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跃农门(923)+番外

作者: 浮波其上 阅读记录

话说到一半儿,关氏赶紧闭上嘴。

大家都知道李欣出嫁的时候就不是完璧之身,想来出嫁之前李欣她娘也没有跟她说周公之礼是怎么回事儿——毕竟李欣早已经是知道了的。

关氏真想赏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阿文媳妇儿,这个……你别介意啊,姑嘴快了些……”

李欣忙摆手说:“姑说哪儿话,我自然不怪姑的……”

关氏便尴尬地笑了笑,因为愧疚自己提起这档子事儿。关氏忙将功补过,答应下来:“那让我这个当姑的跟阿妹说便成!”

歇息一晚,正月初七一大早大家便早早地起了身,关文让关全去镇上准备铺子开张的事宜,这边儿留了他和关武两个兄弟,准备到时候跟着韦家来的花轿去镇上。算是送妹子出嫁送到镇上。

李欣也不含糊,借着自己虽然蹩脚,但总算是比这古人多点儿技术的化妆术给阿妹化妆。

阿妹脸上红红的,面对着关氏坐着显得尤为不自在。

李欣看了好笑,想必是昨晚上关氏便传授了阿妹一番周公之礼,不然这小姑娘怎么就这时候害羞起来呢?

脸红得都不用涂胭脂了!

杏儿催促着李欣往阿妹脸上多抹点儿红,李欣说:“就这样就好看了,抹那么红瞧着多别扭啊!况且她这张脸本来就已经很红了。”

关氏笑着说:“要嫁人了,是这样,是这样。”

阿荷和阿秀一左一右伴在阿妹身边,阿荷这次回来瞧着眉眼之间更添了精明,此时却也红着眼眶拉着阿妹的手给她磨指甲,一边低声说:“幺妹要嫁人了……娘在天上看到肯定很高兴……”

阿秀轻轻抚平着嫁衣上的褶皱,笑着说:“三姐别哭了,大喜日子呢,一会儿招了阿妹哭,大嫂这画的妆可就全花了,大嫂不得怨你呐。”

阿荷擦了擦眼睛,拍了拍阿妹的手:“想必该说的话大嫂都跟你说过了,三姐就不多说了。以后要好好过日子啊,三姐等着抱侄儿。”

阿妹本来很是感动的,却被阿荷这最后一句“抱侄儿”的话给逗笑了,伸手指了指杏儿,笑说:“三姐别急,马上就有侄儿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八章 正月

女人们笑闹了一番,听到外边儿忽然一阵喧哗,鞭炮声噼里啪啦作响,充当喜娘的贾媒婆高声喊着新郎官儿来了,阿荷和阿秀忙贴到门上去瞧。

李欣拉了阿妹的手赶着时间又嘱咐了一遍,觉得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便只扯了下她的领子,把嫁衣衣领给拉直了,方才低声笑道:“阿妹出嫁了,以后就是别家的人了。”

“大嫂……”

“好在你大哥在镇上,要是有什么不如意的,记得跟你大哥说。”李欣叮嘱着:“别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

阿妹点头,关氏也道:“要是婆家给你气受,能忍便忍,忍不了便要跟娘家说。你几个哥哥都在呢。”

阿妹又是点头,眼珠子红红的,瞧着似是要淌泪了。

李欣忙拿了帕子给她揩了揩,说:“好了,哭花了妆可就不美了。姑,赶紧把盖头给阿妹盖上。”

关氏答应一声,笑眯眯地给阿妹添上盖头,竟像是嫁女儿一样感慨道:“虽说这是喜事儿,可还是让人心里戚戚的。”

李欣笑了一声,察觉到热闹已经近门边儿了,赶紧示意阿荷阿秀等人。

问了要红包、为难了新郎官儿,阿秀才满意地把门给打了开。

关氏和李欣扶着阿妹走到门边儿,韦行知已经给她们作揖叫人了。

一声“姑母”叫得关氏心花怒放,连声赞好,嘱咐了韦行知几句让他好好照顾阿妹,便将阿妹的手交到了她手上。

吹吹打打的队伍周边儿围了不大群的娃子,嘻嘻闹着跟着喜轿往镇上方向去。娘家人这边儿还要招待大家吃一顿饭,男方那边儿还要拜天地入洞房之类的,却也不归女方这边儿管了。

李欣扶着关氏看着那一串热闹的队伍渐行渐远,阿荷低低感慨道:“阿妹也出嫁了……”随即又拉了阿秀:“就差你了!”

因为是大喜事儿,女方这边儿也请了不少亲戚朋友。冯家作为关家的未来亲家自然也来了的,冯德发也距阿秀不远,听到阿荷这句话便低低笑了一声,看向阿荷的脸上满是柔情。

赵昌会别开脸。心中有些滞闷。

关氏拉了李欣回去,倒是问起李欣阿妹嫁妆的事儿。

“……给多了觉得是欺压他们,怕他们不会对阿妹好;给少了又怕阿妹被他们瞧不起,嫁妆还是蛮重要的……你这给阿妹的嫁妆可合适?”

关氏自然知道嫁妆都是李欣管的,她是阿妹的姑姑,不能问李欣到底给了多少,省得李欣心里不高兴。所以她提问也是问的合不合适。

李欣点头笑道:“我跟阿文商量过的。拟了一页嫁妆单子,也念给阿妹听了的,阿妹没有意见,倒也配得上韦家给的聘礼,稍微丰厚一些,也表示我们疼阿妹,希望韦家也能好好疼阿妹。想来韦家不会有意见。”

关氏便含笑点头,说李欣这事儿做得很对。

招呼大家吃过一顿午饭。大家便各自告辞回去。阿荷他们离得远,少不得要歇息一两天再回去,李欣也欣然接受他们住下来。

办完阿妹的终身大事儿。关家接下来的大事儿便是杏儿的临盆了。

年前悦哥媳妇儿姚氏生了个女孩儿,悦哥虽然失望,却也疼惜小女儿,过两日摆百日宴,请了几家关系好的去坐。关文和李欣便在其中。

上一篇: 滥情妖妃 下一篇: 论一妻多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