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137)
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没有再拒绝的道理,叶蓁蓁应了下来。
“也可以,张三多次帮我的情分,我记在心里,等上了京城咱们再签一份活契,你什么时候想回乡了,我自会放你回来。”
看她如此宽和,两人俱是大喜,徐掌柜让张三磕头谢恩。
叶蓁蓁慢了一步,让他磕了一记才把人叫起来,有些无奈地说道,“不必行此大礼,我们家规矩不重,到时候你多与知远亲近,让他多教你一些。”
张三连连应是,然后从来时的车上拎出一个包裹,原来他连行礼都收拾好了。
崔维桢已经回到船舱内,见她好端端的话别,还随赠一个张三,不禁露出疑惑的神色。
叶蓁蓁让洪知远带张三下去,才与崔维桢说起原委,他点了点头,“如此也可以,门房需要信得过的人,张三可以胜任,日后去了京城安置下来,再添置车夫吧。”
总不能让张三身兼多职。
两人对于上京后如何安置又是一番商量,没过多久,商船终于起航了。
叶蓁蓁还未出过临阳府的地界,起航后也没在房屋里闷着,直接去甲板观看沿途风光,方家的儿媳妇、小方夫人是个能言善道的,给她介绍沿途的风土民情和志怪故事,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不仅叶蓁蓁听得津津有味,连崔大娘都被吸引住了,一同到甲板上听她说道。
商船行走了几日,崔维桢和崔大娘尚且正常,叶蓁蓁和几名下人出现了晕船反应——启程前叶蓁蓁就预想到有人会晕船,但万万没想到会是自己。
她前世坐轮船可没有这种症状。
好在她提前准备了晕船药,桂兰婶他们吃了多有效果,偏偏她还是吐得厉害,最后还是吃了方家的方子,症状才终于缓过来。
看着她瘦出来的下巴尖,崔大娘心疼得不行,“要是一开始就用方家的方子,就不用吃这么多苦了。”
“这也是没法的事,谁知道我准备的方子没效呢。”
叶蓁蓁看着镜子中的人,觉得自己这番苦头吃得值了,她美滋滋地瞧着自己的瓜子脸,说道,“娘,您有没有觉得我越来越好看了。”
现在的相貌,已经和她前世相差无二了。
真是让人怀念啊。
崔大娘一点也不欣赏这种美,“哪里好看了女孩子还是圆润点好看。在路上不方便,等回了京城,非得好好补一补不可。”
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瓜子脸啊,居然还要补
叶蓁蓁觉得崔大娘的审美不行,直接找了崔维桢当同盟,结果他与崔大娘保持同样观点——圆润才是美感。
圆润
叶蓁蓁表示拒绝。
崔维桢眼神在她身上一撩,一本正经地说道,“全身都是骨头,膈手。”
为什么他总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着暧昧的话
叶蓁蓁又被调戏得脸红心跳,虽然还是觉得瓜子脸好看,但是既然桢哥儿嫌弃她膈手,那胖一点也没关系……的吧
女为悦己者容,她总算是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第128章 安家落户
商船在河道顺风顺水地前行,未曾遇到什么风浪和危险,大半个月后,终于在京城码头靠岸。
还未下船,就感受到属于京城的热闹与喧哗。
码头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人来人往,有挑担的纤夫、有衣着华贵的商人、也有头戴帷帽前呼后拥的贵夫人……也只有在包罗万象的码头,才能齐齐出现不同阶层的的人。
辞别要给他们借宅子的方家家主,崔家人下了船,直接在码头雇佣了挑夫抬行李,连人带行李在内,足足雇了五辆马车,才装点妥当,前往提前买好的宅子。
大周建国三百余年,历任皇帝励精图治,国富又民强,天子脚下更是繁华昌盛,欣欣向荣。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京都”,说得便是京都布局。
以皇城为中线,横纵分布着十二街一百零八坊。皇城左右两侧早已被皇亲国戚瓜分干净,次等显贵的当属皇城以南的几条里坊,成为达官贵人聚居之地,雕梁画栋,鳞次栉比,普通百姓轻易不敢涉足。
远离皇城后,京城里坊以东富西贵为基本布局,崔家以前在京城有宅子的,还是坐落在官宦人家聚集的西边。
只是崔家家产被族里剥夺得只剩下宅子,崔大娘没有银子,只能把宅子贱卖然后带着儿子出走,因此此番回来,他们是没有地方住的。
如今建国已久,黄金地段早被瓜分一空,一宅难求,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只能把目标放在富商聚集的东边里坊。
在确定上京后,叶蓁蓁就托京城胭脂坊的管事帮忙买房,挑挑选选,最后后在第七条街的聚仁坊买到一座二进的宅子。
宅子约莫和临西县差不多的面积布局,价格确实天壤之别,足足花了一千两才买下来,一下子就把叶蓁蓁挣下来的银子花了大半。
京城大,居不易,连七环开外的房子都是天价,外地人想要在京城立足,简直是难上加难,听说许多小官员和赶考的士子没银两落户,又住不起客栈,都住在官府兴建的廉租房里呢。
是的,古代也是有廉租房的。
这廉租房是朝廷的德政代表,有官府出资来兴建类似客栈一样的房子,低价租借给贫困士子和官员,若没有相关凭证,寻常老百姓都没资格住进去呢。
要不是叶蓁蓁的胭脂坊挣钱,买了一座宅子,他们此次上京说不定就得住廉租房了。
马车一路上走走停停,一个时辰后,等终于抵达聚仁坊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