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410)

少顷刘姥爷出来把玻璃瓶递给了他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知道了,知道了。”拿着药瓶的姚长河高兴地说道,转身就出了院子,朝村口走去。

顺利的把药交给了小唐,订好了正月十六来接姚长河。

姚长河转身回到了家就看见一群工人在自己家门口吵吵嚷嚷地架电线,引得大人小孩围着看西洋景。

不久,电线就扯进了姚家几家的家里。

姚家属于村子里最后的几家了,这边的线架完了,离通电就不远了。

架线的工人在姚家忙碌了好一阵子,在各个屋里的房梁头上挂上了一盏钨丝灯泡,从梁头扯下一根细细的绳子来,这就是拉线开关。

姚振远站在凳子上,去拉那根绳子,只听见清脆的啪嗒一声,望望头顶,“怎么还不亮。”

架线的工人呵呵直笑,“还正在架线,上头还没有合闸送电呢!等剩下这几家都扯好电线,估计晚上就能送上电了,这灯泡就亮了。就不用抹黑了。”

冬天黑的早,晚上,外头忽然就传来了一阵小孩子的欢呼声,“有电了,有电了。”

姚家的几个孩子各自跑进屋去,拽住了那根绳子一拉,屋子里刷的一下就大亮了,明晃晃的灯光亮如白昼。

“真亮,这下子看书也不费眼了。也不会吸入煤烟,弄的鼻孔黑黑的了。”姚秋粟瞅着等泡说道。

“千万别晚上看,电费不要钱啊!!”大娘赶紧说道。

刘姥爷笑道,“即使有灯了,尽量不要在晚上看书,毁眼睛。”

孩子们点点头,尽量不晚上看书。

赶在年前通上电,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俯身去看那点点灯火在夜空中闪烁;站在山岗上,点点灯火折出温馨的光。

架电线的工人排查了一遍,确定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收拾好了自己的工具,在祠堂外集合。

姚满耕可没忘了杀猪,送这些工人回家。

全村的人送这些工人出了村子,消失在夜幕中。

“好了,明天就小年了,咱们各队的余下的猪要杀了!”姚满耕说道。

“好耶!”

第二天杀猪匠找了三个年轻力壮的帮手,就拿着绳子、钩子去猪圈抓大肥猪。

这一回猪不在像第一回是傻乎乎的任人宰割了,知道来者不善,圈里的猪还没等被人捉稳捆牢就一跃而起,翻过栏杆没命地冲出猪圈,三步两跳跑到石梯下的空田坝里,和几个抓猪人兜起了圈子。

村里人正担心这下可能麻烦了,不会跑了,抓不回来了。却见杀猪匠一个大步跨上,手里钩子一伸就勾住了猪的上颚,另外几人拉的拉,拖的拖,很快就把这头猪制服了。

高手就是高手,一出手就制服了逃跑的猪。

☆、堤310章 年关

与几天前杀猪不同,这一次杀猪,主要留给过年,也就是是留给自己吃的,所以来观的孩子特别多。因为放寒假了。

这一次妮儿近距离的感受杀年猪的热闹的气氛,刘姥爷也不怕吓着妮儿了。在场观战的只有孩子们和村里的老人、女人,村里的青壮年还奋战在田间,开沟挖渠、修整水利设施。

这时候,一阵猪叫从那个方向传来,吸引了众人,原来逃跑的大肥猪已经被逮了回来,凄厉、响亮,透着撕心裂肺般的绝望,哀悼着自己的命运。

杀猪匠到底是手艺高超,几个人死命摁住猪,只见杀猪匠一刀见血,这头重约110公斤的肥猪很快就进入了拔毛打气环节。拔毛是经历了步步惊心的捉猪、杀猪之后比较平和的一个环节,没有了凄厉的尖叫,没有了被猪挣脱逃跑的紧张,杀猪匠和他的助手用一根细细的铁棍开始在猪背上绕圈,三下两下就铰下一大把猪毛。

“哎!这猪毛别丢了,晒干了这猪鬃毛可以用来做刷子。”杀猪匠交代道。

“六哥,俺们晓得。”年轻的助手笑道,大把大把猪毛放在了簸箕上。

铰毛这活路很轻松,几位师傅一边手不闲着一边和村里的老人拉起了家常。

六哥这手不紧不慢地铰着猪毛,边说道,“这杀猪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断食、绑猪、下刀、取血、吹猪、烫水、刮皮、分块、剔骨……哪一环都不可小视。”

“那六哥学了几年,好些日子吧!”姚墨远站在一旁问道。

提起这个六哥自得道,“学会这一套流程俺只用了一年,时间不算长,15岁进肉联厂杀猪,没想到一干就干到现在。本以为今年肉联厂没有猪可杀,没想到咱们村今年一下子杀这么多猪。”

少顷一头被刮得浑身雪白的猪,已圆滚滚地躺在木板上。

很快。在开水桶里烫过毛的猪该吹气了。只见他从姚长海家借来了一把给车胎打气的气筒,把气针从猪的腿部皮下插入。助手就抓着手柄用力加气。打足了气的猪圆乎乎胖滚滚的,褪毛也容易了许多。接下来开膛破肚,剔骨理肠,六哥这手起刀落,又快又准。眼花缭乱间,就如同庄子的《庖丁解牛》犹在眼前:“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一头猪就彻底分解开了,六哥先打理好了内脏,就开始为这一个小队的社员“分猪”,哪些是炸肉丸子的肉,哪些是做红烧肉的中方、那些是包饺子的后腿,哪一块放在哪一堆,旁边人都担心六哥搞混了搞麻了。分下来不均等难免有人吃亏。

六哥笑嘻嘻地也不多说,很仔细地把肉划成两三斤左右一块,还在每块肉上穿个洞。套上粽叶编成的绳索。一个猪分两份,从头到脚,从骨头到内脏。分完后六哥吩咐助手称重量,然后很骄傲地说:“放心,这肉上下只差二两肉。”

“啧啧……老六,这技术果然了得!”五叔公夸赞道。

众人皆称六哥的刀法好、眼力好。

“那是,没这掂量,还怎么杀猪。”六哥自得道,这是千锤百炼训练出来的。

大娘自从吃过刘淑英做的溜肥肠后。不但她念念不忘,家里的孩子老人都喜欢吃。而且猪下水便宜。家里的孩子们可以多见点儿荤腥。

所以勤快的她,在别人忙着提溜起分给自家的肉后。就一声不吭就用盐巴、面粉等把猪肚猪肠洗得干干净净,晚上溜肥肠。

“小姚队长,这辛辛苦苦养了近一年的猪,就这样让我们大卸十八块般地弄走了。有没有心疼或者舍不得。”六哥问道。

姚长海一摆手,爽朗的一笑道,“养猪就是为了杀猪,有啥舍不得嘛,只是猪叫起来有点扯人心口子。”听到这话,正蹲在墙角根儿嘬着不冒烟烟杆的六哥很‘专业’地接话说,“农村土办法杀猪就是有点‘那个’,叫人听着揪心。肉联厂杀猪比较科学,流水线上先把猪用电打晕,传输到下一个工序放血、烫毛、刮皮、分割……”

“呀,这个办法好,猪不用咋受罪,咱也不用听的心里不好受。”姚长海随即说道,“老六,什么时候上班通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