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153)
晏太后无奈,“你下去吧,不必去什么昭狱。哀家知道此事与你无关。”
慕听雪又惊了。
文若?
黄公公,不是叫黄宪么,督公鼎鼎大名。
莫非,这太监还有表字?
正常情况下,贫穷出身的太监,二十岁不可能有人给他们举办什么及冠礼,更不可能在冠礼上赐表字。云煌国,只有上层的少爷们,才有这个殊荣。
晏太后似看出她有疑问,便解释道:“黄公公,以前是摄政王父亲的门生弟子,文若是他的字。先帝那时候还是个不得势的皇子,晏家入局,把哀家嫁给先帝做了皇子妃,帮助先帝顺利登基,哀家做了皇后,文若在斗争中不小心受了重伤,无法生育,索性就入宫当太监保护哀家。”
慕听雪悟了。
感情这黄公公,跟户部尚书的陆大人,是师兄弟啊!
老公爵晏公挺,上一任晏家家主,晏太后的长兄,据说也是个天字一号的枢臣谋鬼,可惜去世的早。早年收了俩徒弟,一个做了户部尚书四处贪污,一个做了东厂督公搞特务工作。还生了个权臣摄政王儿子叫晏泱,挟天子令诸侯。真是绝了。
“母后,儿臣觉得陆大人贪污成性,不堪大用。”
长公主提出了非常真诚的建议,“就拿这次雪灾来说,朝廷最早派发了二十万石赈灾粮,从皇宫出发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十万,到云都内城,还剩五万,分到下面郡县,就剩两万了,实际上领到灾民手里的,就只有一万石左右。最先动手的,就是户部尚书,粮食领了之后,什么都不管,先扣下一半,上行下效,底下的官员也跟着学,巡抚、知县,又贪了几波,无耻至极!”
第127章 户部尚书,由长公主接任
这件事办得过于恶心,朝廷也拿不出更多的粮食了。
晏太后就直接把赈灾任务,踢皮球给了覃岭王谢邑,逼他出钱、出力,覃岭王不是什么好东西,补不上这个窟窿,就想着抄当时的老丈人,首富慕宗启的家,这才牵连到了原主。
原主被逼到绝境,直接割腕自杀了。
得亏慕听雪有个空间,可以往返穿越倒卖,赚了大银子,填上了这个窟窿。
晏太后脸色沉了下来:“这——”
慕听雪正色道:“人不要脸天下无敌,陆大人到处哭穷,说国库空虚,他自己仗着是晏氏的骨干老臣,不知道私吞了多少,只顾着肥私囊,只顾着党争,心里全然没有江山社稷,也从没真心想着为母后您分忧。”
正是因为这种巨贪的存在,才让晏党的名声越来越差。
母后也跟着受累。
此毒瘤不除,晏家迟早完蛋。
晏太后极为严肃,可依然念着些旧情,没有立刻抓人:“让东厂彻查此事!哀家之前也听到一点陆大人贪污受贿的风声,哀家要看到切实的证据!”
慕听雪暗自松了一口气。
开始彻查,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她已经入局了,想要保下母族,想要日后清算的时候让亲人们活下来,现在就要有所行动了!
“如果陆大人是那种治世之能臣,能替母后真正办下事儿来,儿臣也不会说什么,贪就贪吧,事办成就行。问题是,他根本没法给领导办成事儿,今年的雪灾、三年前荆州的旱灾,他都弄得一滩稀烂。前几日甚至还想着,通过兴修长公主府再捞一大笔,全然不管这些事儿是否会抹黑母后。”
自古以来,华夏历史上,不少朝代也重用过经济上有大问题的臣子,但人家有真材实料,能平定叛乱,能制衡文官,能让国库充盈,能让皇帝老板满意。
覃岭王府。
“余如海死了,判处斩立决。”
一名谋士,面露悲伤之色,“太倒霉了,筹谋了那么久,眼见着就能成事儿,竟然被长公主给揭发了。”
天色阴沉,春寒料峭,寒风一阵赶一阵地刮。
都抵不上谢邑的脸色阴寒:“再找个人,渗透栖凰宫的宫女。”
“王爷啊!已经失败了一次,太后宫中肯定加强防备,想要再使美男计,不太可能成功了。”
谋士痛苦摇头,“原本只要次计成功,太后被毒哑,覃岭王妃背后的离家控制金吾卫禁军,里应外合,王爷大业可成!”
“要本王妃说,在她割腕自杀的时候,就该直接让她死干净了!”
覃岭王妃离环儿坐在谢邑旁边,眼中迸射出深恶的光,“这种时候,跳出来坏事,白白折了布局两年的棋子。”
谢邑瞪了她一眼:“你给本王闭嘴!”
“我不闭!”
离环儿脾气也上来了,这次她占理,“时至今日,夫君您还袒护着前妻呢?还给她送花灯呢?她如今高升了,做了长公主,做什么都向着晏家人,夫君您该明白,长公主是敌人!如若不是她揭发了宫女下毒的事儿,我兄长的禁军,已经能够长驱直入,助您夺下江山了!”
谢邑不想跟她争辩,闭上了眼睛。
许久之后。
另一名谋士上前拱手行礼道:“殿下,臣有一计,可斩除晏太后的左膀右臂。”
“哦?”
谢邑睁开眼目光锐利地看了过去。
“户部左侍郎陆石磊,强抢民女,还导致那名女子的父亲双腿残疾,情节十分恶劣。王爷可以借此弹劾陆家父子,再让王妃娘娘的父亲离左相里应外合,推举王爷您任户部尚书,把控朝廷财政大权。户部左侍郎这个肥缺,由离党那边儿担任。”
“果然好计!”谢邑大喜。
谢邑写了一夜的折子,反复润色,激动得一宿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