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252)
他们成亲的时候,谢澄安连喜服都没有,腰里绑了一根红色的、说是腰带,其实就是一根长一点的布条。
没有隆重的迎亲队伍,只有两位管事去接他,回来的时候,拎着邻居家的婶婶们凑起来的嫁妆,且,关于他们的流言又更新了。
“瞧那张狂样儿,早几天进门罢了,真以为自己能当家做主了。”
调料贩子:“没见人家买东西,都不过老两口了么?糖买几斤,盐买几两,酱买几块,人家自己就定了。”
蔬菜贩子范巧珍:“三家村不管红事白事,都是从我这儿定菜的,人家倒好,张家买白菜,李家买萝卜,好人全叫他当了,哼,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萧父和萧母对三家村的习俗,虽然有了一些了解,但是真的让他们张罗,他们还是一头雾水,又怕再轻信了旁人,所以所有的东西都让谢澄安定了。
但是每一项,谢澄安都让他们过目了,再但是,外人不知道这些细节。
办喜事,通常要给厨师包喜喜钱,要单给账房先生包一包喜喜茶,约定俗成的。
谁家要是忘了给,就会被说这家人不懂礼,被说抠门,被说不会来事。
管事、厨师、账房、礼官、等等,没有拿到他们“该拿的”,就会记住这家人,以后再办什么事,就不会很顺利。
萧父和萧母根本不懂这里的风俗,萧明允成亲的时候,他们哪样都没做到,好在那些人自己捞痛快了,所以没有计较。
这次全是谢澄安在操心,所以不管旁人说什么,萧父和萧母只觉得,幸亏家里有个谢澄安,这事才能办得这么漂亮。
婚礼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办的,但还是被议论了很久,见过村里嫁到县里的,还没见过府里嫁到村里的,这姑娘别是头脑发昏吧?
嫁妆丰厚,有人伺候,真是大家闺秀,怪不得介绍哪个都不成。
“这才是人家娶儿媳的阵仗,再落魄也是大户人家,怎么可能那么草率,就是急着冲喜才要谢澄安的。”
“一个大家闺秀,一个乡村野夫,有了对比,那萧明允自己的心里就不平衡了,看着吧,用不了多久就要离了。”
“他看着心里能舒服?”说谢澄安。
“忍着呗,真闹掰了他能去哪儿?人家一家人都有本事,好好地伺候着,看在他勤快的份上,不撵他就不错了。”
周佩佩一记眼刀甩了过去:“澄安哥哥给人看病能赚不少钱的!反而是萧明允不务正业,全靠澄安哥哥养活!”
李大毛:“澄安每天早出晚归的,哪儿有时间给他洗衣做饭,萧明允才是主内的,看不见他天天接送吗?”
王黑娃:“那个叫吉祥的,天天往梁大夫家送好吃的,没看见澄安都胖了吗?你们就是吃不上、心里酸!”
王黑娃说着,还晃了晃手里的喜饼,谢澄安特地给他们留的。
没有人愿意承认,那个可怜兮兮、被卖出去冲喜的谢澄安,会比他们过得好,可惜,成见被事实堵得哑口无言。
花好月圆,宾客散尽,谢澄安就想赶紧洗个热水澡,赶紧睡觉,萧明允却给他披上了新买的孔雀色的斗篷。
这个季节,晚上进山还是有一些冷的。
谢澄安打了个哈欠:“去哪儿?”
萧明允:“闭上眼睛。”
山风微凉,月光皎皎,湖边长满了蓝色的小花,随处可见的小花被月色一衬,便多了些神秘和灵动。
谢澄安:……
蓝色的小花是婆婆纳,可以补肾强腰,萧明允知道自己不行,所以特地带他来采婆婆纳?大哥成亲刺激他了?还不好意思白天来。
萧明允:“看上面。”
谢澄安:“是风筝吗?”
萧明允:“摇下来看看。”
谢澄安:……
大晚上的来深山老林放风筝,传出去谁不说一句脑袋有病?
摇啊摇。
摇啊摇。
谢澄安又打了个哈欠,急得萧明允都开始撒娇了:“快一点嘛。”
夜风猎猎,一只鲜艳的锦鲤在月下遨游着,明净的山野为底色,悠悠的湖泊摇着光。
此间风物像在水中一般空灵,不切实际的美感,让现实主义者谢澄安也舍不得挪开眼睛。
许是因为太困了吧,谢澄安突然看见月亮动了一下,他揉了揉眼睛,打起了精神,发现月亮还是在动。
谢澄安:“明允,见鬼了。”
萧明允:……
抓着谢澄安的手把风筝摇了下来。
因为设计的角度刚刚好,所以到了眼前谢澄安才看清楚,会移动的月亮是锦鲤口中衔着的夜明珠,好在谢澄安知道用手接着,给准备惊喜的人很大的安慰。
谢澄安喜欢漂亮的石头,小时候总是从土里面扣,在路边上捡。
萧明允便托李秉文,给他寻一颗质量上乘的夜明珠,体积不一定大,但质量一定要好。
从小到大养成的消费习惯不好改,一千五百两换一颗珠子,换谢澄安开心,太值了,对萧明允来说。
萧明允:“喜欢吗?”
谢澄安点了点头,说:“喜欢。”
萧明允:“珠子还是我?”
小孩才做选择,谢澄安攥着月色的珠子,给了萧明允一个香香,在初吻的湖岸,踮着脚尖。
第98章 萧明允开厂,谢澄安招工
书局才开张一年,作为老板,李秉文得时常走动,在三家村耽搁了不少日子,婚礼后的第三天,他就要启程。
萧明允:“正事还没谈呢。”
萧明允叫吉祥搬来了大大小小好几个箱子,紫檀木,雕花,很是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