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245)+番外

先让小年轻培养点感情出来,就更方便了。

就算她知道她父亲的想法,也不可能有什么,祝英台离开家,主要就是为了读书来的。

即便对梁山伯有那么一丝丝的好感,那也不过是友谊。

十四岁的孩子,满脑子情情爱爱的,像话吗?

祝英台要到十一月,才正式满十四周岁呢。

马小良表示,正直的人,拒绝早恋!

“要不是你俩都是男的,我都要怀疑你们是一对了。”祝英台见郑焕不在没忍住吐槽。

而且要不是郑焕长的高,也不像个小娘子,她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跟她一样,是女扮男装进的书院了。

祝英台也从山长夫人那知道,在这书院里,女扮男装的,只有她一个。

当初给她安排梁山伯做室友,主要原因也是,梁山伯家境稍差,加上为人正直,比较好拿捏。

没错,找上梁山伯,自然是为了拿捏他。

这是上位者的思维,替他考虑那是不可能的。

“啥?”马小良掏掏耳朵,疑惑的问道。

“那郑焕醋劲实在是太大了。”祝英台无语的说道,“我感觉一里地外都能闻见那酸味。”

“哈哈,怎么可能,阿焕一直都是这样啊。”马小良不以为意的回答,“最多他就是脾气霸道了一点。”

“确实霸道的很,我们连找你玩都不行,冷着个冰块似的脸。”祝英台也是忍了许久,作为家里千娇百宠的小娘子,她那脾气绝对算不上好。

只是比起一般人,肯定是更有素质的。

但忍也不可能忍的太久,又不是泥菩萨。

当然了,祝英台也只敢在马小良面前吐槽,真要对上郑焕,那是一点都不敢。

甚至还有点怵,没办法,郑焕这个真正上过战场的人,一般人对上他都不可能啥感觉都没有。

也就是马小良的面前,郑焕是有所收敛的。

换了别人,亲娘都不给面子,更何况还是抢了马小良注意力的人。

没开揍,那都算是司马焕脾气变好了呢。

“那是你不知道,我们家阿焕小时候多好看。”马小良得意的说道,那么可爱的阿焕,只有他见过,能不得意嘛。“我家阿焕还会做饭,特别好吃的那种。”

“知道了知道了,你家阿焕是最好的。”祝英台无语,表示以后都不说郑焕的坏话了。

因为说了也是白说,这货就是郑焕的无脑吹!

那是当然的啊,马小良可是对阿焕第一眼见就喜欢。

就差没有认妹妹的那种,要不是阿焕性别爆的快,马小良差点多了个姐姐。

谁让阿焕不光比马小良年长,还是个男娃娃。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依然喜爱阿焕,谁让阿焕长的好呢。

颜值一直在线,还没有半道长残了。

他上辈子为数不多的记忆里,可是有好些童星,长到一半,就不能看了的。

少有童星能逃过长残魔咒的,反正他家阿焕就是好看。

好看又不失英气,简直百看不腻。

“我算是明白了,你俩真是天生一对,但凡有个是娘子的,那就是早生贵子。”祝英台走之前还说了句。

马小良倒是没怎么在意,反正他打小到大,都不知道调侃多少回妖妃了。

这都习惯了,也就祝英台说了,不然他早就习惯成自然了。

过了半个月,司马焕才回来。

“这几天过的好吗?”司马焕一回来,就看到躺在葡萄藤下的马小良。

这小子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潇洒,司马焕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他也不会亏待了自己。

就是夏天到了,胃口不是太好,一天要炫一个西瓜下去。

平安都看的发愣,这么一个西瓜下去,他们家郎君的肚子,一点都没鼓起来。

这怕是连了个无底洞吧?

“挺好哒,就是想念你的油泼面了。”马小良蹦跶起来,“阿焕阿焕,你看,我前几天画的。”

“这是……”司马焕一看,略眼熟,“你画的阿雪?”

这么一想,司马焕立刻就不高兴了,他最喜爱的人,居然画他的妹妹!

“什么呀,你再仔细看看。”马小良表示他画的这么差吗?什么眼神!

他可是神笔马小良!

“这……”司马焕再仔细一看,跟他妹妹又有点不大像了,有些惊讶的问道,“是我?”

“对啊,我这几天闲着,就画了你小时候的模样,是不是跟以前一模一样。”马小良那叫一个得意,他记性好。

外加小时候,没事就练笔。

在梦境的小院里,可是有不少他绘画留下的卷轴痕迹的。

他画的最多的,还是阿焕,其次就是家人的,还有他师父师兄的。

就跟上辈子记忆里,留下相片差不多。

“像的。”司马焕点了点头。

“说起来,我才发现,阿雪跟你有点像呢。”马小良凑过去看了一眼说道,“不过还是阿焕最好看。”

“你就哄我吧。”司马焕看了他一眼说道。

“谁哄你了,我是不是打小,最喜欢你了?”马小良理直气壮,不许司马焕污蔑他。

司马焕回忆了一下,确实如此,只要他在,好像马小良基本不跟其他人一起玩耍。

他们可以说从三岁以后,就是同吃同睡一起长大的。

虽说中间分离过几次,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在一起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一起建的桃源。

主要也是马小良说,想要一个世外桃源。

他们确实是做到了,如今的桃源县,在许许多多的百姓眼里,那就是世外桃源。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贼冷,光预告下雪,我连根毛毛都没见着,还冻的不行

坚强的码字QAQ

第148章

因为马小良这边大气,加上还有组装运过来的大型工具,建房的速度,简直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这功劳还得是墨家人,因为在桃源县的休养生息。

墨家从之前的十几口人,收徒后,已经发展到了几百人。

不要小瞧了几百人,这可都是经过反复挑选,将最后天赋的人员选出来,才正式拜师的。

一般没啥天赋的,根本不可能拜师成功。

加上还有马小良学校的加持,每一个都是能够读书识字的。

确实,有读书识字打底,然后学习了数学和格物,让这些原本什么都不会的百姓,如今打造大型的工具,都不在话下。

早先他们就从桃源将零件都运送过来,然后再做组装。

无论是吊起那些巨大的石头,还是借助工具来打地基,都是手到擒来。

唯有马小良清楚,科技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当然了,他也不允许,有人利用科技的力量做坏事。

墨家人做出吊车来,马小良也是震惊的,他只是提过一嘴罢了。

就这行动力,居然给做出来了?

十一月底,书院放假了给学子们放假,同时学院里的先生们,也可以休整休整。

晋朝没有科举,所以学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