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491)

“去吧!你以为俺心疼他啊!他这膝盖伤了,不上工哪来的工资。”大娘故意凶巴巴道。

“也对,不能让他歇着。还得给我去干活儿。”姚长山就这么被忽悠走了,拿着药膏出了西厢,进了东厢。

果然姚清远正呲牙咧嘴的看着自己的膝盖。

“给你娘心疼你,自己抹吧!”姚长山把药膏重重的放在炕桌上。

“爹,对不起。”姚清远低着头抱歉道。

姚长山一屁股坐在炕沿上,拿起桌上的药膏。挖了一坨,抹在他的膝盖伤,“有啥好对不起的,路是你自己选的,就是磨出泡来。你也得给我硬挺着走下去。咱家可不许离婚,别怪我们当初没提醒你。”

“唉……”姚长山叹口气道,“儿子,你选了一条最难走的路,你知道不?”

“我知道。”姚清远点点头道。

“你知道个屁!”姚长山气得把药膏往炕桌上一板,站了起来,来回的踱着步,“人家都说走一步。要看两步,想三步。你这个只想着眼前的家伙,没想过以后啊!

人家现在当你是恩人。这以后翻身了,你就成了累赘了。你等着被甩吧!”

“我知道!”姚清远咧嘴一笑道,笑容中带着一抹决绝和深情不悔。

看着他这样子,姚长山想教训的话再也说不出来,“行了,我啥也不说了。凡是有爹在呢!找个时间跟亲家见见面吧!”

“爹和娘的意思是?”姚清远瞪大眼睛有些不可置信道。

“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亲家不方便出来。按礼数也该我们去提亲才对。”姚长山说道。

“呃……”理智回来,这爹说的话不知道和娘商量了没。别自己白高兴了。

姚清远小心翼翼地问道,“爷爷他老人家也是这个意思。”

姚长山闻言想了想道。“这事先放一放吧!我们长辈们得商量一下。”

唉……姚清远心里叹口气道,我就知道事情会是这个样子。

“行了,我走了。”姚长山起身出了东厢房,先去了堂屋,“爹、娘,睡了吗?我就不进去了。”

“俺们睡了,你也回去睡吧!好好安抚一下你媳妇儿。”姚奶奶说道。

姚长山闻言轻笑道,“爹,放心吧!您儿媳妇儿没有记怀这事,还一个劲儿的自责呢!”

&*&

“老伴儿,老伴儿,是俺错了,原谅俺吧!”姚奶奶抓着他的胳膊道。

姚奶奶在姚长山他们走后就一直承认错误来着,只不过,这老头子今儿死活不说话,弄得姚奶奶这心里没底,毛毛的。

“反正都是俺不好,你就原谅俺这一次吧!干脆说吧!是俺想的馊主意。”姚奶奶老实地承认道。

黑暗中姚爷爷轻笑,我就说那么老实的儿媳妇哪会儿想得出这馊点子来。没有你这老婆子在后头撑腰,她也没那胆量骗人。

这件事归根结底主谋是姚奶奶,别以为这事完了,得给这个胆大妄为的老婆子一点儿教训。

“老伴儿,你吱个声啊!乌漆墨黑的啥也看不见,你说句话呗!”姚奶奶请求道,“俺知道俺这事做的不地道,你生气应该的,可是让老大他们看见你生气,一次两次倒也无所谓,可让孩子们,还有亲家姥爷,亲家母看见你这样,可怎么行啊!”

黑暗中姚爷爷就这么盘膝坐在炕上不言不语。

姚奶奶往前挪了挪,扯着他的胳膊摇晃道,“俺不是承认错误了吗?俺就求你宽宏大量的原谅俺这一次吧!”

正巧姚长山从姚清远屋里出来,走了过来,姚奶奶承认错误也停了下来。

姚奶奶嘴里嘟囔道,“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个脾气,真是可算是逮着俺的把柄是不是。真是的。”

“你这个老太婆,你还有理了是不是。”姚爷爷气得黑暗中迸出一句话来。

有反应就好!姚奶奶正想说什么?

正巧孩子们也都陆续的回来了,“爷爷、奶奶,爹、娘。我们回来了。”

“小声点儿,爷爷、奶奶睡了,别去打扰了。”姚长山赶紧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孩子们小声地回道。

院子里声音果然小了许多,喧闹了一会儿又沉静了下来。别的屋里的煤油灯熄灭,姚奶奶房间的煤油灯却亮了起来。

“老伴儿,俺看你得脚趾甲长长了,给你剪剪吧!”姚奶奶蹭到他身边道,直接上手搬起他的腿,结果力道太大。一下子掀翻了姚爷爷,咚的一下磕在了炕上。

“呵呵……哈哈……”

“很好笑是吧!你自己笑吧!睡觉。”姚爷爷背对着她和衣躺在炕上。

“老伴儿别睡,俺给你铺一下炕,天气凉了,别冻着了。”姚奶奶赶紧打开炕柜。铺了一下炕。

结果姚爷爷不领情,姚奶奶只好把薄被子盖在了他身上,自己躺到炕桌的另一边,熄灭了煤油灯睡觉。

哼!错俺也认了,还不依不饶了,真是个小气鬼。姚奶奶梦里还撇嘴道。

&*&

大娘既然对婚事没了意见,那么这件事就定了下来,虽然现在是节俭办婚礼。但怎么也得准备一下。且即将到来的秋收,所以结婚的事自然延后了,且五叔公挑的好日子也在冬季。

冬闲历来是农村青年男女结婚集中期。一来是地里的活不忙了,有时间操办;二来冬天结婚孩子一般会出生于秋高气爽的秋天或夏秋之交,这样对婴儿和产妇的健康都有好处。

古人也讲究生活对治,秋天征兵,或订婚,冬闲结婚。春天生儿。

《荀子.王制》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秋天是沉甸甸的收获的季节,土地孕育出五颜六色的硕果。回报农民的汗水,广袤原野之上回荡无尽的丰收赞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紧张忙碌的季节,有谚语:“八月秋忙,秀女下床”,连秀女都要去干活,更何况大男人,主要原因是“龙口夺食”,因为农业种植靠天吃饭,气候的冰雹、霜冻都会对即将到手的收获产生威胁,而每年这样的事例都很多。

寒露之前,白露之后,秋愈来愈浓,愈来愈深了。酒因为浓,才芬芳甜美;秋叶因了浓就落了,才让人感知季节的和美与芬芳。

站在梯田上,便可望见山下黑黑点点的社员们在田地里躬耕的背影了。

“秋分糜子寒露谷”,这是一句农业谚语。到寒露时谷子也该收割了。每当这时,村里的学校便也放秋假了。小尾巴们跟在大人的后边,高高兴兴赶着牛群来到地里。

整个山梁上的庄稼像一面巨幅黄缎子似的,金黄金黄的颜色一眼望不到边。当微风吹过来时,那黄色的庄稼像一片海洋似的,泛着涟漪,涌着波纹,一浪接着一浪。

人们拿着镰刀,从地头一字排开,弯着腰割庄稼。不一会儿,便割出一片空地。空地上堆着一堆一堆的庄稼,老农抓起一把庄稼来,握住头儿一转,便做成了“腰子”,像粗粗的麻绳似的。将“腰子”铺在地上,再将庄稼抱上去,两头一拴,便把庄稼紧紧地捆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