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府吃瓜日常(4)
所以太史筝在十岁之前,过得都是与公主皇嗣无二的生活。
直到七年前皇后仙逝,老国舅致仕归京。筝才被老国舅接回身边抚养,可虽说如今日子难抵从前,她却从未有怨,太史筝觉得只要能和家人常亲常伴,无论怎样都是欢喜。
只是有时,望着这宅门空荡,实在是太过无聊罢了……
“阿翁,你误会了。我和我爹其实不是——”太史筝抱着颗比自己脸还大的白菜,摇头解释。
老翁却被街外两辆形态各色的小舆吸引,没去听她言语。
小舆就这么由远及近,直到弄得满地灰烟才在宅前的步道边停下。
太史筝不解看向来人,但瞧最前头那辆小舆上的人未落地,随行的仆役便开始大声呵道:“让开,让开。我家主人下辇,闲杂人等速速退避。”
老翁常做富贵人家生意,瞧见如此场面也没慌乱,挑起扁担转头冲太史筝说道:“主家来客了。你且忙去,省得挨骂。白菜的账待我明日来时,再一并算罢。莫慌,莫慌。”
“阿翁,阿翁——不是那个,我还没…”
“没说完呢……”
话音未落,老翁识相远走,太史筝忙三两步抬脚也并未追上。
她有些丧气。
这时间太史筝身后小舆纷纷落地,不知是否是从外城城西伯爵府到内城城东太史宅的路太过漫长,前头小舆出来的张媒人(二房)一下地就靠在边上捂着胸口闷而不语。
待到后头跟着的钱媒人(大房)上前,才总算有人开了口:“小丫头,麻烦敢问你可是这家女使?”
女使?
缘何都是这般!真烦!
太史筝回过神刚想解答,张媒人那边像是顺过气般压去钱媒人的势头盛气道:“敢问?你跟她废什么话?你方才没听到那勘宅跟她说什么主家?”
“喂小丫头,你速去帮我禀告,就说长乐坊媒人张氏特替平康伯爵崔氏说亲。”
张氏扒高踩低的姿态,惹得钱氏不悦。
可她没理会,转眸自顾自掏出拜帖朝太史筝递去,“小丫头,既然你是这家女使,那便劳烦你将拜帖送去给主家,就说如意斋钱氏媒人前来拜访。冒昧打扰,望能见上一面。”
“说亲?”太史筝瞧着失礼的张氏,没去太过计较。她只随手接下钱氏的拜帖问道:“这位媒人婆说的是伯爵府的亲,那敢问您说的是哪家的亲事?”
问及此处,钱媒人有些尴尬,“在下说的…也是伯爵府的亲。”
太史筝惊讶不已。
她是何意?说的都是伯爵府的亲?难不成自己的魅力竟已经大到被伯爵府郎君竞相争抢的地步?没想到自己足不出户,也能有这样的名气!
那可真是圣人和娘在天有灵。
“小丫头?”瞧着太史筝愣而无言,钱氏轻声提醒。
张氏却对钱氏的谦卑嗤之以鼻。
太史筝回眸看了张氏一眼,转身握着钱氏给的拜帖几步走去门前道:“不必通传,二位随我来吧。”
谁料,张氏竟嘲弄起太史筝来,“不经事的小女使。这里可是太史宅,你还想当家做主不成?快去通传,莫要误了伯爵府的喜事。”
话音落去,不满张氏的钱氏,竟也跟着附和,“是也。小丫头,你还是快些去吧。”
太史筝止步若有所思。
此番若非她的好教养,定会与那张氏闹得不可开交。可太史筝虽不吵闹,却断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随后抬脚跨进家门,太史筝只抛下一句:“那二位且等着吧。”便闭门归去。
门外人至此也不再言语,静候佳音了。
可太史筝却并未走远,她快步走出门廊,抚裙坐在了台阶中间。
待到将白菜搁下,太史筝随手从怀中掏出用油纸包的枣圈核桃仁竟悠然品味起来。
一字,两字,三四字。
字字得闲。
纵使钱、张二人再怎么火上眉梢,却也寻不到一个能相问的人。可说来也不能怪太史筝不给她们脸面。这些苦头该她们吃得。
“怎么在这儿?叫我好找。”
彼时,庭院前,太史筝身边唯一的女使浮元子自内院而来举目相望。
太史筝抬眼同她示意噤声。
浮元子见状按着主家的吩咐小心上前轻问:“小娘子,主君让我问你白菜买到了吗?”
太史筝无言拍了拍身边的白菜。
浮元子点点头,蹲在她面前继续压低声音不解道:“既然买到了,小娘子呆在这儿作甚?还不让出声,怪吓人的。难不成…遭贼了!贼在哪?在哪?你等等,我去叫主君……”
浮元子蹑着手脚刚欲转身,就被太史筝一把拽住。她诧异回眸,半蹲撅腚的姿态着实滑稽。
太史筝却在此时缓缓递出手中的油纸,眯眼笑起。
“谢谢,小娘子。”
浮元子的戒备心,最终在香喷喷的枣圈面前被击个粉碎。
她又蹲了回来。
几口下腹,太史筝团起褶皱的空油纸冲浮元子说:“吃好了?”
浮元子搓搓手掌。太史筝瞧着时辰正好,抬手指了指门外,“那去把门外的请进来吧,你什么也不必说,就只让人进门便好。”
浮元子懵懵懂懂向门跟走去,“门外的?”
可才将宅门开出一个缝,她便慌忙将门合上惊恐道:“什么情况?门外怎么这么多人?”
“都是来说亲的。”太史筝淡然作答。
浮元子傻傻地问:“说亲?给谁说亲?”
太史筝冁然一笑,“自然…是来给圆子来说亲的。”
“可别,小娘子别打趣我,圆子这就去将人请进来。”浮元子迷糊过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