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54)
一时间,长安城人人自危,巫蛊成了我他们互相攻讦的工具,在史书中被记载为:“民转相诬以巫蛊,吏辄劾以大逆亡道,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
江充成功搅浑了朝堂宫内这一趟水后,矛头直接指向他的最终目标——太子刘据。
要做成这件大事,江充不光是靠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提到这一股政治势力,但也许是利益相同,太子的存在有碍他们日后的发展,这几个小人聚集在一起,策划出这一场巫蛊之祸。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这个集团中至少有江充、苏文、常融、檀何,以及一大帮子胡巫协助左右。
他们先是以江充为首,取得了巫蛊相关的管理权限,然后等待时机成熟,偷偷在太子的宫中埋好巫蛊诅咒的木人。
接着,便是检举太子宫中藏有巫蛊木人,还有相关的帛书,这一系列的操作,直接把没有准备的太子殿下整得有口难辩,偏偏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基本上不见人,江充手底下的人成功封锁了太子的陈情。
太子刘据没有选择,只能询问自己老师的建议。
少傅石德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见解,他认为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因为巫蛊之罪被诛杀,这样的罪名是很难洗刷的——到这里还是常见的策议。
接着有趣的来了,他说:现在通报陛下也得不到回音,说不定陛下是否还在世都难说!殿下应当想一想秦朝太子扶苏的悲剧。
听从了石德的建议,刘据直接先斩后奏,领兵将江充拿下并诛杀。
苏文见情况不妙,立刻跑去甘泉宫给汉武帝通风报信。汉武帝起初是不相信的,刘据是他选定的太子,怎么会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呢?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怂包——汉武帝派去察看实情的使者。
这个人甚至都还没进长安城的大门,就已经被吓得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偏偏他还要回来向汉武帝禀报:“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他是真的被长安城举兵的阵仗吓坏了,还是说这也是江充集团计划内的一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到这里,陛下和太子无法沟通的局面彻底诞生了。
汉武帝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太子真的要谋反;太子也得不到汉武帝的动向,疑心本朝重蹈秦朝扶苏的覆辙。
于是两边的兵马战作一团,输的当然是太子,他的兵本就是借的他爹的,并不服他的管。
太子兵败,逃到湖边,最终,在江边商户的小屋中自缢而亡,两个皇孙也在争斗中殒命。】
一阵微风拂过,卫皇后袖中的手帕也骤然一松,随之飞远。
她没有心思掩饰自己的失态,朱唇微微张开,对着天幕上“自缢而亡”四个字,一个字也没有办法说出来。
教养太子是她这些年来的心血,为了让这个孩子在未来成为大汉独当一面的君王,这位母亲给予了几乎全部的爱。
可天幕透漏的未来中,刘据竟然是以这样的形式惨死,还连带着两位皇孙一并……
汉武帝的面色比起卫皇后,也好看不到哪里。
照着天幕的说法,自己简直是把前朝的弊病给学了个遍!
四处征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这不桩桩都是那秦始皇做的事情嘛!怎么日后的自己全给他学来了。
还有那如今尚未露面的江充集团,这不正对应上前朝臭名昭著的赵高等人。
好在自己没有像秦始皇一样,真的一命呜呼过去,不然大汉岂不是要和秦二世一样,急转直下,自己便成了那个亡国之君的亲爹!
虽则太子私自动用军队,是不对的行为,但是那也是从保护王朝稳定的角度呐,是可以原谅的罪过,竟因自己听信小人谗言,闭塞圣厅而落的这样的结局。
汉武帝仰面,跨越时空,感受到那个已痛失爱子的刘彻心中的悲哀。
天幕中,随着祁衡的声音微微一沉,言语也来到了这段历史的结局。
【终于,汉武帝在大臣的冒死上谏中厘清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太子再没有复活的可能,罪魁祸首江充已经被太子诛灭,他连发火都找不到最直接的对象。
江充三族全部拿来赔罪,苏文也被在桥上施以焚烧之刑罚,他还建了一座思子宫,常常在此思念亡故的太子。
在这之后,汉武帝轮台罪己,引发他开始进行大规模反思的,正有戾太子亡故的原因在其中。
诚然,江充集团的利益熏心与奸佞邪恶是首当其冲的直接原因。
但对根究底,上位者的纵容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地方。汉武帝在巫蛊之祸这一案中,绝对算不上一个隐形人。他既是受害者,也是命运巨轮的推动者之一。
他先是迷信鬼神之说,制造出一个可以钻的空子。接着,他任用巧言令色的佞臣,给予后者莫大的权力。最后,他也没能管好自己周围人的可信程度,竟派了这么个不靠谱的侍从去了解情况。
这三步曲,缺一不可,没有汉武帝这次彻底昏了头的“助推”,也不会有悲剧的产生。
到头来,迷信鬼神要不得,终究害人害己,为奸人利用。所以说,这一宗罪安给汉武帝,倒确实不为过——连他自己都后悔万分,听从大臣的意见,停止了对方士鬼神的盲目听信。】
公孙卿听到最后一句,真希望自己吹的那些仙术是真的,能把他变成一棵树,往院子里这么一栽,就没有人注意得到他啦!
汉武帝的眼神下一秒就转了过来。
——天幕说得对,迷信这帮方士,害人害己,终不可取!