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跃农门(924)+番外
杏儿的产期便该在这正月,杏儿还说肚子里的娃子乖巧,知道自己小姑姑要出嫁,所以这时候也不来添乱。
关氏则说杏儿的娃子沉得住气。
关氏临走前还仔细叮嘱关武要随时注意他媳妇儿的动静,要是有点儿不舒服就赶紧去拉产婆来。听说阿秀送了杏儿一根人参,关氏也高兴地不得了。直说阿秀懂事儿。
关氏一家人回镇上去了,扬儿和小康舍不得他们二表叔。赵昌生是个孩子王,但好歹这翻了年过去也是十六岁的娃子了,人瞧着稳重了许多。只不过回来后跟扬儿、小康混在一起又露了原形。
阿荷夫妇多待了两日也走了,大丫二丫身上终于穿了保暖的新衣,瞧着粉粉嫩嫩的。让李欣亲了好几口。
初七一天阿秀匆匆来又匆匆走,瞧见李欣疼爱大丫二丫,免不了也到李欣跟前问她要不要给她带点儿补药回来。
李欣自然答应,阿秀也尝试着给李欣号了号脉,只说李欣可能身体寒了,所以不易受孕。
那可能就是宫寒。
李欣摸了摸肚子,每次来月信她的确是肚子绞痛,手脚冰冷,她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所以也都在吃红枣、花生这类补血的东西,还时不时熬了红糖水喝,只是也都不怎么见效。
李欣点点头说:“那就麻烦阿秀你了,帮我抓点儿补血的药材。”
阿秀点头,又对李欣道:“大嫂也别大意了,平日里要是能做点儿温补的吃食,也尽量做了来补补。如今又是冬天,正好能补的。”
李欣应了下来,阿秀又道:“二嫂生产的时候,家里记得给我报个信儿。”
李欣自然也点头应下。
正月里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过年的气氛很浓。
正月初十的时候阿妹回门儿,和韦行知一起回来的,瞧着一对小新人感情很好,阿妹娇羞,韦行知笑得温柔,回来正式改口叫了爷爷、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送的礼看起来也是精心备过的,在家歇了一晚才回了镇上去。
正月十二的时候李欣和关文去吃了悦哥二女儿的满月酒,正月十三李欣请客,叫了银环、白慧等人一起来吃了一顿羊肉汤锅,众人直说这味道很不错。正月十四李欣便要准备元宵节那天的东西了,糯米粉是一早就磨好的,只差里边儿的芯子,看要吃什么馅儿的,便拌什么馅儿。
红枣花生芝麻核桃仁儿这类东西都摆上了灶台,拿干净的布搭着。
关文在镇上忙活了一阵关记皮货铺的开张与经营,如今也为了元宵佳节回来了。临睡前李欣还跟关文说,明儿吃元宵。包元宵的时候往里边儿塞几个洗干净的铜钱儿,吃到了的便是个好兆头。
半夜时分睡得正沉的时候,李欣忽然被关文给推醒。
“下边儿是不是二弟在喊人?”
关文已经下了床穿了鞋,披了衣裳往楼下去。李欣凝神听了一下。的确听到是关武的声音。
李欣忙也起身穿衣穿鞋,心里想着,这个时候关武来叫人,肯定是杏儿要生了!
果然,下得楼去的时候就听见关武语无伦次地说:“杏儿说她疼,肚子疼,半夜三更……这下怎么办?咋办?”
关文也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儿。兄弟俩一时之间都看向李欣。
李欣真想敲敲这两兄弟的脑子,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不成?他们娘在他们后边儿可是接连又生了五个!
没好气地瞪了两兄弟一眼,李欣快速吩咐道:“二弟脚程快些,去叫产婆来,我跟阿文先去你屋那边儿,阿文去烧水,我去陪着杏儿。”
关武一叠声答应,忙就要走。李欣急忙叫住他:“小康人呢?”
“他睡得沉,还没醒。”
“那会儿没醒,这会儿也该醒了。”李欣赶紧催促着关武去叫人。锁上后屋的门拉了关文朝关武屋那边儿去。
杏儿屋里是大开着的,关武出来的时候一定是吓得六神无主了的。关文转头便去灶间烧水,关武和杏儿的屋里点着灯,杏儿低声的闷哼声传来。
听到外边儿有声音杏儿忙开口问道:“谁?”
“是我。”
李欣走到杏儿身边儿,摸了摸她的额头,见只稍微渗出了点儿汗,便略微放了放心,问:“这会儿还好吧?”
“还行。”杏儿点点头,呼了口气说:“还一阵一阵地痛,想来是要生了。不过还没到时候。”
李欣颔首,道:“我叫二弟去叫接生婆了,小康那边儿怎么办?”
杏儿有呼了口气,道:“这会儿我还撑得住,他这样子,怕他吓着。这会儿他还没被我吵醒,把他抱到你那边儿去吧。”
李欣便点了个头,给杏儿擦了擦汗,又问她饿不饿,半夜生孩子怕杏儿没力气。
杏儿便也老实地点头,她也怕自己到时候后劲不足,没力气把孩子生出来。
李欣便点头,先去灶间,见关文已经添了水开始烧水了,忙解了钥匙递给关文,让他把小康抱到扬儿屋里去挨着扬儿睡,免得待会儿杏儿疼起来叫出声来吓着他。
关文赶紧接了钥匙去抱了小康,李欣另起了小锅烧水煮面,在灶间和杏儿屋里来回倒腾。
趁着等水煮沸,李欣赶紧问了杏儿干净的棉被在哪儿,给她换了被子和床单,也准备好了小孩儿的衣裳,拿了火盆添了火烤暖和。
煮好了面,李欣喂着杏儿吃下去,整整一大碗杏儿愣是吃得一点儿不剩,汤也差不多喝了个见底。
搁下碗,杏儿拉了李欣的手,喘了口气说:“阿武怎么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