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372)
可是穷人不光农村有,县城里和府城里也有很多穷苦人家,他们没有田地,只能购买粮食。
日子本来就很艰难了,再提高粮食的价格,那这些人还活不活了?
而且,提高粮价这种事,不是他们坐在这里说一说就能够实现的。
萧明允微微一笑,表示事情都在掌握之中,他说:“你们有没有听说,京城正在修建粮仓?”
苏时景:“听说了,粮仓也是你建的?”
苏时景只是在打趣萧明允,他向来不想跟朝廷扯上关系,却没想到真的有萧明允的介入。
粮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提到粮食,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就都很紧张,因为粮食不容易保存。
萧明允偷看过近五十年来户部的账目,还有各州府、各村县的记录。
大庆在丰年的粮食产量非常可观,一个丰年所产的粮食,可供大庆三年所需,各地官员也非常重视粮食的储备。
可是保存得再好,粮食还是会因为发潮、发霉、生虫、泡水、着火等等,损失一大部分。
甚至有的时候,火着起来,水淹过来,上一年的存粮就全没了。
就算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粮食就好端端的放在那里,可是时间一久,也不能食用了。
假设连续五年都是丰年,那么当年的粮食都吃不完,储备粮就更没有用武之地了,收上来的时候还带着麦香,放上两年就只能倒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接下来是五个荒年,之前的储备粮因为不能食用,已经倒了。
或者因为着火、泡水等等意外,损失了很多,最后一个丰年的粮食,又支撑不住持续的荒年,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饥荒。
如果丰年的存粮可以永久地不变质,那么它们就可以一直保存着,存上几十年,几百年,每个丰年都存。
这样一来,大庆的粮食储备,便足以应对持续性的荒年,各地可能会爆发的雪灾、洪灾、蝗灾、旱灾、等等,就都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萧明允计划修建的粮仓,不仅可以防止粮食发霉,还可以避免泡水和着火等等意外。
他把各种防御法术,融合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防御法阵,已经练习了很多遍,保证粮仓一完工,立刻就能投入使用。
他不仅要储存粮食,还要储存新鲜的瓜果蔬菜,蛋类和肉类。
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此举对果农和养殖户的影响,也可以参照对农民的影响。
丰年粮食的产量高,那么价格就低,农民们虽然不用担心吃饭这个头等大事了,但其实他们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儿去。
荒年粮食的产量低,那么价格就高,可是除去税收,再留下自己家吃的,能卖出去的粮食根本没多少。
大部分利润都在粮商的手里,所以最终,农民们也没有赚到多少钱。
如果由官府来控制粮价,在丰年也以正常的价格收购粮食。
那么农民才能真正的做到多劳多得,才能真的趁着丰年,积攒一些财富。
在荒年,官府也以正常的价格出售粮食,这样就不会增加百姓们的生存压力。
对官府来说,这么做没有任何损失,收上来的粮食永久保鲜,也不会有意外的损耗。
只要把粮仓一次性修建好,那么官府并不比现在多投入什么,还能保证整个大庆永久的粮食安全。
苏时景靠在椅子上,单手抵着下巴,念叨着:“永久保鲜……”
苏文景却更沉重了,说:“你实话告诉我们,这么做对你的身体到底有没有损伤?”
“上天不会平白无故的,突然就给你一个超能力,是要用什么东西做交换吗?”
关于这一点,萧明允说谎都说成习惯了,他的脸一点也不红:“我没有超能力,就是学了一些小把戏,会画几张符。”
苏时景哼了一嗓子,说:“别装了,你真的以为我们看不出来?”
萧明允放弃抵抗,原地投降道:“师哥放心吧,已经损伤过了,这是它,”萧明允指了指上面,“给我的补偿。”
苏文景:“真的?”
萧明允:“真的。”
苏时景突然坐直了,还往前探了探身子,他两眼冒着绿光,说:“原来你也看话本。”
他发现了萧明允身上的异常,是正常的,可是苏文景这个大忙人人是怎么知道的?
苏文景:“咳,快吃菜。”他夹了一口,却放在盘子里面没有吃。
他们是上午来找萧明允的,萧明允留他们在家里吃午饭。
结果刘婶把饭菜送过来已经半个钟了,他们也没有心思吃。
苏文景:“保证粮食安全,是官府应该为国家和百姓做的,可是这怎么提高农民的收入?”
“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如果太高了,国库也没有那么多银子。”
总不能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提高其他方面的税收吧。
修改税率会牵扯到很多事情,任何一项不合理的税收,都有可能会积攒民怨。
萧明允:“价格不用比现在高多少,只要让农民的年收入,和我厂子里工人的年收入,上下相差不大就行。”
“那个时候,百姓们择业,就不用考虑收入的差距了,只需要考虑自己想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苏文景终于笑了,幼时,大人总是喜欢问他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驰骋沙场,入朝为官,行走江湖,开店赚钱,理想五花八门,但是都充斥着热情和希望。
萧明允特别认真地想了想,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宏图大志呢,结果他说,他想在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