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489)
惠嫔闻言扬唇一笑,“陛下所赐所予,无论什么定是极好的。不过臣妾好奇,想先听好消息。”
“难得有你好奇的事。”皇帝拍了拍惠嫔的手,也没再吊她胃口,将镇北军打了胜仗的事告诉给了惠嫔。
“这可是刚送来的军报,你是除了朕,第一个知道此事的人。”
惠嫔听见这个消息,眉眼立刻舒展开,笑容更加深切,却同时红了眼眶。
皇帝难得见到惠嫔如此失态的模样,并不觉得她失礼,反而伸手抹去了她眼角渗出的泪花。
轻声哄道,“这是好消息,怎得还哭了?”
“陛下见谅,是臣妾失态了。”惠嫔忙抽出手帕,压了压眼角,似悲似喜。
“询儿头回上战场,臣妾虽支持他身为皇子该承担的责任,但身为母亲,这心里到底挂怀难安。”
惠嫔言语真切,尽显慈母之态。
“镇北军打了胜仗,那说明询儿至少没让陛下失望,臣妾这是喜极而泣。”
这番柔情以及将皇帝的心思放在心上的模样,让皇帝不由得心软许多,当着宫人的面,直接将惠嫔搂入了怀中,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你是询儿的母妃,更该相信他才是。而且有平阳看顾着,他不会有事的。”
惠嫔静静地靠在皇帝的怀里,轻轻地嗯了一声,语气中的依赖溢于言表。
“臣妾相信长公主的才干,更相信陛下的选择......”
蒹葭宫的宫人见状,纷纷避开目光,敛声屏气,不敢打扰这一刻的宁静。
屋外,一个宫人不知内情,入内禀告,“陛下,娘娘,卢院判到了,可要让他觐见?”
皇帝难得的柔情被宫人打扰,本有些不悦,可听闻来者是太医,立刻紧张地看向了惠嫔。
“怎么宣了太医,可是你哪里不适?”
惠嫔抬起头,慢慢从皇帝的怀中直起身子来,“并无大碍,只是近来有些失眠,嬷嬷不放心,才叫了太医诊脉......”
皇帝闻言,立刻让宫人将卢院判叫进来,然后拉着惠嫔的手,语重心长道。
“嬷嬷做得不错,咱们如今都上了年岁,身子抱恙,该多注意才是。”
不多时,卢院判便提着药箱走了进来,见到皇帝在此,忙上前行礼。
“臣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皇帝冲卢院判摆了摆手,示意免礼,语中略显急切。
“行了,快过来给惠嫔看看,到底有没有大碍。”
卢院判诶了一声,又赶忙起身,在皇帝关切的目光中,上前给惠嫔宁神诊脉。
第434章 猜忌起
“娘娘是因忧思过甚,导致的心神不宁,夜难成寐。”
卢院判收起诊脉的用具,垂首禀告惠嫔的状况。
“微臣给娘娘开些安神的方子,调理一二便可改善。不过心病到底得心药医,还请娘娘平日放宽心些。”
皇帝听了卢院判的诊断,联想适才惠嫔喜极而泣的模样,越发感念她的慈母心肠。
“你先下去开药吧,若需贵重补药,便去朕的私库拿取。”
卢院判应声而退,惠嫔则起身行礼谢过皇帝的赏赐。
“臣妾谢陛下赏。”
“不过是些药材,有什么可谢的。”皇帝伸手重新将惠嫔拉入怀中,轻声细语地说着贴心话。
不经意间,他又将惠嫔和其他妃嫔做了个比较。
若是娴贵妃,自己赏赐药材补品,她会坦然受之,不会特地谢恩,指不定还要趁机讨要些新进贡的稀罕玩意儿。
若是祥妃,她会先推却一番,只说自己用不上,不如分给后宫别的姐妹。
前者不知恩,后者又太小家子气,如惠嫔这般,知礼又顺心的,刚好。
如此作想,皇帝看向惠嫔的眼神越发柔情。
“朕知道你担心询儿。但若你在宫中身子抱恙,询儿便是大胜归来,也不会欢喜。你该顾好自己才是。”
“陛下说得是,臣妾相信陛下和询儿,不会再如此了。”
惠嫔轻轻点头,看向皇帝的眼神中充满着信任和依赖。
此时,殿内宫人已经避让在外,只留了德贵一人侍奉在侧。
两人若交颈鸳鸯,提及四皇子,便顺嘴聊起了他从小到大的趣事,也算是隔空来了个彩衣娱亲了。
在皇帝的记忆中,少有姜询年幼时的模样,记住的大都是姜询从青州游学归来后,整日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模样。
近来,姜询行事越发稳妥,真正有了皇子的担当,皇帝对他年幼顽皮的记忆,便更加模糊了。
故此,聊到四皇子的童年趣事,大都是惠嫔在说,皇帝含笑听着。
“说起生病,询儿自幼便是个健壮的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怎么病过。”
惠嫔提起儿子的时候,眉眼弯弯,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让人舒适的温柔气质。
“有一回,他受了风寒,臣妾便日日不离身地照料。本以为悉心照顾下,询儿定能很快康复,结果这病却拖着,总是不断根。”
暖烘烘的室内,以及酒足饭饱后的满足,让皇帝不知觉便松懈下来,声音都带着一丝懒洋洋的意味。
“哦?这是为何?”
惠嫔微叹了一口气,摇头失笑道,“后来臣妾才发现,那孩子为了能让臣妾日日守着他,不想太快痊愈,每日的药都只喝了一半,剩下的全倒在了花瓶之中。”
原本皇帝都有些昏昏欲睡了,听见这事的起因经过,忽然福至心灵,神思清明了不少,神情也变得认真许多。
自顾自说着话的惠嫔似乎浑然不觉,还在念着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