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365)
学会之后,以后长大了自己开造纸工厂,不知道能挣多少钱呢。
慕听雪既然把另外两个孩子选为了伴读,自然是极为信任的,并不在意这点造纸技术,流入伴读孩子所在的家族。纸嘛,自然是越多越好,越泛滥越便宜,大大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成本,从长远大局观看,利远大于弊。
“完美的纸浆已经有了,现在你们都过来,每人领一个竹帘,开始操纸。”
四个孩子、一个帅哥,加起来五个学生。
慕听雪准备了七个操纸的竹帘,足够用了:“我现在操纸给你们看,把竹帘放在纸浆里头,用力必须要均匀,操出来的纸张才会平整。”
理论都知道。
示范也到位。
但是孩子们真正拿着竹帘,入水的时候,操作起来就有了诸多毛病。
操出来的纸浆要么不均匀,要么坑坑洼洼,要么会掉渣,堪比废物小点心。
“泽宝,你动作太大了,轻一点儿。像娘亲这样,将竹帘以三十度斜插入水,这个角度是最好的,纸浆在竹帘上分布较为均匀。”
晏小宝做的不好。
但晏大宝就非常优秀了,只是看着媳妇儿做了两遍,就有样学样,操出了让媳妇儿认可的纸张来。
竹帘操纸,考验的是学习能力、经验、耐心。
四个孩子折腾了大半个时辰,终于都在纸浆中,用竹帘操出了慕听雪老师认可的纸来。
“大家都很棒。”
慕听雪予以鼓励,“每人奖励一颗葡萄干榛子巧克力。”
孩子们欢呼着,撕开糖纸,嘴里含着美味的巧克力棒。
这种经过了辛苦劳动,获得成果后的糖果奖励,比平日里他们吃的,还要甜美。
晏泱则把自己的那颗巧克力棒,掰成均等的两半,给了泽宝和涯宝。两个儿子极为感动地看着爹爹,觉得给糖吃的爹娘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最后一步,是分纸晾晒。”
慕听雪把学生们操出来的那一摞湿漉漉的纸,放在了木板上,“从一摞纸中,分离出不粘连的纸张,需要手眼心配合默契。”
她一张张地分开。
分了数十张,剩下的,交给学生们去做。
“分开的纸张,贴在木板墙上晾晒风干。”也可以烘烤,但没必要。
晏泱和四个小萝卜丁,一共操出了几百张的纸,把它们分离出来,挂在造纸厂中央的晾晒竿上,进行晾晒,或者贴在模板墙上,进行烘干。
造纸厂里的橘猫,窝在墙角下,舔着爪子,像督工一样,监督着墙上挂着的纸。
慕听雪顺手撸了撸猫。
从空间里,偷偷取出一点小鱼干,奖赏给胖橘。
孩子们晾晒的甘蔗纸成品,很快就吸引了造纸厂里,正在用石灰水炮制甘蔗渣的工人们的注意。
这数百名造纸工人,其中不乏跳槽过来的有丰富造纸经验的老匠人,他们原本是对长公主用甘蔗渣代替柞树皮、构树皮的做法是强烈存疑的。但此刻,当他们亲眼看到了这些弥漫着淡淡甘蔗清香的成品纸,挂在墙上和晾晒竿上的时候,一个个都露出了极为震撼的神情来。
“天老爷在上,你们快看那些纸,好细腻啊,比之前在离氏造纸作坊里做出来的传统白棉纸,还要好!”
“好纤薄啊,不掉渣,不敢相信小孩儿都能做出来!”
“俺真是开了眼了,以前的草纸都很脆,一戳就破。这甘蔗渣制出来的纸,瞧着还挺柔韧的,就是不知道写起字儿来如何。”
第293章 苜蓿,轮作
手工制出的甘蔗渣纸,受到了如此的瞩目,孩子们的心里,都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这不是虚荣,而是一种经过了辛苦劳动,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后的喜悦。这种感觉,对于养尊处优的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
泽宝兴奋地小脸蛋儿都通红了。
李家六郞,更是高兴地直搓手:“是我们做的!”
瑾瑜乐呵呵地傻笑:“殿下教的!”
涯宝算是孩子里比较冷静自持的一个了,他去书房找来了笔墨。迫不及待地把其中一张已经晒开的纸,在木桌上摊开来,羊毫笔饱蘸了浓墨,写下一句悯农诗来。
墨水在甘蔗纸上,晕得很好,并没有透墨。
质量极为上乘。
“这甘蔗渣做的纸写字,效果如此之好?这比咱们国子监常用的高档构树皮纸,还要强。不透墨,不粗糙,不过厚。”泽宝爱不释手。
这下子,所有的人都心服口服。
六岁的孩子,心智淳朴,是不会骗人的。
造纸厂的工人们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有几个胆子大的,主动上前,弯腰作揖主动向小萌宝请教甘蔗渣造纸的心得。
四个萌宝干脆充当起了先生,像之前长公主教他们一样,教这些员工。
不一会儿,就打成了一片。
“还是你会带孩子。”
晏泱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禁不住发出感叹,“让他们亲自动手,学习知识。又言传身教,通过教别人,进行强化记忆。”
其实,仔细回味一下造纸的过程,是很枯燥繁琐的。
但孩子娘就是有法子,把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步骤,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讲解了出来,并配合以手动操作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在摄政王看来,是非常新颖奇特的。
“孩子们的可塑性很强。”
慕听雪唇角上扬,露出一个温煦的笑容,“培养他们动手的兴趣能力,有助于智力发育。天生我材必有用嘛。”
晏泱定定地看着未婚妻漂亮的侧颜。
她总是能够,给他带来出其不意的惊喜。小脑袋里,不知道装了多少宝藏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