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246)+番外

作者:茶叶蛋 阅读记录

梁山伯没有回家,毕竟路上遥远,他又没有马,用两条腿走回去?

走到都过完年了加上路上也不安全,所以梁山伯留在了书院,顺便还能省点钱。

“那我也不回去了。”祝英台并不怎么想回家。

“那行啊,上我庄子上玩去,正好我今年也不回去。”

“你那庄子建完了?”

“建完啦,我还弄了跑马场,到时候一起骑马。”

“大冷天的……骑什么马。”祝英台看某人的眼神,仿佛有病。

“这你就不懂了吧。”

“这有啥好不懂的?”

“没事,等你到地方了,就明白了。”

收拾行李还是很快的,马小良压根不需要带任何的行李。

直接走人就行,他的庄子上,要啥没有?

就是这天气太冷,出门怎么也要坐车才行。

山下停着两辆马车,在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注视下,马小良解释,“人多,太挤了。”

直到从马车上下来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郑焕,祝英台了然,“郑焕也不回家过年吗?”

“我父兄都过世了,在哪过年都一样。”司马焕冷淡的回答。

“别胡说。”马小良睁大了眼睛,“我们打小就一起过年。”

“马兄和郑兄感情是真好啊。”梁山伯忍不住的感叹。

“那是自然,我们两三岁就认识,真正的开着开裆裤的交情。”马小良得瑟的说道。

“开裆裤?我可没见过。”司马焕无情揭穿说道。

????

你这大庭广众说这个,合适吗!

还有没有一点大司马的脸面!?

马小良觉得阿焕是越来越能开玩笑了,在外人面前也这样,是不是过于活泼了一些?

不是很懂这个少年,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叛逆期?

算算年纪,确实叛逆期好像是这十五六岁开始的。

对比阿焕的叛逆期,马小良自认为自己更加的成熟稳重。

算了,多照顾弟弟是应该的,谁让他是哥哥呢。

如果算上了上辈子的年纪,虽然他只记得一半,那也能做阿焕叔叔了。

所以自小马小良就对阿焕照顾有加,当然了,也有阿焕这小子长的好,不然看马小良理不理他。

颜控就是如此!

看脸的世界,有什么办法。

不过马小良不太能忍这年头晋朝的审美,谁家审美丑成那样。

男的脸上刮干净胡子就算了,还要修眉毛,往脸上扑粉。

若是长的好看也就罢了,主要是一些长的丑的,扑上粉简直没眼看。

所幸他家阿焕没有这样的爱好,不然得多辣眼睛。

说不定忍无可忍,会选择绝交!

颜控不能忍!

马小良从以前就说过,讨厌丑陋的玩意,脸上抹粉的尤其丑!

即便是在桃源县,无论男女都选择的健康之美。

但凡有那种病弱风出现,就会被制止。

可以美的各有千秋,但不能扮丑!

基本上马小良的母亲嫂子还有舅母婶娘,都是那桃源县时尚的标杆。

在桃源县可不流行什么惨白的美,晚上吓死个人的。

化妆最浓的,也只有戏院里的演员们。

正常人怎么可能扮成那样,马小良上次见这么丑的,还是祝英台她爹。

大叔一把年纪了,抬头纹都快能夹死苍蝇了。

还给脸上扑成那样,作为晚辈,他还不好说什么。

几个月的修路,马小良直接将水泥路修到了钱塘县外面。

所以出了钱塘县城以后,那一路上更加的顺利。

小马跑起来贼快,听到那清脆的马蹄声。

不过一个来时辰,他们远远就看到了庄子。

“我的个乖乖。”祝英台探出头来,望着那庄子,这是庄子吗?

这就是一座城好吗!

祝英台自家住在祝家庄,那才是真正的庄子。

“不愧是建起了桃源县的少年。”梁山伯也是目瞪口呆,不过他去过一次桃源县,知道这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但比起那钱塘县,是一点也不差什么的。

到了庄子门口,可以看的出这里管理严格,并非是谁都能进入的。

不过这是马小良的马车,自然是直接通过。

一路上他们都没下来,相比桃源县的热闹繁华,这边相对还是有些冷清的。

毕竟临街的店铺都没开起来呢,要啥啥没有,怎么能不冷清。

铺子的门都是紧闭的,即便是这般的模样,一样能看的出来,等开门以后的壮观。

这三层半的建筑,怎么能不壮观呢?

“那是酒楼,还有客栈。”平安同祝英台他们一车。

没错,司马焕嫌挤,所以平安和他的书童,都跟祝英台他们一辆马车上。

有什么办法呢,他们简直就是敢怒不敢言。

走完了外街,进到内里,就发现外面的壮观算不得什么。

马小良的宅院才是重头戏,别说是梁山伯了,就是有个作为员外父亲的祝英,都没见过这么华丽的院子。

这里面不光是住的地方,还有亭台楼阁,山山水水,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这里还没完全建好,等建完了,倒是可以带你们仔细的参观一下。”

“这还是没建好的?”祝英台不可思议。

“是啊,这才建了三成,距离建完,估计怎么也得再过一年时间。”马帆笑着解释。

建房哪有这么容易的,这个属于马小良是宅子,也是按照这边的建筑风格,结合到一起建起来的。

马小良还是很满意的,就是那花园,就是很不错。

“不错,还给我留了一块菜地。”马小良点点头,很是喜欢。“一会去种上点啥。”

“知道你爱种地,怎么能少了呢。”马帆还是挺了解堂弟的。

主要是他们马家发迹,就是因为马小良种地。

做人不能忘本,马家更不会因为吃饱了肚子,就忘记了土地和粮食的重要。

“冬天也能种地吗?”祝英台是真不清楚,在她的印象里,到了冬天,那可是天寒地冻的,植物都冻死了,还怎么种菜?

像他们家这样的,到了冬天也很难吃到蔬菜。

一到冬天就只能吃肉,真的是很让人难受。

“当然可以啊,一会带你去参观参观。”马小良也是第一次来,不过并不妨碍他去看自己的大棚。“走喽,摘菜去,一会吃火锅。”

一行人自然是随马小良前去菜地,说这里是菜地,这可比房子都要大的多。

“这不会全是琉璃吧?”祝英台震惊的嗓子都岔劈了。

“怎么可能。”马小良又没疯,再说了,这玻璃又花不了几个钱。

这蔬菜大棚占地面积不小,一面是全墙壁,上面有房梁,足够支撑玻璃,这样的玻璃房,里面还有专门烧水加热的地方。

水是在外面添柴烧热的,烟从上面走,不会影响室内。

早年经过马小良的科普,大家都知道,一氧化碳中毒,是要嗝屁的。

谁也没疯,想要提前去见阎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