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448)
“所以,为夫是极幸运的。”
晏泱抱着妻子,顺势坐在榻上。
慕听雪本能地把双手,搁在他的肩膀上,双膝跪在两侧。
这个动作,她脸蓦地一红。
“娘子,夜深了。”某男声音暗哑,意有所指。
“白日在马车里弄足了两个时辰,还不得个饱足?”
“不甚畅意。”
晏泱直勾勾盯着她,这种时候,脸皮要厚,“我见了夫人,若苍蝇见了血,再没有个餍足的时候,只求你顾着夫妻情分,莫要推辞。”
慕听雪嗔了他一眼:“净浑说。”
“夫人上我身来。”
敌不过他。
又是通宵到亮,不肯稍歇。
醍醐灌顶,甘露沁心,二人乐如登天。
弄到天明。
慕听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神色困顿地起身,去熬药的厨房转了一圈。
入得病房,给小舅针灸、喂药。
施针结束,她恹恹地打了个哈欠,问诊:“啾啾今日尿血没有?”
“不曾。”
晏锡觉得外甥女打哈欠的模样,甚是可爱。
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好事,来,再吃一颗解毒药。”
慕听雪自苍壁瓶空间取出一粒砒霜特效药,不通过第二人之手。
她刚才去熬药的专用火房看了,也问了火房看门的护卫,知晓府里有资格进来的,只有小舅妈、三表弟、二表哥、二表嫂,丫鬟婆子甚至不允许靠近。
也就是说,导致小舅病重的,是这四位至亲中的一个!
运用排除法,首先排除小舅妈牧楚瑶。
小舅妈是个痴情恋爱脑,小舅嫖出了私生子,她依然选择原谅,并且爱屋及乌善待了那个私生子,小舅中毒她差点哭瞎了眼睛,小舅死了她说不定还会殉情。
第二,排除二表哥晏南业。
二表哥有责任感、孝顺,品德高尚,他非常珍视晏家亲人。更何况他没有谋害小舅的动机,尚书右仆射这个职位需要极深资历,不到四十岁继承不了。
那么,凶手应该是晏仁卿和牧惜蕊其中之一。
仁卿是私生子,认回晏家才一年。生母是青楼花魁,因小舅而惨死。仁卿看着极孝顺小舅,但他真的全盘接受了这个父亲么?慕听雪记得很清楚,当初她问仁卿在新家过得好不好时,仁卿的回答是嫡母、兄长、姐姐对他很好,其中并不包括小舅。
牧惜蕊也有动机,根据泱泱所说,当初二表哥起了退婚的念头,小舅是支持二表哥的,是牧家那边不肯放手,再加上小舅妈不停地劝,她才成功嫁给了二表哥。
“殿下打了三个哈欠了,精神不似昨日呢。”
牧惜蕊亲自煮了一壶热茶,斟了一杯递过来,笑着道,“吃杯茶醒醒神。”
慕听雪接过,道了声谢。
牧惜蕊的笑意,并没有蔓延到眼底。刚才长公主弯腰,给公爹针灸的时候,被她瞧见颈侧偏下有一枚吻痕。
这怕不是弄了一夜,才会精神恹恹吧。摄政王肯定本事颇雄。
哪像她,病秧子丈夫不济事又睡了,弃她一人孤零零。自己几时才能吃得肉?
第367章 出轨
慕听雪浑然不知小牧氏心里有多幽怨。
她给小舅看了诊,用了药。
自袖中取出一咨文,递给病床前寸步不离侍候的晏仁卿:“有件事儿,要麻烦你去办。”
“同州刺史告灾请银的文书?”
晏仁卿打开一看,面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文书上详细写了入冬之后,同州遭逢雪灾的情况,州郡内缺粮严重,灾民受冻、受饿,请求朝廷资助,请求户部拨发太仓银和粮食赈济。
“我批了三十万两银子,五十万石粮食,还有一批过冬的棉衣。”
慕听雪双唇翕动,用一种含笑目光看着他,“你担着户部侍郎的职,这笔赈灾物资核对、发放,属你分内之事。”
回户部干活去!
不管你是不是凶手,少在小舅的病房里转悠,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到政务上去,不要搞歪门邪道,把贼心都灭了!
晏仁卿一手拿着高灾的文书,一手端着药碗,面露难色:“可父亲需得人照顾……”
“国家大事要紧。”
晏锡的精神已经恢复了些,他一脸慈爱地看着小儿子,“为父不妨事儿,有清鸢在,她医术高明,你无需担忧。”
慕听雪温和道:“同州灾情不等人,同州百姓也眼巴巴等着救济粮。”
晏仁卿放下药碗,并不执意尽孝了:“好,我这就去户部衙门,清点赈灾粮银,安排人手。”
他披上一件海青棉袍,拢了拢宽袖,揣紧那份文书,“殿下放心,定不会让中间官吏,有机会染克扣染指批赈灾物资。属下会让它们原封不动发到同州百姓手里。”
慕听雪与他交代了一些要则。
总得来说。
在工作方面,她对仁卿是很满意的。三表弟出身最底层,他过了二十年贫苦的日子,很能和百姓大众共情,在这种有利于民生的政事上,绝不含糊,大局观是有的。
就这样。
她成功把嫌疑人一号给支走了。
万一仁卿真的想害小舅,如此也能避免进一步加害。
“殿下真是女中豪杰,竟然能和小叔叔聊政事聊得热火朝天。”小牧氏赞叹着,勾魂摄魄的眼睛里,涌起羡慕和向往。
她若是也有这份能耐,是不是也能跟夫君有共同话题?
南业总是有看不完的尚书省文书。
慕听雪一抬眼,看到了小牧氏发髻上的紫珍珠簪子,接言道:“表嫂想做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