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到蓟州
小镇的热闹让无歌好容易轻松了一下。离开繁荣祥和的小镇,一队人马又开始了赶路。
马车往蓟州的方向驶去,奔驰的马车扬起阵阵的尘灰。如同此时无歌的心情。
二人越往蓟州方向走,似乎洪涝后的现象就越发的凝重。
如今入了酷暑季节,原本上涨的洪水因着天时人和也渐渐的退散,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洪涝过后,遍布的尸野,满目狼藉的庄稼,在大水中死去且泡了不知多久的家禽。一切一切都在告诉着人们蓟州或许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瘟疫。
刚开始,还只是衣裳褴褛的百姓,冷漠饥饿的双眼,拖拉而沉重的步伐。在进一些便是已经在生死边缘徘徊之人,扎堆的往其他地方走,只是那双眼睛,多了几分凶狠,看着无歌一队人马,开始不停的咽唾沫。
无歌默默的放下车帘,道
“这还未到蓟州便是如此,那蓟州又该是如何一番场景?”
邵之瑜抬头看着窗外,虽然隔着窗帘,可那双漆黑的双眸却似乎将一切都尽收眼底一般。
“天灾人祸,大燕从未真正安宁祥和过。”
说着,邵之瑜微微皱起了眉头。无歌抿了抿唇。
“故有天灾,这个无法避免,可加上人为的推动,便是毁灭性的打击了。”
邵之瑜沉默半响,看着无歌道
“到了蓟州,将《大燕史》默写一遍。”
“什么?”
无歌立马惊呼起来。大燕史?天哪,每一代君王都在添加修缮,日日如此。能记住那么多本就艰难,这么多,这么长,还得默写下来,就是自己日夜默写,在回到京城的时候还不一定能够写完呢!说不定脸一半都写不到!
“师父,《大燕史》很长的。”
“第二十三卷。写到那里就足够了。”
“啊——”
无歌听着,两眼一翻,哀嚎了一声,毫无形象的躺在马车内,看着马车顶,而后猛地坐了起来,看着邵之瑜道
“师父是打算把我留在驿站,直到离开。”
邵之瑜并没有搭话,无歌立马就确认了,忙说道
“我知道了!不就是《大燕史》么?我默写全部!一字不漏。”
说着,无歌展演笑了起来,双眼之中的狡黠让整张脸庞都熠熠生辉。
邵之瑜看着无歌自信且带着一丝坏笑的模样,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一下又想不起来。好吧,他承认,这样的无歌...很美。
这是他养大的姑娘啊。
邵之瑜莫名的有一种“吾家有女初成长”的感慨。
无歌见邵之瑜再次回归平静,忙凑到邵之瑜身边,躺下,枕着邵之瑜的大腿,感受着结实的有些僵硬的肉...
这种惬意,真是当初在国子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年的自己若是也能够主动一些,说不定早将人给拿下了!
邵之瑜看着躺在自己腿上,闭着眼,一脸得意笑容的无歌,想要推开,却又觉得做作,这么一路下来,都已经习惯了。罢了罢了...随她去罢。只是...
“无歌,男女授受不亲。虽你男儿打扮,可莫要忘了你的女儿身份。”
无歌听着,睁开眼就是邵之瑜好看的面容。
“知道了。可你是我师父啊,有什么关系?”
说着,有闭着眼开始装睡。
马车渐渐靠近蓟州咸城,这难民的数量便越多。到了蓟州咸城外,无歌一队人马已经被饿的发狠的难民袭击好几回了。
莫看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可这饿的狠了,生存出现大危机,不要命的突围砸抢,也让无歌一行人应对的有些冒汗了。
这是就人生存的本能。
一整支队伍下来,一边赶路,一边应付暴动的灾民。虽然都是武将出身,当到达咸城知州府时,原本二十三人的队伍只有二十一人,折了两人。
可见灾民在蓟州的暴动是多么的可怕了。
进了咸城,知州钟玮便率领着一干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员前来接人。不过邵之瑜却连脸都没有露一下,只哼哼了两声,钟玮便立马让人领着进了知州府。
蓟州偏南方,知州府虽然是地方官邸,可供历届知州住,说不上雕梁画栋吧,但这小桥流水,精致庭院楼宇的,无一不在展现着江南独有的精致秀气。
只是这幅宁静的画卷,让无歌想想一路上遇上的饿殍,着实有一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不对,是饿死骨!
“有何感想?”
邵之瑜目不斜视,跟着领路的小侍女,问道。
“这宅子不错,不知比皇宫后花园,谁高谁低。”
与后花园相提并论?如今蓟州民不聊生,却拿蓟州咸城的知州府来和后花园相提并论,可见这知州府暗藏的油水刮下来,恐怕也不会比徐州少多少。
邵之瑜眼睛微微眯起。道
“如此好的宅子...就这么点儿人住,太浪费了。咱们现在进来,可算是帮他大忙了。”
邵之瑜悠悠看了无歌一眼,道
“你喜欢这个宅子?”
“只是想想符佑谦一家子,再想想这个宅子,真真是....做京官还不如地方官过的舒坦,啧啧啧..”
“你若也想住,回去便搬来丞相府罢。收拾一个院子还是可以的。”
出于道义,无歌应当立马拒绝。可是....身为一个想对师父“图谋不轨”的徒弟来说...这样好的机会都放过,不是脑袋进水了就是被驴给踢了!
不过...听说女孩子都要矜持一些,无歌纠结了一下下,虽然一脸欣喜,可说出的话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