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445)
苏贡安露出一抹憨厚的笑意,拍马屁道,“兄长们在西境戍边,属下有幸能伴随殿下左右,才能得到殿下提点有所长进。”
无论是宇文家还是苏家,都是太子的左膀右臂,他也不好厚此薄彼。
见苏贡安上道,太子主动提起了苏静安的事。
“你妹妹本怀了孤的孩子,可惜差了些运势,提前小产。不过无妨,她还年轻,以后孩子会再有的。”
提起妹妹怀孕之事,苏贡安垂下眼眸,遮掩了眼中的恨意。
此事分明是太子妃所为,根本就是要将苏静安置之死地。
若不是苏静安身边的下人机灵,察觉不对暗中请了大夫查探,只怕苏静安如今已经被编造成难产而亡了。
而太子,难道当真就对东宫这些事一无所知吗?
苏贡安想起他跟随太子身边这些年,听闻过东宫夭折的男孩儿一个又一个,便觉得一阵寒意。
宫中的孩子不好养活也是常事,陛下膝下子嗣也单薄。
但现在有了妹妹这一遭,苏贡安不由得怀疑,之前那些死去的孩子也都和太子妃有关。
太子如此倚重宇文家,即便知晓太子妃的手段,多半也不会因此和太子妃闹僵。
“苏侧妃入东宫不久便有孕,足以见得殿下的宠爱。此事是苏侧妃福薄,还请殿下勿怪。”
哪怕苏贡安有此猜测,也不能宣之于口,甚至要装作一无所知,甚至将所谓小产的责任,怪在妹妹身上。
如此,才是对苏静安的保护。
“父亲也是如此认为。”
太子见苏贡安回答妥帖,更觉欣慰,想起太子妃近年来越发狠辣的手段,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最后还是给了苏贡安一句承诺,“你放心,你妹妹入了东宫,定然是福泽无双。此事,孤也会给苏家一个交代。”
第394章 宇文家将
澧朝北地边境。
寒风呼啸,大雪漫天,今年北地的冬日似乎比往年更为严寒。
以往这时节,驻边大军也会享受新春喜乐,放松练兵和巡逻,分发从京都送来的物资。
今年,因澧朝和北域势同水火之态,再没有从前的安逸,全员紧绷,严阵以待。
一名斥候拿着京都传来的密报,小跑向主帅的帐篷。
门口的守卫检查了他的身份令牌后,才收起武器放行。
“主帅,京都来信,是太子殿下所传。”斥候单膝下跪,从怀中取出加了蜡封的密报,双手上呈。
镇北军兵马大元帅宇文拓,太子的亲舅舅,闻言精神一震,速速接过密报查看。
看完密报内容后,宇文拓眉头微蹙,对着斥候道,“去把两位副帅叫来。”
澧朝久无战事,戍守边疆便成了一件安稳的靠着年份积攒军功的差事。
宇文拓位居正二品辅国大将军,是澧朝手握实权的武将中官阶最高之人。
镇北军中的两位副将,也是宇文家的人,和太子是表兄弟关系。
两位副将,一个官阶为正四品的忠武将军,一个为从四品的宣威将军。
前不久,朝廷才下了军令,酌升宇文拓为兵马大元帅,两位副将为兵马副元帅。
这一加升,并非品阶更改,而是战时对出征军队主帅及其副将的加任。
很快,忠武将军以及宣威将军一同来了主帅帐篷,兄弟二人入内后,正准备行礼,便被宇文拓伸手拦住了。
“免了,先来看看殿下派人送来的密报。”
忠武将军向前一步接过密报,展开后,和弟弟宣威将军一同阅览。
弟弟性子更跳脱些,看完内容后,直接开口道,“这不可能,北域人当年被我朝大军打得吓破了胆,此番交战怎敢先攻?”
“宣威将军慎言,这是太子殿下送来的情报。”忠武将军要更沉稳一些,在军中他们也不会以家中齿序称呼,只称军职。
他着重咬字在太子殿下四字上,提醒弟弟要对殿下持恭敬之心,但对这密报的内容,却和他弟弟一般态度。
“主帅,宣威将军心直口快,但也不无道理。北域地形易守难攻,而且去年他们才遭了一场殃及整片草原的兽疫,粮草不足,无论如何也不会冒着风雪不利先攻。”
宇文拓有意直接将密报交给二人,便是存了想考验一番他们的意思。
忠武将军是他的大儿子,宣威将军则是他的侄子。
见儿子对此事分析得当,宇文拓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丝笑意。
“你们说得都不错,太子殿下虽有神威,但毕竟远在京都,对边疆之事有失了解也实属正常。”
太子是宇文拓一母同胞的妹妹唯一的孩子,离京前,宇文拓没少和太子接触。
可以说,太子如今一身的武艺,还有御军的本事,都是宇文拓亲手所授,他对自己这个外甥,可谓知根知底。
“殿下对此次战事看得极重,小心谨慎也不为过。如此,你们便派斥候去打探一番,对岸可有驻扎痕迹,也好给太子回信,让他安心。”
宇文拓对这封密报并不放在心上,反而将此事当作了一个对晚辈的历练。
他们跟着自己到了北地戍守多年,只参与过几波和北域小小的摩擦之争。
起因仅仅是北域因为兽疫难以果腹,聚集成群骚扰北地澧朝百姓,干些偷鸡摸狗之事。
此番和北域的战事,宇文拓和太子的看法一致,都认为是给宇文家和太子造势立功的大好机会,根本没有将北域人放在眼里。
领命后,兄弟二人一起退出帐篷。
稍微走远了些,宣威将军便开口抱怨,“这段时日,日日操练,兄弟们都累得不行,还要分出着闲工夫去探查根本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