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226)

作者:落日山海 阅读记录

他不是以萧望之的身份来的,而是以佛门弟子的身份来的——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沉默了少顷,慕听雪心生一计。

“禅师,荒竺还好么?”

“很好,日日为殿下操练尖兵营,守护城内百姓。”

“禅师来云都,是为了什么?”

“来探望长公主。”

“还有呢?”慕听雪紧追不舍。

法愿禅师沉默了。

“禅师,您不想念亲人么?”慕听雪盯着他,“兰陵萧氏已得平反,您可以为父母妻儿兄弟立碑、篆文了。”

更深的沉默。

半晌之后,老和尚发出了一身极为沉重的叹息:“贫僧是出家人,已断绝红尘亲缘。”

慕听雪决定攻破他最后的心理防线:“您不想念他们么?”

老和尚勾头不语。

但捧着茶杯的手,已经微微颤抖。

怎么能不想呢?

可一旦承认,就等于是违背了出家人五蕴皆空的理念,他潜心修佛二十载……

“想念自己的亲人,是很正常的,您不该因此而感到痛苦。”

慕听雪静静地看着他,没有任何逼迫的意思,她的态度极为柔和,“七情六欲是人与生俱来的,亲情也是其中之一,何必执着于灭人欲?您不可能把亲情灭掉,它存在,即是合理的。”

老和尚越发为自己无法断绝人欲,而感到羞愧。

几十年的坚定佛心,竟被一个小姑娘给说动了。

“禅师,您看窗外的晴空。”

老和尚看了过去,阳光和煦,晴空万里,十分澄澈。

“喜欢么?”

“喜欢。”大自然的风景,谁不喜欢呢。

“您不能因为喜欢晴空,就让天不生云彩。”

慕听雪的心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当您的执行力,与您的认知不相符,那么认知就会让您痛苦,精神内耗。”

萧望之猛然站了起来。

他这些日子以来,日夜痛苦不已,作为一个出家人本该灭了七情六欲,可他还是抑制不住心底的渴望,出发来了云都。

到了云都,又不敢去为亲人们扫墓,为他们重新立碑、纂文,修建寝地。唯恐多看一眼,就一发不可收拾,就违背了心中的佛。

他起身离开书房。

“禅师去哪儿?”

“去给亲人扫墓、立碑。”萧望之的目光不再迷茫,“殿下既向太后请求,赦免了萧某妻儿父母、兄弟姐妹罪人的身份,恢复名誉。萧某自当还俗,去探望他们,以兰陵侯萧氏亲族之礼,重新风光下葬,并竭力寻找萧氏残存幸存者,庇护之。”

第180章 茗国夫人

慕听雪把一个修行颇高,在诸高僧间颇有盛名的法愿禅师,给劝还俗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云都的酒楼街肆、各大寺庙。

时人莫不称奇。

而僧人们提到长公主此人,莫不皱眉。

先帝崇佛,大幸佛门;先帝之女抑佛,不止裁汰了挂职的两百个僧官,还以“诸番佛事开销甚大、户部太仓无银以资”为由叫停了好几座皇家寺庙道场的修缮,此番又弄得高僧法愿还俗,简直就是个对佛教大加摧残的妖女。

对此,皇家第一寺庙,大自在佛寺的主持,广金方丈,深感不满。

说起这位广金方丈,在民间的影响力极为骇人,不止精通佛法,而且文才极高。

他开坛讲经,度化众生,有无数的信徒;大凡是法会、讲经会、诗文会,都会邀请他,他只要到场,势必会引起轰动,引得八方百姓前来朝拜。

一呼百应。

天下万民的精神偶像,没有“国师”之名,却有“国师”之实!

先帝在世时,隔三差五就把他邀请到宫中听其讲经,先帝甚至找了个替身在大自在佛寺替自己出家,广金方丈还把那名替身收为亲传弟子,所以名义上,他就成了先帝的师父。

广金方丈认为是晏太后与晏泱谋杀了先帝,只要是晏党官员,出现在他的法会上,必然会被他排挤詈骂,他甚至在国宴上公然给过太后难堪。

只一人除外。

广金方丈唯一不敌视的晏家人,就是经常来大自在佛寺布施、捐香油钱的茗国夫人崔茗。

摄政王晏泱之母,当朝太后的亲大嫂,武安公老夫人。

可能是这位茗国夫人实在是给得太多了,且极为虔诚,广金方丈以仁善宽和待之,并未把对摄政王的恨意,转嫁到她身上。

茗国夫人住在武安公府,也就是晏家祖宅。

并不住在摄政王府。

一是她性格安静,整日上摄政王府拜望的晏党官员络绎不绝,有点吵,她不喜欢;二是她思念亡夫,武安公府这座老宅里,到处都是亡夫留下的痕迹,她实不忍搬走。

再加上儿子晏泱总是不娶妻,茗国夫人觉得自己若与儿子同住,更会妨碍了他。她和大多数勋贵妇人一样,心里有过不去的坎儿,就去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

刚开始,崔茗来拜:“求菩萨保佑,让我儿晏泱早日成家,娶一名门贤惠淑女。”

过了几年,崔茗无奈:“望菩萨垂怜,让我儿早日娶个宜家宜室的媳妇儿。”

又过了几年,崔茗哀求:“菩萨求您了,保佑他娶个媳妇儿吧,只要是女人就行!”

菩萨终于回应了她数十年不间断的祈求。

太后赐婚的懿旨来了!

“我儿尚主,菩萨显灵啊!”

茗国夫人喜极而泣,儿子终于不用做老光棍了,跟天底下最尊贵的长公主的订婚了——这桩婚事其实十六年前双方长辈私下就议过,奈何长公主失踪只能作罢,如今也算圆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