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411)

六哥哂笑轻飘飘地说道,“他们有本事永远别开门,俺看他们能支撑的住!”

“噗嗤……”姚长海笑道,“到时候咱不用逼他们,这群众就放不过他们。”

这已经够惨了,一年都见不到多少荤腥,好不容攒了一年的肉票,就打算过年奢侈一回。

没想到这项犒劳自己的‘福利’也没了。

“总不能这么乱下去。”杀猪匠六哥说道。

肉分完了,家家户户的当家主妇就忙活开来。在年三十头里,起码要做豆腐,炸丸子,蒸馒头,在推磨烙出厚厚一大叠煎饼。

豆腐由姚致远他们承包了,又发了些绿豆芽。当地过年的习惯,正月半之前是不许干活的,春种、夏收、秋收一整年,过年就要过个安逸年。可这正月半之前不干活,当家的主妇就得把一家人这半个多月的吃食准备好。

冬天冷,耐放。

所以村子上空弥漫着浓郁的香气,诱人,馋人。

“奶奶、娘!这豆腐过一下油,烩菜也好吃。”姚墨远道。

烩菜其实就是有点像东北乱炖之类的做法,差不多就是把好几样菜放在一起慢慢炖。油炸过的豆腐放在汤汤水水的菜里炖透了,香软入味,特别下饭。

姚奶奶说道,“行,过一下油,咱们炸豆腐吃。”

“臭小子,就知道吃,不知道这油少啊!”大娘敲了下他地脑袋道。

“小幺家的自留地不是打了300斤花生。虽然油不是那么充裕,但起码比去年多。孩子们想吃就给他们炸吧!难得过年一次。”姚奶奶笑道。

“就是,就是。大嫂今年不缺油。”姚长海挑开帘子进了堂屋,身上夹杂着风雪。寒气逼人。

从今儿开始,姚家人合锅了,所以都挤在了姚爷爷家。

“小叔!”姚夏穗他们起身叫道。

别看人小,能干着呢!

姚奶奶一见他走了进来,赶紧拿着毛巾拍打一下他身上的雪花,“还在下!”

“是啊!还在下,已经下了一天了。雪都积了老厚了。”姚长海拍拍自己头上的雪花道。

“快进去了吧!你爹和姥爷都在里面。”姚奶奶说道。

“那我进去了。”姚长海挑开帘子走进去道,“爹、姥爷。她姑父,我回来了。”

“回来了,赶紧上炕暖和、暖和。”田胜利挪了挪位置好让姚长海坐下。

姚长海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炕上。

“咱们队分完红了。”姚爷爷问道。

“分完了,今年的收入都不错,一家差不多百十来块钱。”姚长海回道。

“哦!快赶上城里人了。”刘姥爷挑眉道。

“没有,只不过乡下用钱的地方少一些。”姚长海摇头道,“今年总算有了结余,以往只是顾了张嘴,不少人家还欠着大队钱,今年终于打了个翻身仗。明年会比今年更好。”

“老三呢!怎么整天不着家。”姚爷爷问道。“不知道神神秘秘地在干什么?”

“呶!来了,爹,你自己问他呗!”姚长海听见外面传来姚长河的声音。“大嫂、娘我回来了。”

“三叔。”

转眼间姚长河挑开帘子就进了东里间,“爹!姥爷,胜利、小幺。”

“你这些日子忙什么呢!”姚爷爷问道。

“别提了一点儿进展都没有。”姚长河垂头丧气地说道,现在又下雪,更没法行动了,太容易暴露行踪了。

说来不是姚长河能力弱,而是那里不好接近,除了一幢孤零零的土坯房,四周都是空旷。根本藏无可藏。

看来等雪化了再想办法了。问别人,别打草惊蛇了。

眨眼间到了年三十。春联贴上来,家家户户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香喷喷的饭菜整起来。

“妈。你咋来了,单位放假了。”姚长海诧异地看着出现在他面前的刘淑英。“我还正说去城里呢!”

“幸好你没去,不然走差了。单位没有放假,只不过中间有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所以我就回来了。”刘淑英卷着袖子说道,“做什么菜,需要我帮忙吗?”

以她的修为,跑十多公里没问题。

“婶子,你今儿就吃一回现成的,也看看我们是否出师了。”三大娘笑道。

“那好吧!”刘淑英道。

“长海叔,长海叔,到祠堂开会。”光弹儿在院门外喊道。

“哦!”姚长海穿上衣服和木鞋子随后走了出去。

“都三十了,这时候大队有啥事。”姚长山问道。

“不知道,等他回来就知道了。”姚爷爷说道。

很快姚长海就回来了,全家人齐齐地看着他问道,“小幺,大队里有什么事。”

“哦!明天全体社员到祠堂前集合,进行早请示。”姚长海一欠身坐到了炕上。

“原来是这事啊!”姚爷爷松口气道,“我还以为发生了啥大事了,非要三十宣布。”

“像他老人家早请示,可不是大事。”姚爷爷点头道。

当家的主妇们,做了满满一大桌子菜。一大盆子炖肉,大块五花肉,炖得酥香软烂的。还做了红烧鲤鱼、清蒸鲤鱼、辣椒炒大公鸡、葱花炒鸡蛋、辣椒兔肉、猪肉白菜炖粉条等等,满满两桌子菜。

☆、第311章 团圆

“博远娘,中堂的条案上有没有摆上几个菜。”姚奶奶捣了捣大娘的胳膊道,这是祭祖用的,不过可不敢宣之于口,自个儿心里明白就成。

“摆了,娘!”大娘小声地说道。

“摆一下就成了,去端进来吧!”姚奶奶吩咐道,别到时候惹麻烦,对祖先心意到了就好。

“是,娘!”大娘叫上姚夏穗姐妹俩把菜端了进了东里间、

“都到齐了啊!”姚爷爷坐在炕上望着满屋子的人,“今儿咱们家终于团聚了。”老爷子欣慰地说道,“小猫、小牧既然有缘一起过年,那么就别客气,咱们是一家人。”

“嘿嘿……我从来没把自己当外人。”钟小猫笑嘻嘻地说道。

“哎!这就对了。”姚奶奶笑道。

“好了,我也不多说废话了,吃完饭,亲家母还得赶回城里、所以咱就吃吧!”姚爷爷说道。

“这东坡肉,婶子,今儿的味道足吧!”姚长青问道。

这个源远流长、名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说穿了也就是红烧肉。

有的人喜欢吃瘦肉因为瘦肉有嚼劲,有的人喜欢吃肥肉因为肥肉香,有的人觉得瘦肉偏硬,难以嚼烂,有的人觉得肥肉腻,难以下咽,可惟独红烧肉这道菜,肉是五花三层,经过制作之后,美味不可用言语来形容,肥而不腻,堪称中华美食中的一道口若悬河之荤。

“嗯!色泽红亮诱人,肥而不腻,入口酥软即化。合格了。”刘淑英品评道。

提起红烧肉,大家自然不能忘记那位将吃红烧肉事红烧肉业推向高峰的人--苏东坡。正是由于他的努力,红烧肉才得以从基层走向了上层,从老百姓的菜锅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

对于这道荤菜。姚家这些肉老虎来说,可算是吃过瘾了,这量足足的。吃得满嘴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