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575)
田首辅沉着开口,似乎很是挂怀边疆的战事,提议也算是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皇帝不置可否,只是点了户部尚书容束,让他上报还能给镇北军提供的后勤数目。
要说六部里,如今最苦最累的尚书,便是户部的容束了。
接连不断的战事,让本就空虚的国库雪上加霜。
接任户部尚书一职后,容束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催债。
便说京都内的高门大户,就没有容束没敲过的门,特别是追随太子的一派,被容束硬是从头到尾地扒了个干净。
但在户部清查旧账的名单里,讨太子一党的债反而是最为轻松的。
只因太子“病重”已久,从二皇子大婚后,太子便一病不起,至今都还在东宫静养。
无论是太子真的重病,还是被皇帝厌弃,联络不上太子后,太子一党都夹紧了尾巴做人,根本不敢和上门讨债的户部扯皮。
反而是二皇子一党,还有那些不牵涉皇子之争的中立派,给了容束无数的冷眼。
可以说,容束这户部尚书还没当多久,就已经把京都内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都开罪了个遍。
若不是如今容家的连襟永宁侯府声势浩大,只怕容束早已被穿了不知多少双小鞋了。
被皇帝点名,容束苦着脸上前一步,报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数目。
“陛下,只怕如今倾国库之力,最多也只能支援镇北军三个月的军需......”
容束话音刚落,田首辅便站了出来,一副正气凌然的模样。
“大义当头,个人之私不足为惜。臣愿献一半家财,充栋国库。”
此话一出,便是唯田首辅马首是瞻的大臣,都没敢接着附和其言。
无论田首辅此举是为了讨圣上欢心,还是当真心存家国大义,剩下的官员想拿也拿不出来多少了。
才被户部以各种由头搜刮过一遍,大臣们恨不得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再紧些,哪里舍得伤筋动骨。
沉默半晌,第二个站出来的,竟是赵国公。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臣也愿以家私尽绵薄之力。”
此前澧朝和硕国和谈时,田首辅便改变心意,附和认可了赵国公之言。
如今赵国公又站出来,附和了田首辅的献银之言,让朝臣们满心狐疑,这一对相争多年的政敌,难道要摒弃前嫌,握手言和了?
在这之后,还有部分朝臣稀稀拉拉地站出来表明心意。
这些大多都是世家权贵之后,家中底蕴深厚,才拿得出这份银钱。
户部尚书容束看着这些慷慨解囊的大臣,非但没有舒一口气,反而更为忧虑。
“陛下,现银虽重要,可如今镇北军最短缺的还是粮草。今岁因战事,澧朝上下已加征粮食多达六次,如今眼看要入冬了,若再加收粮食,只怕百姓难以过冬。”
银子再多,镇北军也不能光靠银子过活,总得顾及着吃和穿。
粮草是如今镇北军军需不足的紧要问题,而澧朝内,已经没有多少余粮能够调动了。
皇帝的手紧握成拳,放在唇边,压抑地咳嗽了两声。
感受到从内到外的疲乏,皇帝不得不开口,暂停今日的朝议。
“今日......暂且到此,粮草的事,容后再议。”
见皇帝的面色确实难看,朝臣们也不敢再开口,齐声恭送皇帝退朝。
德贵扶着皇帝往外走去,看似皇帝步履稳健,实则大半的重量都卸靠在了德贵身上。
主仆刚刚进入养心殿,皇帝便止不住地重重咳嗽了起来。
德贵见状,忙吩咐徒弟道,“快去,把永宁郡主请来!”
第512章 皇帝的关切
正在惠嫔宫中歇息的容晚玉,看见急匆匆入内的太监,便知其意,立刻提起了药箱。
“惠嫔娘娘......”
容晚玉才开了个头,惠嫔便善解人意地冲她摆了摆手,示意她此时便不要在意虚礼了。
容晚玉三天两头地入宫,明面上都是去了惠嫔宫中。
京都内皆以为,是惠嫔娘娘看中了永宁郡主,想要她给自己当儿媳。
惠嫔目送容晚玉匆匆离开,神色难掩担忧。
陛下传召永宁郡主施针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只怕是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而询儿却还在镇北军中,被战事缠得脱不开身,若期间陛下有个三长两短,在京都内且得自由的成年皇子,便只有二皇子一人了。
惠嫔的眼神从担忧慢慢转为坚定,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得让陛下,坚持到询儿返京的那一日。
容晚玉赶到养心殿后,皇帝的面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经过一番救治调理,皇帝才慢慢缓过了神来,靠坐在床榻上,慢慢平复气息。
感觉好些了后,皇帝看向容晚玉的目光,多了几分欣赏与看重。
“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臣女身为澧朝子民,能替陛下分忧,是臣女之幸。”容晚玉闻言,立刻俯首谢恩,没有丝毫居功自傲的姿态。
皇帝到底精神不足,也没有和容晚玉开口多言,只是看着她,不免想起了,如今身在镇北军中的永义侯之子。
他能从满门抄斩的责罚中逃过一劫,不可不谓命大。
虽是实打实的欺君之罪,可历数他一路来的功绩,于澧朝而言,活着的迟不归倒比一具尸体更有用。
考中状元,南巡途中的种种,皆可证明迟不归有治世之才。
当初容晚玉代为转交给皇帝的,除了迟不归潜心收集的田首辅受贿乱政的证据,还有迟不归对改革旧赋的真知灼见。
皇帝虽然疑心重,但并非没有识人之能,他能看得出假以时日,迟不归定会成为澧朝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