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467)
凤阳军前脚才抵达北地,平阳接任镇北军主帅后,暂未传回更多的消息。
北地的战事尚且不明,西境之地,苏家领军被硕国人偷袭,虽在平阳的提前知会下有一定的防范,但依旧首战告败。
镇北军和西境大军的接连战败,让皇帝一气之下,直接病倒。
如今朝堂之上,太子辅政,对于西境大军的处置至今还吵吵嚷嚷没有一个定论。
“镇北军已经换帅,朝堂上已有人提议,西境大军也该换帅而战。”
钟衍舟如今暂代指挥司指挥使一职,也有上早朝听政的权利,对此事说得头头是道。
这句话,让钟无歧微微挑眉,意味深长道,“镇北军换了曾经征战北域的平阳长公主,西境大军可曾是由父亲和兄长们主帅......”
提起这件事,钟衍舟露出了些许气闷,闷声闷气道,“虽然有人提起了我们永宁侯府,但更多的大臣却说,我和三叔您不比祖父和父亲二叔,不能担当重用。”
见侄子垂头丧气,钟无歧笑着搂住他的肩,“正是如此,所以三叔这不就回来了吗?那些酒囊饭袋懂个屁的行军打仗。”
叔侄二人说了人会儿话,接到消息的容晚玉很快赶了过来。
见了面,容晚玉才要躬身行礼,便被钟无歧一把扶住。
钟无歧忙不迭地开口,追问容晚玉道,“晚丫头,你把舅舅叫回来,是不是有什么好计策让咱们侯府重新立起来?”
“舅舅稍安勿躁,且容我慢慢道来。”容晚玉见钟无歧如此急切,便知道他也心系父兄曾经奔赴过的战场。
让下人避让后,容晚玉才开口道,“苏家落败,更换主帅是一定的,若非陛下忽然病倒,也不会让太子拖延到现在。”
宇文家和苏家是太子的左右手,如今两家驻军边疆都吃了败仗,可想而知太子会遭受皇帝多大的雷霆怒火。
于太子而言,便是要更换主帅,他也定然想换一个自己麾下的将领,而不会选择永宁侯府。
许是怕皇帝动了启用旧人的心思,太子指使下属,又在京都内传永宁侯府青黄不接的流言蜚语。
想要以民意压制住父皇任用永宁侯府的心思。
“我一直奇怪,为何宇文家和苏家接连战败,派了禾丰镖局的人,在两军驻地暗中探查了一番。倒是真让我发现了些端倪。”
容晚玉拿出一张舆图铺在桌上,将北地驻军处和西境驻军处各自画了一条线,两条线向靠近京都的地方交汇,最后定格在临近京都的一座城池处。
“这是......平遥城?”钟无歧对澧朝的地域十分熟悉,一眼便认出了容晚玉圈出来的地方。
容晚玉点了点头,“不错,就是平遥城。禾丰镖局的人发现,平遥城有兵卒出没,虽然都作寻常人装扮,但那股从军队里磨炼出来的言行,还是露出了马脚。”
第414章 请舅入瓮
行军打仗,在军备难分胜负的情况下,人数多寡往往才能取得压倒性胜利。
澧朝哪怕赢了硕国和北域多年,每年耗资在养兵上的数目也从未节省过。
镇北军和西境军各有十万之数,这二十万大军便是澧朝与邻国往来的底气。
按常理来说,镇北军和西境军即便因为主帅失误,也不该大败给北域和硕国才对。
钟无歧看着容晚玉画的图像,面色几变,他虽未上过战场,但家学渊源耳濡目染,对军情相关的事,有着天生的敏锐。
“晚丫头,你的意思是,这两场大败,是因为澧朝军队内部出了问题?”
“这些,暂时也只是我的猜测。”容晚玉没有将话说满,而是把自己了解到的消息,全部说了出来。
“去年,陛下曾有过想要彻查隐田的打算,不知舅舅表哥可还记得?”
“自然记得。”钟无歧和钟衍舟异口同声,又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默契的避讳。
叔侄二人难免想到,容晚玉的未婚夫婿,便是因为随田首辅南下巡田而亡,不想触及容晚玉的伤心事。
容晚玉知晓迟不归如今活得好好的,完全没想起这一茬,自顾自地将自己关于太子的猜测,从头到尾捋了一遍。
前世之鉴,让容晚玉一直知道,太子身上背负着一件足以让他和他的党羽都受到牵连的大事。
但今生变数太多,当容晚玉成了局中人后,许多事反而不便调查,处处受制。
对于太子的事,容晚玉一直没有放弃过追查,如今彻底和姜询站在了一条船上,追查起来反倒是水到渠成了。
“隐田一事,事发便在京郊,其中以太子麾下的世家权贵涉事最广。多年来,太子一直通过田地积攒巨额之财。”
钟衍舟如今当了一段时间的差,对这些政事有了一定了解。
听了容晚玉的话后,一脸不解道,“隐田相当于是盗窃了本该归于国库的税款,太子是澧朝日后的国主,如此行径,岂不是监守自盗?”
比起钟衍舟,钟无歧到底年岁长眼界更广,意味深长道,“太子是陛下的继承人不错,可未必能成为日后澧朝的君王......”
纵观澧朝数百年的历史,从太子之位稳稳当当地成为皇帝的并不多。
身居太子之位而英年早逝的,因为过失被更换太子之位的,还有手足相残,到新帝即位时自己都还是太子的,数不胜数。
“这些银钱,太子用于何处,晚丫头你是不是查到了什么?”
容晚玉轻轻点头,“以太子的名目自然查不出什么,但若从追随太子之人下手,零零总总加在一起,也可以看出,这些银钱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