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466)
“我可以派人提前知会西境大军严防硕国进攻,有宇文家的前车之鉴,苏家不会轻敌。”
“必须是永宁侯。”迟不归摇了摇头,破锣一般的嗓音夹杂着风声呼啸,有一种难言的肃穆。
姜询还有一大堆的问题没有问清楚,便听见自己来时的方向传来了马蹄声。
他回首远眺,看见了一队凤阳军朝自己急行而来,再回头,迟不归已经不见踪影。
“这家伙......到底在搞些什么名堂?”
待凤阳军追赶到姜询面前,姜询冲她们招了招手示意自己无碍,和她们一并返回了队伍中。
姜询归队时,大军已经整顿完毕,便是寻他不见,平阳也会毫不留情地下令继续行军。
平阳骑马居于首位,见到姜询垂着脑袋靠过来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看似安抚,实则用了十足的力道,疼得姜询龇牙咧嘴,也不敢动弹还手。
“无令而动,军杖十。你自己记着,到了驻扎之地去领罚。”
姜询哪敢有半个不字,也没有解释,认了自己冒险行事的罪名,“是,属下知错。”
见姜询认错态度还算良好,平阳面色才和缓了些,转而和他商议起了刚刚那群人的来路。
“埋伏人数不多,急来急走,只是为了试探凤阳军的深浅。看身手不像是北域人,你怎么看?”
“是硕国人。”姜询斩钉截铁道,揣着明白分析了一通。
从他们的出手招式到擅用兵器,再到此前容晚玉分析过的,关于硕国皇子齐鸣竹的种种猜测。
平阳闻言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结论并不惊讶。
在姜询的故意引导下,平阳还是让副将拟了一条密报,即刻传给澧朝西境负责驻守的苏家人。
姜询也趁此机会,亲笔写了一封信让人传回京都,交给容晚玉。
虽然他不知道为何迟不归笃定苏家敌不过硕国大军,坚持要让钟无歧返回京都。
但两人多年来的默契与共,让他依旧做出了信任的选择。
等这封信传回京都时,容家已经在忙着准备二小姐容沁玉的婚事了。
对于容沁玉的婚事,除了她自己,容府上下也找不出一个真心实意欢喜的人。
因此婚事的一应事宜准备得也极为潦草,就连宫里派来负责督办婚事的嬷嬷,也不怎么上心。
“姑娘,有您的信。”
秋扇拿着信走进书房递给容晚玉,低声道,“是醉花阴派人送来的。”
第413章 祸不单行
看完姜询派人送回来的信后,容晚玉沉思起来。
眼下澧朝和北域战事胶着,澧朝选择换帅,硕国人此时横插一脚,确实是极好的时机。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迟不归身在曹营心在汉,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将这一消息提前透露给了姜询。
和姜询一样,容晚玉也对一事心存疑惑。
宇文家因为轻敌,让镇北军大败,对于同样戍守边疆的苏家而言,应当是一记不容忽视的警钟。
为何迟不归坚称苏家领军定然会败给硕国大军,一定要三舅舅回京都呢?
心中怀揣着思索,容晚玉却没耽误时间,让秋扇去将各州花容阁掌事送来的例行问安的信件全数找出来。
在她的用心经营下,花容阁如今已经在澧朝各州落地生根,生意也红红火火。
每个月容晚玉都会让各地掌事书信一封送回京都,除了上报经营状况,更多是传达各州最新的消息。
容晚玉找出江南一带花容阁掌事送来的信,她记得有一个掌事特地提及了三舅舅所带的商队要在江南停留一段时日备货。
“姑娘,是这封信吗?”秋扇识字,帮着容晚玉找了一会儿,拿出了其中一封递给容晚玉。
容晚玉扫了一眼信的内容,点了点头,让秋扇立刻研磨,落笔一封,让人寄向江南,交给三舅舅。
“如若当真像他预料的那般,那永宁侯府重复荣光之日,便不远了......”
写完信,容晚玉喃喃自语了一声,眼里闪烁着期许满满的光芒。
远在江南的钟无歧,在收到容晚玉的信后,将一应事宜交给了副手,轻装简行即刻赶往京都。
路程才走了一半,钟无歧便听闻,澧朝西境遭受硕国人突袭,苏家大败的消息。
想起容晚玉信中所言,钟无歧加快了返京的速度,换了十几匹马,以最快的速度赶了回去。
入城时,所见京都情形一切如常,只是审查似乎更严了些。
“请阁下出示路引。”守卫见钟无歧骑着价值千金的骏马,态度还算和缓,上前拦住了他的步伐。
钟无歧直接拿出了刻有永宁侯府字样的令牌,给守卫过目,“赶着回府,有劳了。”
守卫一见是永宁侯府的令牌,也猜出了钟无歧的身份,忙让人放行。
钟无歧没有下马,扬鞭一路向永宁侯府急行。
到了侯府门口,钟无歧将马交给下人,拦住要给自己行礼的管家,立刻嘱咐道,“速速派人,去容府,将表小姐请过来。”
管家不敢多问,立刻应声而去。
侯府内的人,得知钟无歧赶了回来,也都纷纷出面相迎。
“三叔!”钟衍舟最先赶到,见到钟无歧后,先笑着上前和他行礼问安。
钟无歧伸手拍了拍钟衍舟的肩膀,又捏了捏他的胳膊,脸上也带着笑意。
“你小子又壮实了不少啊。不过这时候,你不应该在指挥司当差吗,怎么在家里?”
“是表妹,她说您估计今日也就到了,我便提前下衙,等三叔您回来。”钟衍舟陪着钟无歧先往老夫人的院子走,一边走一边向他诉说着眼下京都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