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154)
隔日清晨,曦光初露。
谢邑换上了早朝的章服,袖子里揣着奏折,上金銮殿,准备大干一场。
一想到马上就能扳倒晏党骨干陆家父子,自己当大官走上人生巅峰,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角,差点笑出声来。
可谁知道——
刚一上殿,黄公公出列,宣布太后懿旨。
小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像个美丽的吉祥物。
“经东厂查证,户部尚书陆昌,上侵国帑,下敛民财,多年贪污受贿数额达百万两之巨,视国库为家库,予取予夺,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哀家深感痛心,革其尚书之职,即刻抄家!”
覃岭王惊呆了。
他还没弹劾,晏太后自己把户部尚书给办了?
这根本不像那个护短老妖婆的作风啊,她自己罢免了陆昌,就会顺势提拔自己人。谢邑想骂娘!
“经查,户部左侍郎陆石磊,强抢民女,举止无措踟躇害民,哀家怜惜百姓忧苦,决定罢其官职,流三千里!即刻发配!”
覃岭王麻了。
离党懵逼了。
甚至晏党,一个个都不知所措,完了完了,太后娘娘经下毒一事,不止在后宫对宫女太监大开杀戒,朝堂上也杀疯了,自己人都办,这可怎么是好?
陆家父子哭着磕头,被当场扒掉了乌纱帽,拖去了大牢。
那些平日里喜欢骂晏太后女流之辈、牝鸡司晨的言官,这会儿都愣住了,晏党里头最贪的就是陆家父子,甚至民间还专门编了骂这对父子的歌谣。太后做坏事得骂,做好事那得夸啊。
一位特别勇的给事中,站了出来,高呼道:“太后娘娘圣明!替朝廷铲除巨贪奸佞,社稷之幸,百姓之幸!”
不少痛恨贪官的清流官员,纷纷附和。
朝中赞声一片。
左丞相离泛,心情复杂且沉重,他发现自己有点搞不明白晏太后了,自断一臂,算怎么回事?
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原计划肯定没办法进行了,那只能——
“陛下,太后娘娘,老臣保举一人,清廉睿智,身负大才,可任户部尚书之职。”靖羽公离泛,决定把自己的女婿,谢邑推上去。
谢玄宸接言道:“离爱卿推举何人啊?”
小皇帝喜欢看离党和晏党狗咬狗,最好互相撕个你死我活,全死光了才好。
离泛:“此人就是……”
晏太后忽然高声道:“哀家已有人选,不劳靖羽公费心,户部尚书之职,由长公主接任!”
第128章 皇太女
太后的话,如一杯水泼进了滚沸的油锅,满朝堂官尽皆哗然!
古代男权至上,对于这些世家高门出身的男性臣子来说,女人,不过是他们的附属品,纵然是贵女,也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她们不允许有话语权,她们只能在后宅过小日子。
“太后慎言!云煌从无女子在朝为官的祖制,户部尚书乃是二品,我朝自开国起,担任此要职共计二十七人,皆为男子!”
“长公主虽贵不可言,但到底是个女子,女子无才便是德,太后应早日为长公主殿下选一门好亲事,而不是让她到金銮殿对政事指手画脚!”
“臣离泛附议!女人短视,她们的生理限制,注定了她们会感情用事,而处理国家大事需要极高的理性!”
“臣附议!”
……
哗啦啦,满朝文武跪了百分之八十,离党、中立派,甚至是过半的晏党,都空前的团结一致,集体抵制晏太后任命长公主为官的诏令。
也就右丞相晏锡父子,国子监祭酒伍无忌,幽州刺史崔士宁,工部尚书秦子雄,还在那儿站着了。
晏锡父子好理解,至亲嘛,长公主还救了他们家明月的命,无条件支持。
老祭酒是长公主的粉丝,把公主的劝学诗挂在了国子监门楣上。
幽州刺史恒严伯崔士宁是长公主的表姐夫,和妻子晏岚来京中过年,这还没来得及回幽州;工部尚书秦子雄就更好理解了,晏芸跟长公主关系多好啊。
众臣的反对,在晏太后的意料之中,她并没有露出愤怒之色,只是左边的寿眉微微动了下,声如钟鼓:“哀家亦是女子,照你们这么说,哀家也应该匍匐在汝等男子脚下,不配议天下事。”
仅此一句,就如当头一棒,把群臣震在那里。
他们这才幡然醒悟,他们刚才骂女人的那些恶毒言辞,不止在骂长公主,还连掌控朝堂皇权的太后,一并给骂了!
“吾儿清鸢乃是天潢贵胄,谢氏皇族正统。若论才能,百官解决不了灾情,被她解决了;若论经营,京里京外欠俸,是她用中央刻书之法筹集了银两填补上窟窿;若论北境战事军需,也是她在元宵灯会上众筹的。”
晏太后每说一句,群臣脸上的不安愧色,就多一分。
“满朝堂官,文苑理学之臣,你们只会驳斥,只会愤怒,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你们的驳斥,是无效驳斥;你们的愤怒,是无能狂怒!”
官员们的脸都白了,一个个跪在地上,又冷又硬的金銮殿石板硌在膝盖上,寒意透入骨髓。
晏太后拿长公主的政绩说话,过于正大堂皇,他们无言以对。
靖羽公离泛抿了抿唇:“太后娘娘此言差矣,我等也提出过好办法,只不过是您和摄政王独断专行不肯采纳罢了。眼下这场仗根本不该打。从南方征收二十万匹棉布送到北屿,就能让北境百姓免于战火干戈……”
“离公的话,本公主不尽认同。”
一道声音,自金銮殿门口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