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204)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潘子素这朵烂桃花,萧明允处理地斩钉截铁,推谢澄安的人,同样斩钉截铁,但是他做的,到底是一件亏心事。

纪若愚瘫坐在地,呼吸困难,心脏蹦蹦蹦的,快要跳出去了,同时又在心里自己开解自己道:不能怪他,一切都是老天爷安排的。

来北城楼看月亮是几个同学提议的,他既没有邀请谢澄安,也没想到谢澄安会来。

大家都在看灯火,叫谢澄安了他不去,非要站在那儿,大家都看不见的拐角,很容易掉下去的垛口。

谢澄安消失了,他的尴尬就可以当做没发生过,他没有称赞过哪个大字不识的人。

没有为不通文墨的人弯过腰、捡过箭,时间一久,就没有人记得谢澄安了,不会再有人提起游廊里的事。

他的污点消失了。

消失了。

杂乱的脚步声越靠越近,有人在喊着什么,纪若愚听不太清。

他匆忙爬起来,绕到阁楼的北门,提起方才收拾好的炉子,手却控制不住地发抖。

哗啦,木炭洒了一地,还好已经灭了火,纪若愚一抬头,发现苏时景正在看他。

苏时景笑嘻嘻的,来帮纪若愚一起捡木炭:“对这些人太好了,规矩都忘了,竟然叫新来的同学干这种粗活,回头我好好说说他们。”

纪若愚挤着笑道:“这点小事没什么的。”

出了一身汗,领口都被浸湿了,过堂风一吹,叫纪若愚打了个寒颤。

正月,夜冷,阁楼北侧的门一直没有开过,所有的人都是从南门进出的。

纪若愚收拾炉子,开北门干什么?五六块木炭捡了这么久?还以为他是看上了谢澄安,原来他眼神躲闪,是在琢磨着怎么害人。

苏文景在忙诗会的事,苏时景还没有来得及问他对新生的印象。

跟筑阳县的两位同学打听到了游廊里的事,是尴尬了些,但是也没人说他什么啊。

认错人,说错话,谁没有过呢?不至于因为这个杀人吧?

除了纪若愚和苏时景,所有的人都围在城楼的东南角,这里刚才掉下去一个人,所以他们都不敢靠得太近。

纪若愚:“这是、怎么了?”

苏时景:“有个人掉了下去。”

花了两秒,来确定自己听到的不是:有个人被推了下去,纪若愚松了一口气,说:“怎么这么不小心?”

苏时景:“被接住了。”

纪若愚松的那口气又提了起来:“接住了?”

临时起意的犯罪和有预谋的犯罪,区别在于他不擅长应对意外,没有时间预想每一个问题,编造每一个回答。

底下明明没有人,谢澄安怎么可能会被接住?就算有人,那个人也应该会跑开,下坠的冲击力那么大,他不怕自己被砸死吗?

于是纪若愚就问了出口,紧接着,就察觉到自己问的不妥。

纪若愚连忙找补道:“哎呦,我是被吓坏了,接住了是好事啊,接住了是好事。”

苏时景不说话,心里有鬼的纪若愚就更紧张了,他语无伦次地继续找补道:“晚上来这种地方,还是要小心啊,景色虽然不错,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苏时景还是不说话,纪若愚的冷汗哗哗地就开始冒:“尤其是不能单独行动,万一脚滑了,不小心掉了下去,别人也能拉一把,对吧?他、没有受伤吧?”

苏时景:“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去,下面又是坚硬的石板路,恐怕。”

呼啸的寒风掩盖了不安的心跳,纪若愚垂着眼睛,攥着拳头,不是说接住了吗?

说啊,到底死了没有?在知道确定的答案之前,他仍然祈祷着,事情能够按照他的愿望发展。

真的不问一下是谁吗?苏时景:“大家都下去了,我们也下去吧。”

路过青云书局的时候,萧明允就看到了谢澄安,谢澄安明明想去找他,却又害怕打扰他们,只能偷偷地回头看,可爱极了。

夜冷,萧明允想先回书院拿斗篷,然后再来找谢澄安,顺便把兔子糕和润肤霜放在书院。

一听说他们带着谢澄安去了北城楼,苏文景就把三个弟弟骂了一通。

那个地方偏远,人少,底下还有桩子,谁都不能保证每次登楼赏月的人都是君子。

推谢澄安的人是谁,吉祥和苏文景都没有看清,但是萧明允看清了。

是因为字迹潦草或者错字太多,经常和李二飞吵架的人,筑阳县落魄秀才纪端睿之子。

谢澄安脸色煞白,手脚冰凉,躲在萧明允的怀里不肯出来,他要缓一缓,来接受被推下城墙,却还活着的事实。

今夜,淮安府废弃的北城楼,出奇得热闹,四皇子赵升也没有回家过年。

他正在兖州,跟百姓一起种植土豆,但他一直很在意,能让萧明允着迷的谢姓村民。

从兖州到淮安府,快马加鞭只需三日,赵升两天前就到了。

苏家的公子们还要读书,没有人天天带着谢澄安闲逛,所以他平时不出门,萧明允每天出门的时候,都会给自己变换容貌。

所以赵升得到的情报是:萧明允和谢澄安来探望苏保衡,他们两个从来没有离开过书院,他是今天,才第一次见到萧明允。

此时此刻,赵升正站在一家客栈二楼的窗下,还没来得及感谢老天爷呢,就看到萧明允稳稳地接住了谢澄安。

后怕、心疼、庆幸、包括杀意,都是因为对那个人的在乎,赵升第一次在萧明允的眼里看到这些情绪,他把玩着手里的佛珠,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陆青:“殿下,赏金猎人在附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