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234)+番外

作者:茶叶蛋 阅读记录

这就代表了,马小良对于司马家是不同的。

更何况,马小良还是小仙翁的关门弟子。

别人或许不清楚,当年山长是有幸见识过小仙翁的,他正是因为如此,才破开迷茫,留在了钱塘,办起了万松书院。

第140章

与山长和山长夫人告辞,马小良这才提着灯笼离开,老远就看到在那等着他的平安。

“平安。”

“郎君,你可出来了。”

“你没傻乎乎的一直等着我吧?”

“郎君放心,我已经用过晚膳了。”

“那就好。”马小良点点头,放心了。

平安说不会亏待自己,那就是真的不会亏待。

他早早的就去过马小良的宿舍,还帮他们家公子连床都铺好了。

用的可是桃源县带来的,十分扎实的棉花床垫。

不过这样的床垫,用不了太久,到了夏天,那就太热了。

这宿舍的位置还算不错,比较幽静,还是独门小院的那种。

马小良借着灯笼的光芒,看了一眼院子,不错,搭建一个架子的话,种上葡萄。

那夏天岂不是美滋滋?

对这地方还算满意,进了室内,南北通透。

除了装修的简陋了一些,其他还是可以的。

马小良洗漱了一下,便休息了。

一切等他明日早晨起来再说吧,平安祝的地方在侧边的屋子,那是专门给书童住的。

地方不算大,可以住下两个人。

只是暂时马小良的舍友还没出现,所以平安夜可以自己一个人住一间。

还是很不错的,不光马小良满意,平安夜很满意。

回头等他再搭个炉子出来,就可以给他们家公子改善伙食了。

等上课了,马小良虽说不能随意离开山门。

但没说书童不行,平安表示,他还要下山去扛些东西回来呢。

一个人搬不了,就出点银子,多找几个人搬。

对于有钱能使鬼推磨,平安跟着马小良时间长了,也是很擅长的。

最重要的,当然是先前从桃源县寄来的大炉子。

他们在钱塘的宅子里,啥炉子都有,铁制的,陶制的,泥炉,一个不少。

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没有这些家伙事可怎么行。

更别说他家带来的瓶瓶罐罐,为了给他装那些东西,玻璃作坊的工匠们,玻璃瓶子都快转出火星子来了。

没有办法,大家发现了,玻璃瓶装调味料真的是很方便。

当然了,这是给高端大气的大酒楼准备的,一般人家用的,还是陶瓷的,比较粗糙的调味罐。

唯有买酱油的时候,会选择用玻璃的。

那是马小良的粮油铺子里,卖酱油用玻璃瓶装的。

这种酱油,在桃源县的话,一般来说,就是第一次买,会舍得买这种的。

等以后的话,当然是反复使用啊。

打酱油这个词汇,大概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相比内城的人,都是吃的食堂。

外城马小良设计中,就带了厨房,只是目前来说,自己家做一般蒸煮的菜没什么问题。

炒菜就不行了,毕竟没有那个火力。

但也是让不少人选择种菜,特别是村子里的,各家各户都种上一些蔬菜什么的。

吃肉只需要去养殖场的摊位,每天都会在集市上,出售当天新鲜宰杀的猪肉,偶尔也会有羊肉。

但大部分人,更喜欢购买猪肉,因为价格比羊肉便宜的不止是一星半点。

自从有了酱油以后,老百姓做饭可比以前好吃多了。

再难吃的菜,滴上几滴酱油,也会美味起来。

别怀疑,就是几滴,倒不是说马小良让人酿造的酱油如此神奇。

主要还是百姓以前吃的,那都是没啥味道的,吃的那叫一个原汁原味。

自然好吃不到哪里去,现在就不同了,就算是外城的普通百姓,无论是酱油还是盐都可以买到。

百姓吃的盐,都是利用海水晒出来的。

单独在象山开辟了一块地方晒盐,经过不断的改变,从一开始的粗盐,一直到现在如雪花般的细盐。

所以在桃源县,售卖盐,也是分粗细的。

粗盐大都用于腌制,毕竟是靠海的地方,腌制很有必要,捞上来的海鲜,一时半会吃不掉的话,很容易就发臭的。

同时还有桃源县样的鸡鸭鹅,为了取那鹅绒和鸭绒,鸭子会被做成酱板鸭,腊鸭,还有咸水鸭。

鹅其实特差不多的手段,腊鹅咸鹅,都是储存方法。

马小良最喜欢吃的,还是酱鸭舌,那可是人间美味之一!

多少只鸭鸭被做成了酱板鸭等等,基本上都没了舌头。

那小小的一根精华,都被做成了酱鸭舌。

就是这小东西吧,天热不好放,否则马小良说啥也要多呆一些。

没几天的工夫,马小良这小院就叮叮咚咚的改造起来。

偶尔两天安静了,那也是平安下山去了。

不然他这个万能的书童,指不定要造点啥出来。

马小良趁着平安走了,梦中在院子里,画上了葡萄树,等平安回来的时候,这葡萄的藤蔓已经开始爬上了架子。

他倒是一点都不惊讶,之前他家公子就说了,要他搭建架子,就是为了种葡萄的。

平安就以为马小良找人种上了葡萄,至于其他人,根本没有人靠近这边。

就是祝英台,也只是偶尔过来,发现帮不上什么忙,就忙自己的去了。

主要是她自己的院子,也还啥都没有呢。

看到马小良的院子,她当然也来了灵感。

女娃跟男娃就是不一样,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在方方面面。

有些灵感,就能让自己住的地方舒服起来。

马小良要不是换玻璃窗户解释不了,高低要把他那窗户给换了。

“总算是,像点样子了。”马小良很满意这个小院。

平安夜很满意,“等会我给郎君炖只鸡补补身子。”

“回头要不养两只?”马小良摸了摸下巴,养鸡的好处,就是不会有什么虫子。

对于不能吃的小虫子,马小良是一点都不喜欢。

他不知道的是,改造院子的事,还有人给捅到了山长那边。

不过山长让人瞧了一眼,也没啥出格的事,就不予理会。

什么都要管,怎么不把自己的学业给管管好?那几个字写的好些呢?

山长看着马小良送来的孤本抄写,只觉得这孩子真是不错。

不愧是从小就传出神童之名,生在马家,是一点都没有浪费。

这会稽郡的太守,马卓多少还是有点东西的。

最起码,他没有浪费孩子的才能。

山长也没有忘记,那毕业的马朗,那小子的学业在书院也是名列前茅。

性格还很不错,交游广阔,是个人才。

如今听说在管理长安城,也算是造福一方了。

虽说好像是沾了他家幼弟的光,等着看看着马小良以后上课的情况。

“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不像话了。”山长夫人倒是对举报的人很是不满,她家良儿做什么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