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364)
慕听雪说是去隔壁准备材料。
其实,是从空间里掏出来一个无需插电的电池用破壁机,把甘蔗渣给打碎成浓浓的悬浮浆液。
所谓古法造纸,就是用活水浸泡、石灰水去杂质、草木灰熬煮,浸、煮、捣烂、过滤、碾磨等手工的法子,以达到现代破壁机、分离机这么一转二十分钟的效果。
古人智慧且艰辛,在没有现代机械的加持下,他们需要长达八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破壁机二十分钟的效果。
慕听雪把甘蔗渣打出的甘蔗浆液,给倒入了木槽中,一瓶芦荟胶稀释后的纸药,七片操纸的古老竹帘。设备工具齐全,给夫君、孩子上实验课了。
然而,才走到教室,就听到了一阵关于仙人掌、芦荟是否存在的激烈讨论。
“大意了。”
慕听雪惊觉失策。
对啊,仙人掌是明朝末年,通过大航海,才传入华夏的。
而芦荟,最早是兴起于欧洲,记载于《圣经新约》中,耶稣基督入葬时,他的圣徒们用芦荟汁与橡胶汁的混合溶液涂抹耶稣的尸体,可保肉身不腐,所以西方传教士都把芦荟作为万能灵药。真正传入我国,也是在唐了,而且传入华夏的芦荟还经过了一个品种变异过程,变异成了适合在华夏本土生长繁殖的植株。
她忽然意识到,这一瓶充作纸药的芦荟胶,是不能轻易拿出来用的。
因为没法在帝城造纸厂广泛应用,云煌没有芦荟,更没有仙人掌。
下次穿回现代,还是搞一些芦荟过来种植吧,能够制作芦荟胶呢,美容养颜圣品。而且它本身就有镇静、消炎、防腐、杀菌、养发、排毒的功效。
“娘亲来了,娘亲你说,纸药究竟应该用什么植物熬制?”涯宝一转头,看到了门口的慕听雪,噔噔噔跑了过去,拉住了她的袖子,轻轻地扯了扯。
“咳——之前是我的疏忽,忘了咱们这儿没有仙人掌和芦荟。”
慕听雪积极承认错误,纠正自己,以免给学生孩子们以错误的引导,“可以充作纸药的植物,有三十多种,我们换别的啊。杨桃藤、野生猕猴桃藤汁,也可以。”
这是用来制作很出名的华夏宣纸的。
“可这都入冬了,杨桃藤和野生猕猴桃已经很难找了。”泽宝提出质疑。
“那就用山胡椒叶!”
慕听雪提出了一个在古代很常见的植物,云都地区的山上,也成片成片生长。
关键这玩意儿,还是蔡伦古法造纸用的,最古老的纸药。
“这个可以!到处都是,买也很便宜。”
山胡椒叶,全票通过。
慕听雪和晏泱,亲自带着孩子们,去后山,找到了成片的山胡椒树。用柴刀,砍伐下来了一大截叶子茂密的树枝。
第292章 萌宝们竹帘操纸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很重要。
砍伐山胡椒树的重活,是晏泱做的,那么摘取山胡椒叶子的任务,就落在了一双儿子和他们俩的小伴读身上。
四个宝宝哼哧哼哧地摘叶子,其中要属出身寒微的涯宝和瑾瑜,干活作为利索。李家的六少爷,那就是个娇滴滴的漂亮瓷娃娃,摘了一会儿手指头就红肿了,不停地吹手指头;泽宝则是个皮猴子,叶子没摘几片,把树枝掰下来当做剑,舞得虎虎生风。
“娘亲,摘好了,也洗好了。”
涯宝把一大箩筐处理好的山胡椒树叶子,捧了过来。
慕听雪道:“放在大灶锅里,熬煮一个时辰。”
“嗯嗯。”
两个团子,一左一右地把山胡椒叶子,给抬了过去。泽宝跳到了灶台上,把锅子给掀了起来。
“世子你下来。”
“我不,嘻嘻~”晏泽对着下头的孩子们,扮了个鬼脸。
晏泱的手又痒了。
却被慕听雪给按住,低声道:“让孩子们玩儿去吧,泽宝是晏家的顶级贵公子,他能和小伙伴们配合着,一起好好摘叶子、烧灶锅、熬汁液,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些,原本都是底层百姓的农家活儿。”
谢无涯被认回来之前,是生活在仆人家的。
萧瑾瑜更惨,在狗尾巴草胡同做小乞丐,跟乞丐们混混们打架,跟野狗抢食吃。
这两孩子是吃过大苦头的,什么农活儿都会做点,但晏泽和李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晏泽,那是含着金汤匙大世家几百上千号人娇惯出来的宝贝。
经过未婚妻这么一通柔声安慰,晏泱刚刚升起的血压,又平复了下去。
“泽宝皮归皮,但他该做的事,也会做的。不要过度棍棒教育,压抑孩子们的天性。”
慕听雪可没少见晏泱揍孩子。
在严父这条道路上,摄政王是坚定的践行者。
一个时辰后。
山胡椒叶纸药,就熬好了,汁液粘稠。
“纸药是造纸中的关键原料,能成为一种悬浮剂,可以充分调节甘蔗浆料的滤水性。”
慕听雪继续上课。
她把装着甘蔗浆的木槽,端了上来,用木棒子搅了搅,“由于甘蔗浆的纤维比重大,树皮纸浆也同理,这些纤维在水中下沉的很快,不利于用竹帘操纸,因此需要粘合剂,让分散的纤维,均匀分布。”
她把适量比例的山胡椒叶纸药,加入了甘蔗浆木槽中,充分搅拌,“用富含水溶性聚糖的山胡椒叶熬煮出来的汁液,质地粘稠,正好能承担粘合剂的重任。”
这是一场化学课。
小团子们都听得很认真。
甭管听不听得懂,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这可是伟大的甘蔗渣造纸秘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