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精神内耗自救指南(11)

作者: 顺迦 阅读记录

“吵架没发挥好”的懊丧感袭来,如果当时这样发挥的话多解气,郝嘉暗忖。

“他们不要脸我还要脸呢。”转头又否定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杀式袭击”。

第一次遇到“背叛”这种事,郝嘉心乱如麻,并且她不愿意也不敢与任何人倾诉,寻求解决方法。

这根恶心的刺就扎在郝嘉的心上,拔出见血,不拔等死。

生活远比戏剧狗血,但生活不存在爽文设定,真实的人,无能面对爽文行为后的一地鸡毛。

幸亏没有结婚,郝嘉只能掩耳盗铃的设想最差可能性来安抚自己。

还是默默分手吧,性格不合,三观冲突,随便编一个不咸不淡的理由都行。

只要不形成吃瓜“围观”,不产生八卦“话题”,郝嘉不争表面的那口气了。

——其实,谁真正关心她的情感呢,都是逞一时嘴上的痛快而已。

“回北京当面提分手,一定要洒脱,一定要波澜不惊,一定要先走!”郝嘉暗下决心。

郝嘉想起沈茹老师托家人交给自己的画册,忍不住翻看起来。

少女时期的画,笔力稚嫩,充满想象力,郝嘉不敢相信这真的是她画的。

日常工作繁杂无序,梦想也在繁复琐碎的生计挣扎中与郝嘉渐行渐远,模糊不见。

目标越来越具象,只是一套房子,就足以耗费她全部的气力;需求越来越具象,只是想与心爱的人一起相伴到老,却遭到无情背叛——这不是郝嘉曾经梦想中的自己的模样。

年少喜欢画画,却未能学有所成,三十多岁的逆境中回看少年梦,有种自怜的遗憾,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就算坚持下来,或许也只能更清晰得认识到自己的资质平平吧。

收起画册,买好回京的高铁票,临行前,郝嘉决定回家看看奶奶。

东港下属的州城镇上的俱乐部是看戏的会所,大铁门朝东,西边伫立着一座荒废的戏台,南北两边稀落着几家住户,他们都是走南闯北唱戏的民间艺人,奶奶家就是其中一户。

郝嘉小时候,戏台就已经没落了,她从没见过大幕揭开的繁荣景象。

夏天的午后一片荫凉,腐朽的烂木雕,扑鼻的老尘土,孩子们追逐嬉戏声反射的阵阵回响,让这个空旷的戏台在孩子们眼中充满了神秘莫测的气息。

很奇怪小时候的傍晚,抬头就能看到火烧云,整片天际的色彩像烧透了的铁,赤红中透着亮光,短暂的神奇景象散开之后天就黑了。

郝嘉最爱吃炖鸡,奶奶家养了下蛋的母鸡和打鸣的公鸡,每次去奶奶家,奶奶都要磨刀霍霍杀鸡,爷爷领着郝嘉钻进朽木门指着鸡群让她挑杀哪只,她选择了啄她手的那只大公鸡。

杀鸡首先要抹鸡脖子,流一碗鸡血,鸡脖子耷拉着脑袋便没有再挣扎的力气。

开水烫,迅速拔鸡毛,开膛破肚,上案板快刀剁。

奶奶操作熟练,年幼的郝嘉在一旁看得毫无恐惧感。

奶奶家正对门厅的大院子里支着一口大灶台,过年的时候,灶台边上贴着灶王爷的彩画。

童年时候郝嘉一直以为供奉的这位王爷姓赵。

炖鸡的柴火生得旺,郝嘉蹲在灶台边苦苦等待吃鸡,揭开锅盖,尝口感的第一口总是最好吃的。

大千世界用鸡烹饪的人间美味今生享用不尽,但奶奶炖的鸡一定是最美味的那一道。

没过几年,爷爷过世,奶奶独身一人守在戏园子里,又过几年,戏园子拆迁,奶奶跟着郝嘉父亲郝运来同住,此后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

挑晚饭过后的时间过去,郝嘉心里自有盘算,早去赶上饭点,还得你推我往一番,这段饭不吃更好,只是见见奶奶。

在家门口徘徊了一会儿,郝嘉正要敲门,门开了。

开门的是刘香,昨天在菜市场巧遇的那位阿姨。

“嘉嘉回来了,老郝,你看看谁回来了。”刘香阿姨热情招呼郝嘉。

郝嘉犹豫站在门口,流露出礼仪性的微笑:“阿姨,我爸呢?”

“老郝!”刘香又朝卧室喊了一声。

郝运来闻声,穿上外套,从卧室里走出来,喜出望外得打量着郝嘉:“嘉嘉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爸,奶奶呢?”郝嘉问。

“奶奶……”郝运来一时语塞。

“奶奶去哪儿了?”郝嘉顿时急了,冲进门,满房间里找起来,不见奶奶的身影。

郝运来和刘香夫妻俩面面相觑,刘香满脸堆笑的解释:“这不是嘛,你奶奶嫌在家里闷得慌,想去养老院找老姐们玩,你爸不让她去……”

“奶奶出去多久了?你们不出去找找?”郝嘉大怒。

“我们正要出门呢,你看桌上的饭菜还没吃呢!”刘香解释道。

“走吧,一起出去找。”郝运来穿戴整齐,准备出发。

郝嘉不由分说,来不及追究,兴冲冲的跟着郝运来跑下楼。

“分头找吧!我去老宅看看!”郝嘉跑得飞快。

小城的夜晚来得早,夜格外深,明明还不到晚上八点,就已经满处漆黑。

郝嘉气喘吁吁的跑遍大街小巷,手足无措正想报警时,抬头看到幽暗深巷的一处光亮。

再往里看,郝嘉猛然看到一位耄耋老人正在一家饭店吃饭。

“奶奶!”郝嘉大喊着跑进西图澜娅餐厅,迎头撞上一个男人,两人撞个满怀,金驰下意识一把扶住险些踉跄跌倒的郝嘉。

郝嘉头也没抬,连声说着抱歉,眼神一直往正对着自己的奶奶望去。

“奶奶!”郝嘉高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