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好,农场试施行的政策很快就要全国施行了,等全国施行了以后,跑农场的人会少一部分,所以再熬一阵子就行了。”李老说完不知道想到什么高兴事忽然就笑了几声。

见苏舒在看他,他才慢悠悠地说:“你们这次弄回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啊,对我们国家各界发展帮助很大,郑教授的笔记本几位教授看了,看完以后,他们整个团队的人好几晚不睡,都在那跟着笔记本做实验。”

苏舒知道更多内容涉及机密了,所以苏舒没多问,但是看李老这般高兴就知道,一定是有了好消息,也有了一个好结果。

“郑太太回国的事情有眉目了吗?”苏舒更关心这个。

“已经安排专门的人去处理这个事了,郑教授已经过世了,他为了保护你们做了那么多事,对于郑太太要回国这事,那边反应还算平静,只提了几点不算难办的要求,只要郑太太配合就行了。”

开心的情绪到了这里还是换成了一声轻轻的叹息。

“还是要国强才有说话的底气啊。”李老道。

“再给国家多一些时间。”苏舒拍拍李老的手背,“外公,我们国家已经站起来了,很快我们就能跑起来,然后加速跑到全世界的前头去。”

苏舒这番话让李老笑出声,阿姨在厨房里做饭都更有干劲儿了。

吃饭的时候聊起天,苏舒才从李老这里知道自家三个孩子胆子有多大。

“就暑假的事,梁振国那几天来市里开重要会议,就几个孩子自己在家,阿姨说,那天她早上刚买完菜回来一会儿,家里门铃忽然响了,走出去一看,好家伙,竟然是那三个小皮猴。”

“一一手里提着他们早上刚摘的草莓和西红柿,梁志超手里提着不知道哪里来的新鲜的笋和一些菇,梁志强手里提着他从集市买的新鲜的水果,三个孩子就这么自己买票坐车来了。”

“阿姨起初还以为是谁待他们来的呢,一问才知道,三个孩子摘着水果,忽然就有点想我这个太外公了,三个孩子自己有钱,就直奔汽车站买票来市里了。”

“三个小皮猴还讲礼貌呢,还知道来看我这个太外公不能空着手来呢。”

李老笑着直摇头,“中午梁振国回来吃午饭一看到这三个孩子在这里还以为我让人去接来的,一听是孩子自己来的,给三个孩子一顿训,大热天的在院子里罚站了一个小时军姿。”

三个告状精没有和苏舒提过这事,显然是知道他们自己做错事了。

苏舒跟着笑,“他们三个胆子确实大,人来疯,暑假他们还跟隔壁王婶去了王婶老家玩了三天,一点不认生,也去了基地在卫家住了半个月才回来,我不在家,梁振国忙,他们三个把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可精彩了。”

这些都是苏舒还在国外的时候三个孩子就打电话给苏舒说的事,去王婶老家和卫家玩都是找梁振国和苏舒报备过的,家长同意了,三个孩子才去的。

“知礼这几年也越发沉稳了。”李老现在的心态要比几年前平和多了。

周知礼好歹没被周家养废了,进了部队磨炼了两年,后来从部队参加高考,考上了军校,现在在军校读书。

“他的领导和老师提及他都夸赞有加,说他吃苦耐劳,沉得住气,年纪轻轻,人却很沉稳,脑袋瓜也好用,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也很强,是个好苗子。”李老深感欣慰。

苏舒嗯了一声,“军校没有放假,我若是有去那出差什么的,我会抽时间去看看他。”

人心,有来有往。

这些年周知礼一直在给孩子寄礼物,逢年过节,一次没落下。

三个孩子因为初到李家参加李老寿宴的事对周知礼十分反感,但这几年下来,三个孩子也慢慢接受了周知礼这个舅舅,也接受了这个舅舅的善意和疼爱。

上一篇: 穿越:春秋爱情故事 下一篇: 福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