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舞霞听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顺着他的话问:“他的不得已是为了什么?还要把轩儿带在身边?”
丁十一显得有些为难,迟疑了一下才答:“大少没有对在下说原因,但按照在下所想,应该与南吴的事有关……”
“吉雅郡主?”宋舞霞脱口而出。
丁十一很肯定地摇头,“大少对吉雅郡主,避之惟恐不及。”
虽然丁十一说得义正言辞,但在宋舞霞眼中,他还是丁文长的人。她没再多言,让他带了一封信去丁家,要求尽快与丁文长见面。
第二天一早,她收到了回信,不过不是丁文长写的,而是懿安长公主对她上次那封信的回复,信上只有三个词:知人善用,审时度势,韬光养晦。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282章 扬州瘦马
第282章 扬州瘦马
宋舞霞看着这三个词,许久无语。她明白懿安长公主的意思,也明白这三个词的含义,但做到这三个词谈何容易,可偏偏,如果她做不到,不止自己会粉身碎骨,还会连累其他人。
正发呆间,赵嬷嬷进了屋子,对宋舞霞说:“小姐,昨日的那个小太监,老奴已经查实,他原本是怡景山庄负责端茶递水的,因为您的茶水都是老奴和绿桑准备的,所以他一直无法近你的身。他已经同意,如果贵妃娘娘那边有什么动静,他会第一时间禀告。”
一个怡景山庄的小太监,如何能知道宋墨黛那边的事情?宋舞霞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说道:“最主要的,只要他不会乱说话就行了。”
赵嬷嬷简单的应了,并没有告之主子,她已经通过丁十一,查清了小太监底,有了足以让他唯命是从的筹码。
宋舞霞正烦恼着如何才能打听到陆博涛的消息,没有注意其他,只是不确定地问:“嬷嬷,你看我们有没有可能从太后宫里收买消息?我想,太后和皇后一定会去调查陆公子的事。”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很清楚,太后做事滴水不漏,她身边知道内情的人不多,有可能被她收买的就更少了。
赵嬷嬷偷偷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地宋舞霞,迟疑了一下,轻声说:“小姐,您与丁公子有婚约在身,陆公子的事,自有太后和皇后娘娘操心,再说,陆公子是国舅爷,身边有不少的能人异士,说不定他只是去哪里办事了。”
宋舞霞知赵嬷嬷不愿她插手这事,点点头,说自己想看会书,便让她退下了。
吃过午饭,绿桑进屋回话,告诉宋舞霞,若是在徐州收养20个孤儿,包括他们的吃穿用住,再请三四个人照顾,每年大约需要50两银子。
这个数字比宋舞霞预估的少了许多,要知道,她的一个簪子,最普通的至少也要五十两银子。她忍不住说:“绿桑,你要明白,我收养他们并不是想让他们挨穷受饿的……”
“郡主,那么多人愿意卖身为奴,甚至进宫当太监,只是因为穷人的生活与官宦之家是不同的。五两银子对您来说不过是一顿午饭,但在普通人家,已经能过活一整年了,所以奴婢的五十两,只多不少。还有就是……”她看了一眼宋舞霞,说道:“郡主,奴婢多事,所以粗略地算了一下,这二十人,养到七八岁,七七八八需要三百两银子左右,可按照人牙子那里的价钱,一个丫鬟,或者一个小厮,最多也就卖三四两银子……或者,有些长得好的小丫头,能够卖个一二百两,不过养瘦马有养瘦马的方法……”
“你是说扬州瘦马?”宋舞霞诧异地脱口而出。在现代的时候,她从书上看过,有些人牙子专门买漂亮的小女孩,把她们饿瘦了,再教她们弹琴以及一些床上功夫,然后卖给有钱人家。她一直以为这是文人杜撰出来的故事,没想到居然从绿桑的口中听到。
绿桑以为主子对这事有兴趣,陈述道:“不光是扬州,江南的好些地方都有做这营生的人。京城的勋贵富商很多都喜欢江南的女子,所以那些长得好的,还经常被拿来送礼,王爷和宋大人都收过……”
“我在王府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么个人?”
“她叫玉簪,王爷很喜欢听她唱江南的曲子,后来……”绿桑哽咽了一下,吐出三个字“病死了。”显然那个叫玉簪的并不是真的病死。
想到自己回京不过短短几个月,昌平王府已经死了不少人,宋舞霞深深叹了一口气。
绿桑觉得是自己引得主子伤心了,急忙补充:“郡主,玉簪自卖给牙行就受了不少苦,身子骨早就挨坏了。咽气前她对奴婢说,这样死了也好,只有死了才能彻底解脱。”发觉自己的话并不能安慰主子,她更急切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郡主不必为别人难过。”
“我知道,我不是观世音菩萨,不能普度众人,能自保就算不错了……”
“郡主是您救了我和绿荷。
“不是救,是用另外两条命换的。”
绿桑、绿荷获救的经过早就由赵嬷嬷转述过,一时间,两人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幸好,不多会绿荷过来回禀,碧玉进了山庄,很快就会过来。
宋舞霞想了想,问绿桑知不知道京城哪里可以买卖所谓的瘦马。见绿桑摇头,随手写了一张便条,让她交给赵嬷嬷送去丁家。
绿桑刚退下,碧玉就进来了,告之宋舞霞,她要找的宅子已经找到了,因为在城外,三十两银子就买下了。屋子虽然不新,但也不旧,她已经找人去打扫了,随时可以使用。因为平日里南城门边上的侧门关得最晚,开得最早,所以她就选了那边,万一有什么事,方便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